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19896
- 在线时间
- 小时
- 主题
- 好友
- 帖子
- 日志
- 精华
- 分享
- 威望
- 点
- 魅力
- 点
- 经验
- 点
|
A、是非题
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于2003年2月19日国务院第68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3年6月1日施行。
2、压力容器的失效(事故)频率最高是低压容器。
3、设计、制造、使用单位必须经过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4、压力容器检验包括全面检验、年度检验、耐压检验。
全面检验的检验周期为:安全等级为1、2级的,一般每6年一次;等级为3级的一般3~6年一次;等级为4级的,其检验周期由检验机构确定。
5、压力操作人员必须具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6、《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自2005年7月1日施行
7、压力容器运行前检查为:工艺条件、设备状况、安全装置。
8、新安装的设备应经过登记注册。
9、对反应容器来说反应温度是主要控制参数。
10、压力容器可分为反应容器、换热容器、分离容器、储存容器,
11、不管如何先进的容器均应按要求检验。
12、快开门式压力容器必须有安全联锁装置
B、选择题
1、压力分为工作压力、设计压力、最高工作压力。
2、压力容器的安全阀一般应装在容器的顶部。
3、压力容器一般应当在投用3年时进行首次全面检验,
4、压力表的量程最好为1.5~3倍,最好为2倍。
5、压力容器里的安全电压为24伏
6、压力表应更换的方面:压力表指针不在限止钉处或指针距零位置的数值超过压力表的允许误差;表盘封面玻璃破裂或表盘刻度模糊不清;封印损坏或超过校验有效期限;表内弹簧泄漏或压力表指针松动;指针断裂或外壳腐蚀严重;其他影响压力表准确指示的缺陷
7、压力容器破裂时膨胀的释放能量跟压力、容积、介质
8、进入容器去检修必须使含氧量为18~23%
9、对压力容器产生危害最大的介质是腐蚀性的介质。
10、压力容器最危险的缺陷是裂纹。
11、安全阀开启压力不能大于设计压力。
12、压力容器作业人员证的复审期限为2年。
13、有蒸汽的都是换热容器。
14、一般情况下,压力表的表径是100毫米。
15、压力表低压的精度不应低于2.5级,中高压的不应低于1.5级。
C、问答题
一、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应履行的职责:每台压力容器都应有专职的操作人员。压力容器专职操作人员应具有保证压力容器安全运行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并经过技术考试合格,取得相应的上岗证件。1、按照安全操作规程的规定,正确操作使用压力容器。2、认真填写操作记录、生产工艺记录或运行记录。3、做好压力容器的维护保养工作(包括停用期间对容器的维护),使压力容器经常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4、经常对压力容器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操作条件不正常时及时进行调整,遇紧急情况应按规定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并及时向上级报告。5、对任何有害压力容器安全运行的违章指挥,应拒绝执行。6、努力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操作技能。
二、压力容器运行期间的检查:检查的内容包括工艺条件、设备状况以及安全装备等方面。1、工艺条件等方面的检查:主要检查操作条件,检查操作压力、操作温度、液位是否在安全操作规程规定的范围内;检查工作介质的化学成分,特别是那些影响容器安全(如产生腐蚀等现象;基础和支座是否符合要求)。2、设备状况方面的检查:主要检查压力容器各连接部位有无泄漏、渗漏现象;容器有无明显的变形、鼓包;容器有无腐蚀以及其他缺陷或可疑迹象;容器及其连接管道有无震动、磨损等现象;基础和支座是否松动,基础有无下沉不均匀现象,地脚螺栓有无腐蚀等。3、安全装置方面的检查:主要检查安全装置以及与安全有关的器具(如温度计、计量用的衡器及流量计等)是否保持完好状态。检查内容有:压力表的取压管有无泄漏或堵塞现象;弹簧式安全阀是否有锈蚀、被油污粘结等情况,杠杠式安全阀的重锤有无移动的迹象,以及冬季气象过低时,装置在室外露天的安全阀有无冻结的迹象等;安全装置和计量器具是否在规定的使用期限内,其精确度是否符合要求。
三、写出两种压力容器的
压力容
器名称 最高工
作压力 盛装
介质 最高工
作温度 类别
储气罐 0.8MPa 空气 100℃ Ⅰ类分离
灭菌器 0.21MPa 蒸汽 139℃ Ⅰ类换热
冷凝器 2.5MPa 水 120℃ Ⅰ类换热
配制罐 0.25MPa 药液 138℃ Ⅰ类换热
D、其他复习资料
1、特种设备指的是: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
2、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对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全面负责。
3、特种设备出厂时,应当附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文件。
4、安装、改造、维修的施工单位应当在验收后30日内将有关技术资料移交使用单位。
5、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档案包括: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职责到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日常使用状况记录;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6、特种设备在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7、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
8、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隐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