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返回首页 安全人

安全站长 https://bbs.anquan.com.cn/?97357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怠慢自救技能就是怠慢生命

已有 536 次阅读2013-9-5 12:02 |

怠慢自救技能的普及就是怠慢生命

也许,某些技能人们一辈子也派不上用场,但在任何一起具体事件中,这种微小的概率对一个人就有着百分之百的意义。是时候实现安全常识普及的常态化、制度化了

31岁的女司机童许仙在暴雨中不幸溺亡,连日来成为深圳本地市民心头一个沉重的话题。更令人惋惜的是,深圳山地救援队的救援专家表示,如果女司机的自救意识与能力再强一点,悲剧原本是可以避免的。

突发安全事件中,迅速有效的公共救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政府应着眼于进一步提升救援能力与快速反应能力,体现更高的专业效率。但这一起悲剧也再一次警示人们,灾难与危险总是会猝不及防地降临,公共救援力量难以覆盖每一个人的每一个时空节点。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自救能力可能是惟一能够使个人免于沉没的那根稻草。

比如,救援专家分析说,正是因为被动地等待救援,让女司机失去了自救的好时机。从她拨打第一个报警电话到拨出最后一个电话,中间隔了30多分钟的时间,而水是慢慢淹上来的,她应该有足够的时间弃车求生。即使是水淹汽车,如果掌握了相应的自救技能并配备了必要的应急工具,仍然有希望逃出生天。

可惜,这一切都太晚了。这是个人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很大程度上,公民自救能力的欠缺,错不在个人,而是这个社会的自救常识普及机制出了问题,昨日晶报推出了两个版的《城市内涝自救手册》,如“车子淹入水中,落水前双手须握紧方向盘,一手10点钟方向,另一手2点钟方向,这种握法会确保安全气囊不会被打开,一至两分钟内车子仍会浮在水面上”等,类似这样的详尽而微的“保命要诀”,有多少车主听说过?

对自救意识与自救能力进行系统训练,已显然刻不容缓。事实上,公众也展开了关于自救知识的某种意义上的“自救”,网络上的相关小资料总是能得到大量转发。但这里面也往往存在误区,容易造成认识上的混乱。比如, 长期以来,地震灾害中的“生命三角”理论颇为流行,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种与之截然不同的“伏地、遮挡、手抓牢”理论,这让许多人无所适从。关于水淹汽车,网上流传的“头枕破窗”也被媒体试验证实不靠谱。

这个时候,迫切需要由权威机构梳理系统化的逃生、救灾知识体系,并作为一项硬性考核指标,在全社会予以充分普及。我们有这样那样的培训与考试,为什么就不能多些自救能力方面的培训与考试?举例而言,驾校的课程里虽然也有一些如车辆涉水如何处理的内容,但都只是泛泛而谈,能否把自救知识作为专门的一章,进行详细讲解并且实际操作呢?

我们当然也时常有自救、互救知识的宣传乃至相关演习,但往往流于形式,演习成了演戏,目的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另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家长对孩子智力开发不惜血本,而与学习或才艺无关的事物往往给忽略了。在深圳,曾有一家机构进行过诸如“家里起火了怎么办”、“煤气泄漏了怎么办”之类的测试,很多孩子给不出正确答案。

相比之下,日本等国家从幼儿园就开始让孩子系统接受各类安全知识培训与演练,针对成年人的自救知识普及也不遗余力。也许,某些技能人们一辈子也派不上用场,但在任何一起具体事件中,这种微小的概率对一个人就有着百分之百的意义。是时候实现安全常识普及的常态化、制度化了,让更多人掌握应急自救技能,让自救技能获得必要的尊重,这样的常识不能一再用沉痛的生命代价来唤醒。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网站业务合作!

QQ|安全论坛 ( 晋ICP备2023016270号-1 )

GMT+8, 2024-6-3 08:15

Powered by anquan.com.cn X3.9 Licensed

© 2003-2023 Azh Lt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