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84
- 在线时间
- 小时
- 主题
- 好友
- 帖子
- 日志
- 精华
- 分享
- 威望
- 点
- 魅力
- 点
- 经验
- 点
|

楼主 |
发表于 2009-11-14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关于“安全责任”的论述整个章节抄袭,手法是直接摘抄。
《第一管理》第三章第3节原文:
我们的社会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视安全,各个组织、各个团体、各种媒体,都在做安全工作,从消防安全日、安全生产宣传周、安全生产月活动再到安全年的提法,我们可以感受到来自全社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高度重视。无论是学校、社区、政府机关,还是车站码头、工厂工地,新安全运动已扩展到全民全社会。可以说,【顺序1】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在这场影响深远的安全运动中,谁是责任的主体?
我们说安全生产,谁在生产?企业在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是安全生产运动的中心,毫无疑问,责无旁贷。我们国家的安全生产体系,首要的一条就是政府监管、企业负责。企业是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企业法定代表人、企业“一把手”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政府是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主体,执行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及出资人机构的监管责任,【顺序2】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
【顺序3】并不是说他是主体,他就是主体,这不像给孩子起名那么简单,叫你张三李四,你就是张三李四。社会各界还必须让企业真正成为主体,承担起安全的责任。首先要做的就是调动愿望,让企业认识到,安全才能生存,生产才能正常进行,消费者和社会才能接受,才能有效益,企业才会有市场竞争力。认识到了,企业就会自觉地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当然,对一些浑浑噩噩的经营者,政府的监管责任就是制定规则,加强管制,迫使就范,让企业在安全、环保和维护员工健康以及社区利益方面与政府合作。
按照现在的安全体系,企业是理论承担者。看上去企业已经成为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了,但是,企业能够天然地承担责任吗?现在看来,还是有些问题。企业是一个活的生命体,安全责任如果仅仅是在名义上承担责任,不是事实承担,各项安全生产的管理就不会落实到位。我国实行市场经济后,某些企业减员增效,精简机构,把安全机构取消了,只是安全的标语口号还在墙上,安全的台账制度还在桌面上,这就很难说企业已经承担起安全的责任了。
作为有生命的组织形态,【顺序4】安全生产的责任必须进入企业的骨骼、溶入血液,甚至渗入神经系统。企业内部要有能够进行责任传递的机制,责任分解,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在企业内部形成纵横严密的责任机构。江泽民同志告诫我们“责任重于泰山”,企业内部必须具备钢筋铁骨才能承担起这泰山般的责任。
【顺序5】企业仅仅把自己作为公民,拥有责任意识是不够的。在主体责任面前,愿意承担和能够承担,是两码事。如果一个企业没有构建责任体系,就拍胸脯,无疑是在开空头支票、建空中楼阁。
【顺序6】企业的老一辈管理者都知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句话说的是企业的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不扎实,就不能够承受整个企业大厦,就会火山爆发,发生地震,地动山摇。仅仅企业负责安全或者仅仅企业法定负责人负责安全,是无法实现安全的。
我孩子小的时候对动画片《变形金刚》很热衷,每天晚上准时出现在电视机前。憨厚莽撞的钢索,语音奇特功能多样的声波,可爱却弱小的大黄蜂,还未成熟的红蜘蛛,狂妄强悍的威震天,还有大哥擎天柱……一有事件发生,擎天柱就命令:“汽车人,变形出发!”立刻,一个个汽车人迅即“咔咔”地变成汽车飞速驶往出事地点。他们个个非常英勇,遇有强敌,难以战胜,就再次变形成为“合体”战士,身体重合在一起,成为力量强大的超人,每战必克,战无不胜。“变形——组合”成为孩子们玩耍时的口号。
【顺序7】作为“责任主体”的企业,也要能够调动企业内部各个方面的力量,配置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变成“责任合体”。企业内部像变形金刚一样,各个分支机构,各个分散的岗位,以责任作为黏合剂,经过变形、组合完成之后的企业,才能成为安全责任的载体。我之所以用“责任合体”这个词,是因为企业内部各个部分既是一个个责任体,又不是独立地承担责任,各个部分相互支撑联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承担安全责任,这才叫“责任合体”。
【顺序8】如何实现责任合体,就需要借助一套特定的机制来传递责任。
【顺序9】BP公司承诺:“我们所做的每件事以及我们的所有设施对于我们的员工和顾客来说都是安全的。我们在安全方面从不妥协。顾客、承包商、供应商以及员工的安全是我们的首要目标。”为实现承诺,BP公司制定“黄金定律”,提出,“个人对安全的要求完全合法,同时它还是一项长久的个人责任。每一位员工都应该能在一天的工作结束后安然回家,不受任何损伤。在一个充满风险的世界及行业里,要实现上述目标,需要每个人都牢记安全的重要性,肩负起他们个人的责任,并深知应该如何行事。以下是一些简单的关于安全的黄金定律,能够提供基本的安全指导。我们要求每一位员工都仔细阅读它们并按例行事。我们每个人的安全都需要我们大家随时随地坚持高标准地遵循这些定律。”BP公司力求通过“黄金定律”来落实安全责任。
【顺序10】企业的董事会和经理层仅有安全责任意识还远远不够。佛教讲究醍醐灌顶,用上好的醍醐浇灌人头顶,让人开窍。这于“责任合体理论”极有借鉴意义,就应该把责任意识作为清醒剂,作为一剂良药,从企业的头顶浇灌下去,使整个组织都能接受主体责任意识的滋润,让安全真正成为企业内部各个结构、系统、细胞的一项行为原则或者日常行为意识。
【顺序11】有了主体责任意识的浇灌之后,企业应该对运行方式、经营理念、内部组织进行细致的分析,重构企业的肌体,再造生产管理运行流程,建立安全生产的各种程序和实体制度,形成组织内部上下相互负责、工艺流程前后相互负责的运行机制。把安全责任作为企业组织的整体责任,在企业的各个岗位、各个部门中形成安全利益共同体,从而实现从责任主体到责任合体的组织转变。
以前见过抄袭的,大多抄袭个一段两段,《责任Ⅱ》超强,竟然能抄袭拼凑出整个章节。所以,我这里也整个章节呈现。
《责任Ⅱ》将上述内容删除了例子调整了顺序组成一个章节《能承担责任,才能安全生产》:
企业仅拥有责任意识是不够的。在责任面前,愿意承担和能够承担,是两码事。如果一个企业没有构建责任体系就拍胸脯,无疑是在开空头支票、建空中楼阁。【见原顺序号5】
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见原顺序号1】,而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见原顺序号2】。但并不只是说它是主体就可以了,社会各界还必须让企业真正成为主体,承担起安全的责任。首先要做的就是让企业认识到,只有安全,才能保障生存,生产才能正常进行,消费者和社会才能接受,才能有效益,企业才会有市场竞争力。认识到了,企业就会自觉地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见原顺序号3】
安全生产的责任必须进入企业的骨髓,溶入血液,甚至渗入神?系统。企业内部要有能够进行责任传递的机制,将责任分解,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在企业内部形成纵横严密的责任机构。"责任重于泰山",企业内部必须具备钢筋铁骨才能承担起这泰山般的责任。【见原顺序号4】
企业仅仅拥有责任意识是不够的。在责任面前,愿意承担和能够承担,是两码事。如果一个企业没有构建责任体系就拍胸脯,无疑是在开空头支票、建空中楼阁。【见原顺序号,可能抄袭时间太急,竟然抄重复了!真是笨得可笑!】
企业的管理者都应该知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句话说的是企业的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不扎实,就不能够承受整个企业大厦,就会火山爆发、地动山摇。【见原顺序号5】
作为"责任主体"的企业,必须能够调动企业内部各个方面的力量,配置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变成"责任合体"。企业内部的各个分支机构、各个分散的岗位,以责任为黏合剂,通过变形、组合完成之后的企业,才能成为安全责任的载体。【见原顺序号6】
而如何实现"责任合体",就需要借助一套特定的机制来传递责任。【见原顺序号8】
BP公司承诺:"我们所做的每件事以及我们所有的设施对于我们的员工和顾客来说都是安全的,我们在安全方面从不妥?。顾客、承包商、供应商以及员工的安全是我们的首要目标。"为实现承诺,BP公司制定"黄金定律",提出:"个人对安全的要求完全合法,同时它还是一项长久的个人责任。每一位员工都应该能在一天的工作结束后安然回家,不受任何损伤。在一个充满风险的世界及行业里,要实现上述目标,需要每个人都牢记安全的重要性,肩负起个人的责任,并深知应该如何行事。我们要求每一位员工都仔细阅读黄金定律并按例行事。我们每个人的安全都需要我们大家随时随地、高标准地遵守这些定律。"BP公司力求通过"黄金定律"来落实安全责任。【见原顺序号9】
企业的事会和经理层仅有安全责任意识还远远不够。佛教讲究醍醐灌顶,用上好的醍醐浇灌人头顶,让人开窍。这对于"责任合体理论"极有借鉴意义,管理者应该把责任意识作为清醒剂,作为一剂良药,从企业的头顶浇灌下去,使整个组织都能接受主体责任意识的滋润,让安全真正成为企业内部各个结构、系统、细胞的一项行为准则。 【见原顺序号10】
有了主体责任意识的浇灌之后,企业应该对运行方式、经营理念、内部组织进行细致的分析,重构企业的肌体,再造生产管理运行流程,建立安全生产的各种程序和实体制度,形成组织内部上下相互负责、工艺流程前后相互负责的运行机制。把安全责任作为企业组织的整体责任,在企业的各个岗位、各个部门中形成安全利益共同体,从而实现从责任主体到责任合体的组织转变。 【见原顺序号11】
企业是一张纵横交错的安全责任网,安全责任不能挂空挡。每一项工作的安全责任,要有对应的岗位、对应的职务,要让岗位上履行职务的人承担直接责任。不要让岗位在安全责任面前出现空缺,即使是后勤辅助岗位也一样。企业的采购、设计、信息等岗位,在安全中起到很关键的作用。俄罗斯近年来空难事故频发,就是源于航空公司维护保养环节出现了问题。企业必须建立以安全责任为导向的考核机制、激励机制、监督制约机制,调动各种手段,具体落实安全责任,夯实安全管理的基础。每个岗位都要分担具体明确的安全责任,不让安全责任出现缺失,安全共担才能实现。
《责任Ⅱ》的《能承担责任,才能安全生产》一节最后一段,在上述《第一管理》第三章第3节看不到,也不是《责任Ⅱ》的原创,而是出自《第一管理》第三章第4节。请看《第一管理》第三章第4节的原文:
企业是一张纵横交错的安全责任网,安全责任不能挂空挡,每一项工作的安全责任,要有对应的岗位、对应的职务,要让岗位上履行职务的人承担直接责任。不要让岗位在安全责任面前出现空缺,即使是后勤辅助岗位也一样。企业的采购、设计、信息等岗位,在安全中起到很关键的作用。俄罗斯近年来空难事故频发,就源于航空公司维护保养环节出现了问题。必须建立以安全责任为导向的考核机制、激励机制、监督制约机制,调动各种手段,具体落实安全责任,夯实安全管理的基础。每个岗位都要分担具体明确的安全责任,不让安全责任出现缺失,安全共担才能实现。
[ 本帖最后由 bcg0000 于 2009-11-14 10:12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