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92|回复: 4

换一种眼光看“就业寒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15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明年全国有610万大学生毕业,比今年增加50万;全球金融危机下,许多用人单位的岗位缩水,大学生就业将遭遇更大压力。但所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世上许多事情都有两面性。当下的“就业寒流”可能引发大学生择业观、价值观的改变,从而使他们真正摆正心态,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步入职场,为未来发展集聚能量。

社会在变迁,“大学生”三个字的含金量也在不断变化。一位上世纪60年代无线电专业的大学生回忆,当时他希望毕业后到青岛工作。学校拒绝了这一要求:国家培养一个大学生不容易,青岛太小,还没到要发展无线电的时候。2000年,北大毕业生陆步轩为生计所迫,开起了肉店,“北大骄子怎么能去卖肉”,社会一片唏嘘之声。2008年,就在前不久,广东一家食品企业推出30个卖猪肉的岗位,引来1300多名应届硕士生应聘,社会对此反应不再激烈。

一个不争的事实:随着高等教育不断普及,大学毕业生已不再稀缺。如今,只有少数学生一毕业便有机会踏上社会“高、精、尖”岗位,大多数毕业生将成为具有较高素质的普通劳动者。未来,许许多多大学生和他们的家长,会真正认同“普通劳动者”这一称谓。

既然是普通劳动者,就要降低择业标准,不再盯着高薪、大城市,而是把求职的眼光从东部沿海大城市,移向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乡镇;把择业定位由政府部门、咨询行业、金融行业等转向生产服务、生活服务等更为广泛的领域;把工作场所由四季如春的办公楼,转向生产车间、建筑工地、田间地头。既然是普通劳动者,就不会固守“刚性”的择业目标,而是学会适应和变通,为自己制定一份比较长远的职业发展规划,先生存下来,再去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

普通劳动者也可以成长为社会精英。大学毕业生如果能从底层做起,脚踏实地、吃苦耐劳、心存高远,那么当机会来临时,他们就会爆发出更大的能量。从这个角度看,眼下的就业压力也许并不是件坏事。(徐 敏)

就业形势:四万研究生北京求职 上海大学生愿"零工资"

就业歧视多皆因维权者少

大部委改革整合人才与劳动力 力促大学生就业
发表于 2008-12-15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教育是最失败的教育,记得从哪看了这句话,对否?
发表于 2008-12-15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今后大家都应该习惯“失业”,国外失业者,也不应该只是些小学毕业的吧!
发表于 2008-12-15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應該說這個年代的人起來了
发表于 2008-12-15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上的失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业务合作!

QQ|安全论坛 ( 晋ICP备2023016270号-1 )

GMT+8, 2025-5-26 12:58

Powered by anquan.com.cn X3.9 Licensed

© 2003-2023 Azh Lt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