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643|回复: 175

[陈年老帖] 根据安评考试大纲整理的学习笔记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0-5 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人已顺利通过,现将笔记继续奉献出来,供考友们参考<br><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23 17:40:58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5-10-5 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支持你的努力,加油。
发表于 2005-10-5 0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同志,先谢谢!  尽快!
发表于 2005-10-5 0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强烈支持,越快越好。
发表于 2005-10-5 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安全评价》第三版买,不妨到国家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网查查看,有买的,不过不能保证考题全在书上。
发表于 2005-10-6 0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P>
发表于 2005-10-6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em01][em01]
发表于 2005-10-7 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发表于 2005-10-7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等待!谢谢!</P>
发表于 2005-10-8 03:38 | 显示全部楼层
[em01]
发表于 2005-10-8 0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用,谢谢
发表于 2005-10-14 0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全评价》3在哪有卖的?</P>
<>由于本人工作需要这次报名考试,是个初学者,工作忙还没参加培训,一般培训班有该书卖的吗?</P>
发表于 2005-10-14 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em02][em02][em02]
发表于 2005-10-14 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em05][em06][em10]
发表于 2005-10-16 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 看
发表于 2005-10-16 0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点,不多,

< ><B>安全评价:</B><B><o:p></o:p></B></P>
< >是一个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识别和评价系统、工程中存在的风险、有害因素的过程。</P>
< ><B>安全预评价:</B><B><o:p></o:p></B></P>
< >是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P>
< ><B>安全验收评价:</B><B><o:p></o:p></B></P>
< >是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之前、试生产运行正常后,通过结建设项目的设施、设备、装置的实际运行状况及管理状况的安全评价,查找该建设项目投产后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P>
< ><B>安全现状评价:</B><B><o:p></o:p></B></P>
< >是针对系统、工程(某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总体或局部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现状进行的评价,通过评价查找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P>
< ><B>专项安全评价:</B><B><o:p></o:p></B></P>
< >是针对某一项活动或场所,如一个特定的行业、产品、生产方式、生产工艺或生产装置等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的安全评价,目的是查找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P>
<P >危险是指易于受到损害或伤害的一种状态。</P>
<P ><B>事故:</B><B><o:p></o:p></B></P>
<P >是指人们在实现其目的的行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迫使其有目的的行动暂时或永远终止的一种意外事件。指造成人员伤亡、伤害、职业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P>
<P ><B>风险:</B><B><o:p></o:p></B></P>
<P >是危险、危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危险、危害事故所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的综合度量。</P>
<P ><B>系统:</B><B><o:p></o:p></B></P>
<P >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的、为了达到一定目标而具有独立功能的要素所构成的有机整体。</P>
<P ><B>系统安全:</B><B><o:p></o:p></B></P>
<P >是指在系统寿命期间内,应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识别系统中的危险源,定性或定量表征其危险性,并采取控制措施使其危险性最小化,从而使系统在规定的性能、时间和成本范围内达到最佳的可接受安全程度。</P>
<P ><B>安全系统工程:</B><B><o:p></o:p></B></P>
<P >是以预测和预防事故为中心,以识别、分析、评价和控制系统风险为重点,开发、研究出来的安全理论和方法体系。</P>
<P ><B>安全评价的目的:</B><B><o:p></o:p></B></P>
<P >是查找、分析和预测工程、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可能导致的危险、危害后果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指导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预防,以达到最低事故率、最小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提高系统本质安全化程度,实现全过程安全控制,建立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为决策提供依据,为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创造条件。</P>
<P ><B>安全评价的意义:</B><B><o:p></o:p></B></P>
<P >在于可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是安全管理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2</FONT>)有助于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实行宏观控制</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FONT>)有助于安全投资的合理选择性<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4</FONT>)有助于提高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FONT>)有助于生产经营单位提高经济效益</P>
<P ><B>安全评价的内容:</B><B><o:p></o:p></B></P>
<P >是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识别和评价系统、工程中存在的风险、有害因素的过程,包括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及危险和危害程度评价两部分,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的目的在于识别危险来源,危险和危害程度评价的目的在于确定和衡量来自危险源的危险性、危险程度及应采取的控制措施,以及采取控制措施后仍然存在的危险性是否可以被接受。</P>
<P ><B>安全评价的原理:</B><B><o:p></o:p></B></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  </FONT>相关性原理:指一个系统,其属性、特征与事故和职业危害存在着因果的相关性。</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  </FONT>类推原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存在着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属性,从一个已知对具有某个属性来推出另一个对象具有此种属性的一种推理过程,类推原理的结论是或然性。<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平衡推算法<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2</FONT>、代替推算法<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3</FONT>、因素推算法<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4</FONT>、抽样推算法<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5</FONT>、比例推算法<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6</FONT>、概率推算法)</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  </FONT>惯性原理</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  </FONT>量变到质变原理</P>
<P ><B>安全评价的原则:</B>科学性、公正性、合法性、针对性原则</P>
<P ><B>安全评价的基本程序:</B><B><o:p></o:p></B></P>
<P >准备阶段,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形成安全评价结论及建议,编制安全评价报告。</P>
<P ><B>危险、有害因素的定义:</B><B><o:p></o:p></B></P>
<P >危险因素是指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是指客观存在的危险、有害物质或能量超过一定限值的设备、设施和场所等</P>
<P ><B>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的原则:</B>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预测性</P>
<P ><B>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应注意的问题:</B><B><o:p></o:p></B></P>
<P >(1)       为了有序、方便地进行分析,防止遗漏,宜按厂址、平面布局、建筑物、物质、生产工艺及设备、辅助生产设施(包括公用工程)、作业环境等几个方面,分别分析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列表登记,综合归纳。</P>
<P >(2)       对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诱导原因进行重点分析,从而为确定评价目标、评价重点、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和采取控制措施计划提供依据。</P>
<P >(3)       对重大危险、有害因素,不仅要分析正常生产、运输、操作时的危险、有害因素,更重要的是分析设备、装置破坏及操作失误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的危险、有害因素。</P>
<P ><B>评价单元的定义:</B><B><o:p></o:p></B></P>
<P >就是在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法的需要,将系统分成有限的、确定范围的评价单元。</P>
<P ><B>划分评价单元的意义:</B><B><o:p></o:p></B></P>
<P >是成功开展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安全评价工作的重要环节,将系统划分为不同类型的评价单元进行评价,不仅可以简化评价工作、减少评价工作量、避免遗漏,而且由于能够得出各评价单元危险性(危害性)的比较概念,避免了以最危险单元的危险性(危害性)来表征整个系统的危险性(危害性),夸大整个系统的危险性(危害性)的可能,从而提高了评价的准确性,降低了采取对策措施所需的安全投入。</P>
<P ><B>划分评价单元的原则和方法</B><B><o:p></o:p></B></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  </FONT>以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为主划分评价单元</P>
<P >(1)       对工艺方案、总体布置及自然条件、社会环境对系统影响等方面的分析和评价,可将整个系统作为一个评价单元。</P>
<P >(2)       将具有共性危险、有害因素的场所和装置划分为一个单元</P>
<P >①     按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各划分一个单元,再按工艺、物料、作业特点(即其潜在危险、有害因素的不同)划分成子单元分别评价。</P>
<P >②     进行安全评价时,可按有害因素(有害作业)的类别划分评价单元。</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  </FONT>以装置和物质的特征划分评价单元</P>
<P >(1)       按装置工艺功能划分</P>
<P >(2)       按布置的相对独立性划分</P>
<P >①     以安全距离、防火墙、防火堤、隔离带等与(其他)装置隔开的区域或装置部分可作为一个评价单元。</P>
<P >②     贮存区域内通常以一个或共同防火堤(防火墙、防火建筑物)内的贮罐、贮存空间作为一个评价单元</P>
<P >(3)       按工艺条件划分评价单元</P>
<P >(4)       按贮存、处理危险物质的潜在化学能、毒性和危险物质的数量划分单元。</P>
<P >①     一个贮存区域内贮存不同危险物质,为了能够识别其相对危险性,可作不同单元处理。</P>
<P >②     为避免夸大评价单元的危险性,评价单元的可燃、易燃、易爆等危险物质应有最低限量。评价单元内可燃、易燃、易爆等危险物质的最低限量为<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270KG</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000</FONT>磅)或<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7M<SUP>3</SUP></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00</FONT>加仑),小规模实验工厂上述物质的最低限量为<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54KG</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00</FONT>磅)或<FONT face="Times New Roman">0</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54 M<SUP>3</SUP></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20</FONT>加仑)</P>
<P >(5)       根据以往事故资料,将发生事故能导致停产、波及范围大、造成巨大损失和伤害的关键设备作为一个评价单元,将危险、有害因素大且资金密度大的区域作为一个评价单元,将危险、有害因素特别大的区域、装置作为一个评价单元,将具有类似危险性潜能的单元合并为一个大评价单元。</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  </FONT>依据评价方法的有关具体规定划分:</P>
<P ><B>选择安全评价方法的原则:</B>充分性原则<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适应性原则<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系统性原则<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针对性原则<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合理性原则</P>
<P ><B>选择安全评价方法的程序:</B><B><o:p></o:p></B></P>
<P >分析被评价系统,收集安全评价方法,分析安全评价方法,明确被评价系统能够提供的基础数据和资料,选择安全评价方法。选择安全评价方法时,应首先详细分析被评价的系统,明确通过安全评价要达到的目标,即通过安全评价需要给出哪些、什么样的安全评价结果;然后应收集尽量多的安全评价方法,将安全评价方法进行分类整理,明确被评价的系统能够提供的基础数据、工艺和其他资料;再根据安全评价要达到的目标以及所需的基础数据、工艺和其他资料,选择适用的安全评价方法。</P>
<P ><B>制定安全对策措施应遵循的原则:</B><B><o:p></o:p></B></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P>
<P >(1)       直接安全技术措施<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间接安全技术措施<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FONT>)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FONT>)操作规程、教育培训、个体防护</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根据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的要求应遵循的具体原则:</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消除<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预防<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FONT>)减弱<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FONT>)隔离<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FONT>)连锁<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FONT>)警告</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FONT>)安全对策措施应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P>
<P >(1)       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和通过评价得出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后果,提出对策措施。</P>
<P >(2)       提出的对策措施是进行设计、生产、管理的重要依据,应在经济、技术、时间上是可行的,能够落实和实施。</P>
<P >(3)       经济合理性是指不应超越国家及建设项目、生产经营单位的经济、技术水平,按过高的安全要求提出安全对策措施,以安全法规、标准和规范为依据,结合评价对象的经济、技术状况,使安全技术装备水平与工艺装备水平相适应。</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  </FONT>对策措施应符合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及设计规范的规定</P>
<P ><B>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B><B><o:p></o:p></B></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  </FONT>采取预防措施使事故控制在局部,消除蔓延条件,防止突发性重大或连锁事故发生。</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  </FONT>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地控制和处理事故,尽力减轻事故对人、财产和环境造成的影响。</P>
<P ><B>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原则:</B><B><o:p></o:p></B></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  </FONT>从事故预防的角度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P>
<P >“提高系统安全保障能力”和“将事故控制在局部”是事故预防的两个关键点,事故预防应由技术对策和管理对策共同构成:</P>
<P >(1)       技术上采取措施,使“机—环境”系统具有保障安全状态的能力</P>
<P >(2)       通过管理协调“人自身”及“人—机”系统的关系,以实现整个系统的安全</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  </FONT>从事故发生后损失控制的角度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P>
<P >“及时进行救援处理”和“减轻事故所造成的损失”是事故损失控制的两个关键点。一旦发生异常情况:</P>
<P >(1)       能根据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进行救援处理;</P>
<P >(2)       可最大限度地避免突发性重大事故发生;</P>
<P >(3)       减轻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和对环境的污染;</P>
<P >(4)       同时又能及时恢复生产。</P>
<P ><B>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构成:</B><B><o:p></o:p></B></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1</FONT>)外部预案:①应急救援信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②医疗救治  ③抢险救援  ④监测  ⑤公众疏散和安置  ⑥警戒与治安      ⑦洗消去污       ⑧后勤保障   ⑨信息发布  ⑩其他<o:p></o:p></P>
<P >3)  内部预案:包括总体预案和各危险单元预案。针对重大危险源的预案;针对关键生产装置、重点生产部位的预案;针对不同事故类型的预案。 <o:p></o:p></P>
<P > <o:p></o:p></P>
<P > <o:p></o:p></P>
<P ><B>安全评价结论的基本要求:<o:p></o:p></B></P>
<P >应体现系统安全的概念,要阐述整个被评价系统的安全能否得到保障,系统客观存在的固有危险、有害因素在采取安全对策措施后能否得到控制及其受控的程度如何。<o:p></o:p></P>
<P ><B>安全评价结论的内容:<o:p></o:p></B></P>
<P >1)  结果分析<o:p></o:p></P>
<P >(1)      辩识结果分析:列出辨识出的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的能量和危险物质,第二类危险源的人、机、环境因素),确定重大危险源和危险目标。</P>
<P >(2)      评价结果分析:各评价单元评价结果概述、归类、事故后果分析、风险(危险度)排序等</P>
<P >(3)      控制结果分析:前馈控制(预防性、前瞻性的安全设施和安全管理)结果和后馈控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结果的分析</P>
<P >2)  评价结论:<o:p></o:p></P>
<P >(1)      评价对象是否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规、标准要求。</P>
<P >(2)      评价对象在采取所要求的安全对策措施后达到的安全程度。</P>
<P >(3)      根据安全评价结果,做出可接受程度的结论。</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  </FONT>持续改进方向:</P>
<P >(1)      对受条件限制而遗留的问题提出改进方向和措施建议。</P>
<P >(2)      对于评价结果可接受的项目,还应进一步提出要重点防范的危险、有害因素;对于评价结果不可接受的项目,要指出存在的问题,列出不可接受的充足理由。</P>
<P >(3)      提出保持现有安全水平的要求(加强安全检查、保持日常维护等)。</P>
<P >(4)      进一步提高安全水平的建议(冗余配置安全设施,采用先进工艺、方法、设备)。</P>
<P >(5)      其他建设性的建议和希望。</P>
<P ><B>安全评价结论的编制原则:<o:p></o:p></B></P>
<P >1)  客观公正性:<o:p></o:p></P>
<P >(1)  对危险、有害性分类、分级的确定,如火灾危险性分类、防雷分类、重大危险源辨识、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危险区域的划分、毒性分级等,应恰如其分,实事求是。<o:p></o:p></P>
<P >(2)  对定量评价的计算结果应进行认真地分析,确定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如果发现有较大出入,就应认真分析所建立的数学模型或采用的定量计算模式是否合理,数据是否真实,计算是否有误。</P>
<P >2)  观点明确<o:p></o:p></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  </FONT>清晰准确</P>
<P ><B>取得安全评价结论的步骤:<o:p></o:p></B></P>
<P >1)  收集与评价相关的技术与管理资料;<o:p></o:p></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  </FONT>按评价方法从现场获得与评价单元相关的基础数据;</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  </FONT>经数据处理对照相应评价方法的评价标准得到各单元评价结果;</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  </FONT>综合单元评价结果整合成单元评价小结;</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  </FONT>各单元评价小结整合成评价结论。</P>
<P ><B>影响安全评价结论的主要因素:<o:p></o:p></B></P>因评价种类的不同而各有差异
发表于 2005-10-17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STRONG><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谢谢wjf30,不是楼主胜似楼主!!</FONT></STRONG>
发表于 2005-10-18 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化学

<BR>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5-10-18 03:0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还有吗?<BR></P>
发表于 2005-10-19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TH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业务合作!

QQ|安全论坛 ( 晋ICP备2023016270号-1 )

GMT+8, 2025-5-18 17:16

Powered by anquan.com.cn X3.9 Licensed

© 2003-2023 Azh Lt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