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725|回复: 30

一次事故, 一个教训, 拯救不同,态度不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3 0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0年16日18时10分许,大连保税区油库原油管道爆炸起火,这片区域建有大面积原油储存项目。油管起火后,高温下的原油顺着管道、地沟四处流淌,小型爆炸不断,火花四溅,一个十万立方米油罐爆裂起火,整片油库处于火海中。周围数十个油罐看似无可挽救,15个小时后,辽宁省公安消防官兵将大火扑灭,化解一场灾难。
    石油管线爆炸引发的大火虽被扑灭,但更加艰巨的战斗还在后面,那就是清除在大爆炸中倾泻到大海中的1500吨原油。7·16事故导致部分原油泄漏入海,据海事部门监测,此次事故造成大连港附近水域约50平方公里的海面污染,其中重度污染区约10平方公里,最厚油层厚度达30厘米。
    虽然输油管道爆炸事故没有造成一个人伤亡,虽然在各方努力下,事故的损失已经降到了最低,但我们并不能因此感到庆幸。毕竟,事故留给我们一片飘满油污的大海,它会在环境生态上带来多么沉重的代价,现在还是个未知数。这一切究竟是谁造成的,有待相关部门调查认定。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就是人类越来越依赖石油能源的时候,对海洋的污染也在同步升级。回顾最近几十年,从搁浅阿拉斯加的埃克森公司“瓦尔德斯”号油轮,到至今无法彻底堵住的墨西哥湾漏油油井,每一起事故都殃及无辜的大海,导致数不清的海洋生物葬身油污。时间没有改变人类的消费方式,变化的是越来越惊人的污染数据。从这点上说,大连新港的事故更像是一声警报,墨西哥湾的事故并不只是美国人的悲剧,我们也需要时时警惕。
 楼主| 发表于 2010-8-3 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0-8-3 0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0-8-3 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0-8-3 03:25 | 显示全部楼层
事故发生后,昔日湛蓝的海面被大片油污侵袭。在三山岛海域,大片的油带和油块在海面漂浮;大窑湾港区航道附近,一段段条状污油带,随着潮汐的变化,阻断了船舶通航;傅家庄、棒棰岛、金石滩等沿线的海滨浴场及滩涂养殖区附近也面临着严重威胁……
       他们有人赤膊上阵,有的穿了防水的服装,但是远远不能抵挡油污。而且,对于石油中所含多环芳烃等物质的致癌性,多数渔民并不知情。
        因为知道捞油有酬劳,甚至花大价钱买船和油桶。立马就投入到捞油-“捞钱”的战斗之中了。
       目前已有800余艘渔船工作在受污染的海域。这位渔民说,他们每天大概能捞到20多吨的原油。在鲶鱼湾村的海边,渔船船体被黑油包裹着。而渔民们的鞋子上也似乎被喷了一层黑乎乎的胶水,衣服上布满了灰尘。
 楼主| 发表于 2010-8-3 03:29 | 显示全部楼层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0-8-3 0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污染比事故更可怕
发表于 2010-8-3 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触目惊心啊触目惊心
发表于 2010-8-3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污染比事故更可怕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8-3 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8-3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知说什么,但是如果每个人都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好,做到位,那这样的事故可能会被避免。
发表于 2010-8-3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我们自己给予自己安全健康的空间太小了
发表于 2010-8-3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新闻报道里 表面上的东西依然很多

实质性的东西揭露的不是很多
发表于 2010-8-3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GDP下飘满油污的大海在呻吟。
发表于 2010-8-3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事故不会白白发生。。。。
 楼主| 发表于 2010-8-3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输油管道爆炸事故没有造成一个人伤亡,虽然在各方努力下,事故的损失已经降到了最低,但我们并不能因此感到庆幸。毕竟,事故留给我们一片飘满油污的大海,它会在环境生态上带来多么沉重的代价,现在还是个未知数。这一切究竟是谁造成的,有待相关部门调查认定。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就是人类越来越依赖石油能源的时候,对海洋的污染也在同步升级。回顾最近几十年,从搁浅阿拉斯加的埃克森公司“瓦尔德斯”号油轮,到至今无法彻底堵住的墨西哥湾漏油油井,每一起事故都殃及无辜的大海,导致数不清的海洋生物葬身油污。时间没有改变人类的消费方式,变化的是越来越惊人的污染数据。从这点上说,大连新港的事故更像是一声警报,墨西哥湾的事故并不只是美国人的悲剧,我们也需要时时警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0-8-3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美国与韩国都因石油企业的事故导致严重的海上石油污染,但在对肇事企业的处理、海上油污清理与沿岸经济、生态的拯救行动上,三国不尽相同,人们对待事故的态度也不尽相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0-8-3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的帖子

是啊,中国人爱健忘----特别是领导同志。君不见,某领导一拍脑门推行了注安制度,现在他给忘了。十万注安大军给晾在那儿了。每年的注安考试和继续教育只是用作赚钱的工具罢了!
发表于 2010-8-4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赚钱的工具罢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8-5 01:44 | 显示全部楼层
网民:

     “七天之内将原油清除完毕”。某领导一声令下,大量的船只、人员和财力投入到方圆数十公里的海域上来。海面作业的数百船只,渔船似乎担当着主力军。每运出一吨原油,可获得400元奖励,所以渔民的积极性非常高涨。但是,渔船除油的方法实在原始,主要是投放吸油草簾,再收集上来,效率不高。近几天风急浪高,作业难度增大,一名消防战士因此牺牲。国家海洋局对于清除原油污染高度关注,对于几天之内可以完成的说法表示严重怀疑。据海洋局监测,海面原油已从最初的38平方公里扩大到上百平方公里。原油污染可不是按长官意志就乖乖投降的。领导们在做决策时一定要慎重,否则可能闹出笑话。有意思的是,这几天媒体宣传倒是很乐观,说是已经取得了“重大成果”。晓言平语认为,如此宣传很有深意,一是稳定人心,大连的夏天可是以碧海银沙为招牌的,如果不能迅速取得“重大成果”,谁还愿意和敢于光临大连?二是要与领导决策相呼应。这是个政治问题,只能这样报道。月底前一定会有取得“决定性胜利”之类的报道。至于何谓“胜利”,完全可以随心所欲地加以解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业务合作!

QQ|安全论坛 ( 晋ICP备2023016270号-1 )

GMT+8, 2025-5-17 10:15

Powered by anquan.com.cn X3.9 Licensed

© 2003-2023 Azh Lt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