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12|回复: 13

南京在建高架桥垮塌定性 专家称错误十分低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28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专家:“这个失误非常低级”

“一个好好的钢箱梁怎么会发生倾覆事故呢?况且钢箱梁已经摆放上去一段时间了。真是怪了。”对此,很多市民表示不解。为此记者采访了一些业内专家。他们认为,发生钢梁倾覆事故,是在严重违反了施工程序前提下发生的。

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一位业内权威专家告诉记者,凤台南路和纬九路相连接的匝道,存在一定的弯曲度,这就造成整个钢箱梁存在一定的偏离重心现象,如果施工时不对钢梁进行固定,一旦施工时,人员过于集中某一处,再加上钢梁箱本来就存在偏心力作用,两者一叠加,钢箱梁非常容易发生倾覆事故。再者,按照施工顺序,先对桥梁高处进行施工加固,等高层施工完毕,再对低处施工,这样桥梁不会发生重心偏移现象。而现场来看,很可能高层的钢箱梁都没有固定。总的来说,发生钢箱梁倾覆事故,是在违反施工程序的前提下,没有对钢梁箱进行加固就进行施工,“这样不出事才怪。”

那么,一般的钢箱梁又是如何固定的呢?专家解释说,钢箱梁是通过拉压力支座进行固定。这个支座就在每个桥的柱子上端,它既能承受压力同时还能承受拉力。通俗的讲,钢箱梁就是通过每一个桥柱子上的支座,进行固定的。也有专家认为,既然钢箱梁没有固定,怎么能冒失施工呢?这不能怪施工的民工不懂,只能说是和现场管理不到位有直接关系。

“总的来说,这个失误非常低级,实在是不应该发生的悲剧。”(王宏斌)
发表于 2010-11-28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处堆放材料的问题 其实的确是一个很常见的安全问题!我在国外一个项目时,桥架上需要盖电缆桥盒,一摞的盒子大概有近半吨多重,当时没有采取任何安全防护措施就用吊车讲盒子吊到高处 放在了桥架上,刚开始可能还看不出来有什么危险性,时隔大概2天左右,我们安全人员就发现桥架已经被压弯了,存在了很大的安全隐患!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其实高处材料堆放,是很有讲究也是很好解决的事情,用钢脚手架搭建一个物料平台就好了,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施工作业会偷工减料省去那些这些过程,往往就是这些过程给我们的安全带来了重大的压力!
发表于 2010-11-28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低级的错误反映了管理上的高级问题
发表于 2010-11-28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经鉴定:“低级”的定语已经是很客气很和谐的用语了。。。鉴定完毕!!!
发表于 2010-11-28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书面的解释?
发表于 2010-11-28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书面的解释?
发表于 2010-11-29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低级问题神马的都是管理问题,管理不到位,才会犯错误。
发表于 2010-11-29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一下
发表于 2010-11-29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殷国安:安全生产事故没有“高级失误”





作者:扬子晚报    新闻来源:扬子晚报    点击数:52    更新时间:2010-11-29

  11月26日20:30左右,南京市内环西线南延工程发生钢箱梁倾覆事故,导致7名施工人员经抢救无效死亡,3人受伤。对于这起事故,业内权威专家指出,这个失误非常低级,实在是不应该发生的悲剧(11月28日《扬子晚报》)。

  专家说这次事故是个“低级失误”,完全是从技术角度说的。确实,这个事故没有多少“科技含量”。报纸的报道说得浅显易懂,这个事故并不涉及什么高难度的技术,与施工管理有关:没有按照规定的操作规程操作。

  其实,从技术角度看,安全事故基本上都是“低级失误”。是不是有的安全事故的发生,能够暴露出我们原来不知道的国家级,甚至世界级的技术难题?这种可能性太小了。而从管理角度看,更应该认为,所有安全事故都是低级错误,安全事故最大的原因都是有章不循,无视操作规程,因而是不应该发生的,是可能避免的。上海“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也不是什么“高级错误”,也是管理上的各种“低级错误”碰撞出了“火花”引发。

  曾有专家感叹“我们在安全生产上犯的错误越来越低级”,其实技术失误的“低级”背后,藏着更令人担心的东西。我们强调在安全生产管理上没有高级失误,总是低级失误,不仅在于要还事故一个本来面目,揭示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更在于从中获得启发,警示我们预防事故的重演。一方面,事故的发生没有可以原谅的借口,都是本来不该发生的低级错误;另一方面,事故的预防不需要什么尖端的技术,只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办事,就可以办到。当然还有第三条,主管部门如果连这样的低级错误都难以避免,难道不应该被追究责任吗?

  应该懂得,所有的安全事故都是低级失误,但产生的后果却并不“低级”,可能相当严重。仅仅因为没有固定钢箱梁和颠倒了施工的顺序,就让7名施工人员死亡。难道我们的工程管理者就没有发现如此严重的隐患?海恩法则提出,在航空界飞行安全中,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它告诉我们,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如果在实际操作层面得不到落实,依然无法阻挡事故的发生。

安全文化网(安全文化网)
发表于 2010-11-29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安全第一票


高级失误。。。有没有“被和谐”的可能性呢?不深入。。。
发表于 2010-11-29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层层分包!不信你看!
发表于 2010-11-29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层层分包!不信你看!
年年429808644 发表于 2010-11-29 10:17


谁也不会长期聘用农民工。。。也就是说,谁也不会长期“包养”(广义)一线工人(相对建筑行业来说)。。。
那么,不层层分包。。。光靠“吹”,就能把建筑搞起来吗???
发表于 2010-11-29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安全第一票 于 2010-11-29 10:35 编辑

回复 12# 安全第一票


记得“乌有之乡”曾有人撰文分析当前国内农民工现象。。。
深刻的剖析了农民工没有所谓的“归属感”的敏锐的社会问题。。。
试想一下,如果您没有固定的“国籍”。。。或者没有固定的“公司籍”。。。或者没有固定的“家庭籍”。。。或者没有固定的“论坛籍”。。。或者。。。
那么,跟您强调国家荣誉。。。公司利益。。。家庭和谐。。。论坛发展。。。或者让您为之奉献。。。
结果会是如何呢???不深入。。。
发表于 2010-11-29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年年429808644


分包是一种实施组织形式,可以只要法律允许,业主同意。而现在的分包就是以包代管,“层层分包”啥意思?
找几个人来可以,你的法律义务尽到没有,你在分包上除了给分包工程款估计什么也没有,有本事投标书中你就直接说明劳务全部分包,机械部分租赁,写了能中吗?为什么不写业主不同意、不支持!分包中涉及的问题较多,现在国内都拿不出一份真正意义上的劳务分包合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业务合作!

QQ|安全论坛 ( 晋ICP备2023016270号-1 )

GMT+8, 2025-5-16 02:43

Powered by anquan.com.cn X3.9 Licensed

© 2003-2023 Azh Lt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