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lign=center>缺陷“奔驰”被判赔<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8</FONT>万<p></p></P>
<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旷日持久、备受国人特别是奔驰车消费者关注的“深圳居民蔡壮钦状告奔驰公司产品质量纠纷案”在持续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8</FONT>个月后终于有了结果。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日前一审判决:被告奔驰公司应对其涉案车辆产品质量缺陷导致蔡衍鹏(原告之子)死亡承担责任,赔偿两原告由此造成的物质和精神损失<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8</FONT>万多元。</P>
<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拿到一审判决书时,<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0</FONT>岁的蔡壮钦和原告律师许良根都显得心情激动。“我终于讨回了一个说法,终于给孩子讨回公道,终于可以开始新的人生了。”本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7</FONT>日,老蔡含着热泪来到儿子墓前,像焚香一样把判决书慢慢点燃,“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99</FONT>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5</FONT>日开始与奔驰公司交涉起,我等这个判决等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8</FONT>个月!虽然判决的赔偿金额是我们不能接受的,但我终于给孩子讨回公道。”许律师同样满怀感叹,“这个案子是中国大陆首例消费者状告奔驰公司胜诉的案例。它的最终判决是我国基层法院在对涉及跨国纠纷的国际司法实践的一次成功尝试,它促进我国完善相关法规,并为我国消费者的跨国纠纷诉讼提供了判例。但打这个官司太难了,其中的曲折、煎熬、酸苦难与人说啊。”</P>
<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1999</FONT>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1</FONT>日,深圳居民蔡壮钦的长子蔡衍鹏开着奔驰<FONT face="Times New Roman">S320</FONT>轿车在广深高速公路虎门路段发生交通事故,车撞断护栏后坠入路下水沟,安全带断裂,气囊未弹出,蔡衍鹏当场死亡,同车两人受伤。</P>
<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事后,蔡壮钦认为,奔驰车安全气囊未弹出是造成其子死亡的重要原因。在交涉一年无果的情况下,<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0</FONT>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月,蔡壮钦夫妇将奔驰的生产商戴姆勒-克莱斯勒股份公司告上法庭。由于奔驰方面坚持要求以外交方式将起诉书送达德国总部,所以东莞中院立案后迟迟不能开庭,仅起诉书就送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7</FONT>次。</P>
<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2002</FONT>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FONT>月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苏子锐与数位人大代表向大会提交了要求保护使用进口产品者的正当权益的联名议案,建议司法部门应协助解决起诉书送达问题。<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2</FONT>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FONT>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2</FONT>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5</FONT>号公告,规定司法文书可以向受送达人设在我国境内的代表机构送达。这才解决了诉状此前无法送达的问题。<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3</FONT>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9</FONT>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FONT>日是此案的一个关键日期。在经历马拉松式的三年文书送达、五次开庭不成、两次临时推迟审理后,东莞中院终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该日公开开庭对本案进行了审理。</P>
<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本案争议的焦点在于——蔡衍鹏的死亡与涉案车辆的辅助防护设备,即案中令人关注的气囊和安全带,在事故过程中未发挥安全保护作用有无法律上的因果关系,即被告戴姆勒-克莱斯勒股份公司是否构成产品责任侵权。一是气囊未适时弹开能否证明涉案车辆存在缺陷的问题。被告认为,交警记录及其聘请专家的报告,均确认涉案车辆左前角受到严重撞击,被告同时提交了涉案车辆损坏的照片为证,法院确认此项事实。被告称其在《车辆使用手册》中已事先告知,驾驶员气囊仅在车头发生特定角度和强度的正面碰撞时才会启动,而涉案事故中车头并未发生严重的正面撞击,因此气囊不会触发。对此法院认为,被告提供的《车辆使用手册》第<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7</FONT>页虽载有有关说明,但被告并未明确正面碰撞的角度范围,且被告不能证明涉案车辆车头的碰撞超出了正面范围。被告事先并未披露其预先设定程度的具体数值,且不能证明事故中涉案车辆车头受到的撞击并未达到该设定的程度,因此被告不得以此作为抗辩理由。涉案车辆受损照片清楚显示出车辆左前角受到了严重撞击,而前座气囊未适时弹出,这就构成了证明涉案车辆存在缺陷的表面证据,故对原告认为涉案车辆的气囊存在缺陷的观点,法院予以支持。二是对于安全带的断裂是否属于产品缺陷的问题。法院认为,安全带断裂的原因要么是安全带存在质量缺陷,此种情况下生产者必须承担由此缺陷引起的产品责任;要么是护栏的撞击力超过了安全带承受外力的范围。鉴于被告在其用户手册中对安全带承受冲击力的负荷范围事先未作出明确披露,也未能提供安全带设计承受撞击力的具体数值,因此不能认定涉案事故中,护栏在插入车门后再插入座椅时的撞击力超越了被告安全带设计的强制标准和被告事先承诺的安全带设计承受外力的范围。</P>
<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本案中被告虽然通过提供同类安全带来佐证其安全带符合保护人身安全的国际标准。但法院认为,个案中产品的质量特性不能用种类物来进行替代证明。因此,法院认为,被告未能尽到证明涉案车辆投入使用时危及人身安全的安全带缺陷不存在的义务。</P>
<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被告辩称,气囊只有在美国才强制安装,中国目前无气囊和安全带安装强制规定和检验标准,所以涉案车辆无产品缺陷。法院认为,我国目前虽缺乏对汽车安全带和气囊等辅助防护装置的强制标准,但缺陷并不等同于“质量不合格”或“不符合质量标准”,特别是法律并不排除生产商同消费者之间对提高安全标准的约定。购买奔驰轿车可以视为购买者同戴姆勒-克莱斯勒股份公司对车辆安全保护水平作了特别约定,被告应对其产品的购买者承担合同法上的品质担保义务,该种义务同样适用于其二次购买者和使用者,被告不得以涉案车辆是二手车为由而减轻此种义务。因此,法院判定被告的该项辩解理由不成立。</P>
< align=center>涉案车辆的缺陷与蔡衍鹏的死亡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法院认为,在安全带断裂的特定情况下,气囊如能适时弹开,其对驾驶员的保护作用同样无可比拟。证据表明,蔡衍鹏遭受致命撞击是由于安全带和气囊完全未发挥防护作用,致使其不能控制身体和头部的运动方向而在车厢内急剧、不规则地晃动所致。安全带断裂致使驾驶员得不到保护是第一位的原因,其次则是气囊未及时弹出、未发挥附加防护作用。如果说不能认定安全带断裂完全系被告产品缺陷造成,因而不能据此认定驾驶员死亡由被告产品缺陷引起的话,那么气囊未适时弹开作为认定被告所产涉案车辆存在缺陷及其与事故存在因果关系的证据则是显而易见的。对于被告作出的气囊可能在驾驶员遭受致命伤时已经泄气或者被插入护栏所割破的假设,法院认为,交警部门的鉴定已经证实事故发生时气囊未弹出,被告对其所称并无证据加以证明,故法院不予认定。</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综上,法院认为,涉案车辆在左车头遭受严重撞击的情况下,前座气囊未适时弹出的事实证明了涉案车辆缺陷的存在;被告又未能充分证明驾驶员座位安全带之产品缺陷不存在;安全带断裂加之气囊不能适时弹出,导致车辆辅助防护系统在事故中没有对驾驶员提供必要的安全保护,因此应当认定涉案车辆缺陷与蔡衍鹏的死亡具有直接因果关系。蔡衍鹏驾驶不当导致了交通事故,但不能因此减轻被告的产品侵权责任。</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法院认为,蔡衍鹏因被告生产的奔驰轿车存在缺陷而在事故中丧生,这给原告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创伤,而被告对涉案车辆产品责任的拒绝赔偿,致使原告在寻求权利救济过程中重复遭受了来自被告的精神痛苦。据此,依照有关规定,酌量本案被告对原告造成精神损害的情节、被告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及本地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法院在判决被告戴姆勒-克莱斯勒股份公司及销售商梁志伟、何志伟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向原告支付医疗费、丧葬费、停车费、误工费、死亡赔偿费共计人民币<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9442.46</FONT>元外,判令被告戴姆勒-克莱斯勒股份公司向两原告每人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人民币<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FONT>万元共计<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FONT>万元,两销售商承担连带责任。<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