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日常安全管理中,应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检查安全隐患并消除隐
患,不断改善员工劳动条件。
2、对发生的安全事故应及时组织调查分析,并认真执行事故“三不放过”的原则,“三
不放过”即:事故原因没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员工没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
措施不放过。
3、安全制度汇编中,共有11个文件,分别为:安全生产检查规定;安全生产教育规定;
危险化学品安全规定;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管理规定;安全事故管理规定;冷饮工业厂
区道路安全管理规定;进入冷饮工业厂区内机动车辆安全管理规定;设备安全运行管理
规定;电气和用电设备安全运行管理规定;制冷车间安全管理规定;关于实施安全生产
检查表的规定。
4、三级安全教育是入厂教育、车间教育和班组教育。
5、事故类别分为轻伤事故、重伤事故、死亡事故三种。
6、对一般事故或性质恶劣的未遂事故,应在事故发生的当天由事故责任部门的主要负
责人组织召开事故分析会。并在48小时内上报事业部安全管理专员,一周内将事故调查
结论和《安全事故报告表》上报。;
7、操作工在操作设备时不得出现设备带病运转及超负荷运作,防止导致设备故障及导致人生安全事故的发生;
8、设备使用车间要做到“三好、四会”(三好:管好设备、用好设备、修好设备;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排障);
9、新工人在独立使用设备前,必须经过技术教育,其中包括对设备的结构、性能、安全操作规程、维护保养、安全等方面的技术知识教育和实际操作的训练,确已掌握操作技术方可凭操作证独立操作;
10、在带电作业中如设备突然停电,作业人员应视设备仍然带电。工作负责人应尽快与上级领导联系协调;
11、设备日常维修保养运营程序中,在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开关和刀闸的操作把手上,均应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示牌,如果线路上有人工作,应在线路开关和刀闸操作把手上悬挂“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的标示牌;
12、设备计划检修运营程序,车间维修电工进入工作现场必须穿工衣戴工帽穿绝缘鞋,工作期间必须戴绝缘手套,严禁使用锉刀,金属尺和带有金属物的毛刷毛掸等工具;
13、对工厂生产设备开停机要求工厂在交接班时合理利用时间对设备进行清洗消毒,对花色线及隧道的清洗时间一般不超过50分钟。并做好清洗记录。
14、为了保证工厂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在实行峰、谷、平时间电价的地区,特别
是一班制的生产厂,应尽量安排在谷时段生产。
15、单班生产的工厂必须把生产安排在谷时段生产,倒班清洗必须安排在峰段。大负荷
的设备(如制冷机,电焊机,蛋卷机等)安排在谷时段运行。
16、实行基本电费的工厂,要合理利用变压器,变压器利用率必须达到75%以上,在不
影响正常生产的前提下,该报停时必须报停。
17、操作者(或维修工)要对所使用的设备经常进行维护保养,保持设备各润滑部位无油垢、无碰伤、无锈蚀、无“四漏”(水、电、汽、油)。
118、设备操作者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超负荷使用,对设备要保持完整、清洁、润滑,按时交接班,建立交接班制度。
19、维修过程中安全用电非常重要,如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触电事故。一般2mA以下的电流通过人体,就可产生麻感;8—12mA的电流通过人体时,人的肌肉自动收缩,身体常可自动脱离电源;如超过20mA就会造成严重的电击事故,引起皮肤灼伤、肌肉强直性痉挛,甚至导致昏迷的呼吸停顿而死亡。
20、常用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是手提或肩扛干粉灭火器到失火现场时,先将钢瓶上下颠倒几次,离火点3—4米处撕去瓶上的封记,拨出保险销,一手紧握喷枪对准火源,另一手拇指按下压把,干粉即可喷出。喷撒时要迅速摇摆喷嘴,使粉雾横盖整个火区,并由近而远向前推移,很快就能将火扑灭;
21、受压容器,贮槽等必须装有压力表和安全阀,应定期试验,并加铝封。不准超规定压力运行,并严禁在运行拧紧受压部位的零件。
22、各车间在生产期间不允许有跑、冒、滴、漏现象,加强自检工作。
23、检修设备停电,必须把各方面的电源完全断开(任何运用中的星形接线设备的中性点,必须视为带电设备)禁止在只经开关断开电源的设备上工作。必须拉开刀闸,使各方面至少有一个明显的断开点。
24、当验明设备确已无电压后,应立即将检修设备接地并三相短路。这是保护人员在工作地点防止突然来电的可靠安全措施,同时设备断开部分的剩余电荷,方可因接地而放尽。
25、带电接引线时,未接通相的导线及带电断引时,已断开相的导线将因感应而带电,为防止电击,应采取措施后才能触及。
26、焊接操作时,操作地点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
27、发现触电者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就近的一些绝缘物去拨开或分离电线电器,但切忌用手去拉,以免使救护者触电。然后背触电者移至通风处,若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脏按摩及人工呼吸,并随即送往医院,途中仍不断实施抢救工作。
28、压力容器的分类:1、按压力分类2、按壳体承受压力方式分类3、按设计温度分类4、从安全技术管理角度分类5、按在生产工艺过程中的作用原理分类6、《压力容器安全检察规定》对压力容器的分类;
29、压力容器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检查教育和考核,操作人员应持安全操作证上岗;
30、操作工在操作设备时不得出现设备带病运转及超负荷运作,防止导致设备故障及导致人生安全事故的发生;
31、在带电作业中如设备突然停电,作业人员应视设备仍然带电。工作负责人应尽快与上级领导联系协调;
32、配制清洗液时需佩戴耐酸碱橡胶手套及耐酸碱服;配制过程中,先加水,后加碱液或片碱,如使用液体酸碱液,应沿容器壁缓慢倒入;如使用片碱,且应缓慢倒入,轻轻搅拌,充分溶解,同时在加碱时,须在10℃以下的凉水中加碱,严禁在30℃以上的热水中加碱;
33、化学品用多少领多少,且专人使用,剩下的化学品须及时退回化学品库内,不得在车间内存放;
34、在使用时,开启冰水供给阀门时,应先开出水,后开进水,在停用关闭时,应先关
进水,后关出水。
35、在用蒸汽消毒时,切记把进水阀关闭,出水阀打开,不可将进出水阀同时关闭。
36、贮存食品应做到“四防”:防尘、防鼠、防蝇、防潮(防霉或防腐);
37、哪些人员不能从事食品生产加工:食品生产经营必须进行体检,健康合格后方可上岗,无有效健康证患五病(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应即时撒离工作岗位。
38、在操作过程中,各工作站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发现故障自己不能排除的,需由维修人员排除,不得蛮干;防止小车及其它工作站压手或造成的其它机械伤害;
39、配制过程中,先加水,后加碱液或片碱,如使用液体酸碱液,应沿容器壁缓慢倒入;如使用片碱,且应缓慢倒入,轻轻搅拌,充分溶解,同时在加碱时,须在10℃以下的凉水中加碱,严禁在30℃以上的热水中加碱;
40、在使用化学品时,如不慎误操作,发生下列情况:皮扶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41、环境方针:预防污染,减少三废排放总量;节约能源,提高回收再利用率;依法管理,持续改进环境绩效;超越极限,生产天然绿色产品;全员参与,共创纯美清新家园;
42、职业健康方针:以人为本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减少风险。
43、职业健康目标:重大生产安全事故为零;氨气泄漏事故为零;降低火灾隐患,火险
安全事故为零。
44、配电室运营程序,每年进行两次较大范围的供电线路的检查,即春查、秋查;随时
进行小范围的检查、保养、维护;
45、配料工在使用混料锅时,严禁将手臂伸向锅内;
46、板式换热器每月拆洗保养一次,并检查板片有无损坏、热圈有无损坏奶泵每月拆洗一次,并检查密封是否良好;
|安全论坛
( 晋ICP备2023016270号-1 )
GMT+8, 2025-5-17 15:41
Powered by anquan.com.cn X3.9 Licensed
© 2003-2023 Azh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