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94|回复: 1

质量感悟 | 民营“不倒翁”鲁冠球:求贤若渴,重金“买”人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27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质量感悟 | 民营“不倒翁”鲁冠球:求贤若渴,重金“买”人才

中国认证认可  今天


1984年,时任国务委员的张劲夫到萧山万向节厂视察,他问鲁冠球有什么困难需要国家帮忙解决,鲁冠球想了想说:“其它的我都能克服,就是知识分子、大学生我实在要不到!”




发展之路困难重重
“农民游击队”急需改良


虽然鲁冠球的厂子顺利生产出了万向节,但他知道,仿制始终不是正道,想要长远发展必须走研发之路。不过他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问题:厂里的员工都是“农民游击队”,连小学生、初中生都不太多,员工文化水平整体偏低。

鲁冠球还举了个例子:在此前的厂子整改中,有质量管理的整改,其使用的是国外的标准,因此文件上标注着英文缩写TQC。不过厂内负责人拿到文件后,只认识一个英文字母Q,还是因为常玩的扑克里有这张牌。甚至有人还叫不准,根据字母的造型叫它“皮蛋”。

正在这个时候,国家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相继毕业,可统招统分的高等教育制度下,作为乡镇企业,很难争取到大学毕业生。1984年6月,高校毕业生分配在即,鲁冠球决心不惜任何代价也要引进人才!


求贤若渴 重金吸引人才

1984年,时任国务院张劲夫同志到万向节场去考察。鲁冠球急迫的想要“买”几个大学生。张劲夫听后觉得“买”字不好听,鲁冠球灵机一动,改口说“我付培训费!”就这样,一人六千,他用两万四千元引进了四位大学生。


(图为鲁冠球与第一批大学生员工交谈)

80年代全国工人人均工资就几十块,不过这笔上万的开支对鲁冠球而言很值。大学生的到来令他如获至宝,他们被当做贵宾对待。厂里为他们单独安排了房间,还配了电视,甚至专门给每人配备了一辆永久牌自行车,鲁冠球就是希望他们能够永久地留下来。

除此之外,鲁冠球还招收了一批高中生,由厂里出钱送到大学委托培养。在鲁冠球的引领下,万向集团涌入了一股股新鲜的血液,后来这批人中很多都成为了公司的骨干。


注重两袋投入
马云称赞其企业家精神

十五岁就辍学的鲁冠球虽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但他对知识、对有知识的人是百分百的尊重。鲁冠球一直要求厂里做到“两袋投入”:钞票往员工的口袋里投,知识往员工的脑袋里投。

细数这些年,鲁冠球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尝试了各种方法,也形成了他独一无二吸纳策略。他通过新闻媒介,向外宣布:以优厚的待遇从全国各地商调工程师和技术员;付出培养费,向各大专院校争取分配大学生;跨地域招收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青年,并送厂内职工进高等院校代培。他用这种“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多方招收、培养了一大批大专生。另外,他又向专家、教授发出聘书,组织一个厂外的专家顾问团定期咨询请教。


鲁冠球聘请外单位工程师、教授、厂长担任顾问

马云在回忆鲁冠球时曾说:“当浙江遍地老板,富了一批人,价值取向发生重大分歧的时候,是他站出来表示,企业家不能‘满了口袋,空了脑袋’。他那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洞见和气度,才是真正的企业家精神。”


<完>

来源:网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业务合作!

QQ|安全论坛 ( 晋ICP备2023016270号-1 )

GMT+8, 2024-4-19 09:55

Powered by anquan.com.cn X3.9 Licensed

© 2003-2023 Azh Lt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