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214|回复: 21

冶金煤气事故案例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10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冶金煤气事故案例分析

  1、河北武安市普阳钢铁公司“1.4”煤气中毒事故
        事故概况:
    2010年1月4日,河北省武安市普阳钢铁公司南平炼钢分厂的2号转炉与1号转炉的煤气管道完成了连接后,未采取可靠的煤气切断措施,使转炉气柜煤气泄漏到2号转炉系统中,造成正在2号转炉进行砌炉作业的人员中毒。事故造成21人死亡、9人受伤。
        事故要点:
      1)运行中的1#转炉煤气回收系统与在建的2#转炉煤气回收系统共用一个煤气柜;
      2)与在建的2#转炉连通的的水封逆止阀、三通阀、电动蝶阀、电动插板阀(眼镜阀)仍处于安装调试状态;
      3)1月3日上午,1#转炉停产,为使2#转炉煤气回收系统与现系统实现工程连通,约10时30分,三叶公司在将3#风机和2#风机煤气入柜总管间的盲板起隔断作用的盲板切割出约500mmx500mm的方孔时,发生2人中毒死亡事故,施工人员随即停工。
      4)事故现场处置后,当班维修工封焊3#风机入柜煤气管道上的人孔,(未对盲板上切开的方孔进行焊补);
5) 当班风机房操作工给3#风机管道U型水封进行注水,见溢流口流出水后,关闭上水阀门;
      6)1月3日13时左右1#转炉重新开炉生产; 1月4日上午,2#转炉同时进行砌炉作业。
      7)1月4日约1 0时50分,应炉内砌砖人员要求,到炉外提升机小平台来取炉砖尺寸人员突然晕倒,小平台上一起工作的2名人员去拉但未拉动,并感到头晕,同时意识到可能是煤气中毒,马上呼救。
        事故原因分析
           1)在2#转炉回收系统不具备使用条件的情况下,割除煤气管道中的盲板,煤气柜内(事故时1#转炉未回收)煤气通过盲板上新切割500mmx500mm的方孔击穿U型水封,经仍处于安装调试状态的水封逆止阀、三通阀、电动蝶阀、电动插板阀充满2#转炉(正在砌炉作业)煤气回收管道,约10时50分,煤气从3#风机入口人孔、2#转炉一文溢流水封和斜烟道口等多个部位逸出;
      2)U型水封排水阀门封闭不严,水封失效,导致此次事故的发生(从1月3日13时注水完毕至1月4日1 0时20分左右,经过约2 1小时的持续漏水,U型水封内水位下降,水位差小于27.5cm(煤气柜柜内压力为2.75 KPa),失去阻断煤气的作用)
        3)U型水封未按图纸施工,未装补水管道,存在事故隐患;

  2、山西临汾志强钢铁公司“8.24”高炉煤气中毒事故
        事故概况
          2009年8月24日,1#高炉烘炉由2#高炉供煤气转为3#高炉供煤气,2#高炉休风以后, 3#高炉煤气管道需打开向1#高炉供煤气。在关闭3#高炉煤气管道的煤气蝶阀后,打开其后的眼睛阀的作业过程中,4个作业人员中毒,监护人和赶来救援的值班工长也中毒 。其中3人死亡,重度中毒1人。
        事故要点:
       1、4#煤气蝶阀关闭以后,煤气压力表显示2KPa,技师顺手将煤气压力表下面的排污阀开了一下(煤气压力表、排污阀通过三通连接),然后再关闭,此时煤气压力显示为零,就开始组织热风工上高位平台,进行翻3#眼睛阀操作;
      2、四名热风工带上煤气报警器、两套防毒面具上到了3#眼睛阀平台(平台距地面7.2m,面积约4平方米),现场测试煤气报警器不报警,带着防毒面具工作不方便,就摘掉了防毒面具           
      3、控制眼睛阀的两根丝杠松开,大锤砸管钳拧不动丝杠眼睛阀松动了10cm左右,突然一股煤气从松动的法兰处喷出 ;      
4、1人叫 “快撤”,但为时已晚,没有地方躲,此人就趴到了平台的西边,另3人中毒倒在了平台的东面 ;
      5、在下监护的人发现情况不正常,便爬上无护笼的直梯去抢救,中毒摔在地上
      6、值班工长带领人到现场抢救,在系绳子(用绳子将中毒者放下来)过程中也中毒,从约6米高度掉了下来。
        事故原因分析
          1、违反“冒煤气作业,操作人员应佩戴呼吸器或通风式防毒面具 ”的规定;
          2、眼睛阀没有完全切断,错误地判断煤气管道内没有压力;
          3、作业场所没有逃生及救援通道;

3、山西襄汾县强盛铁合金厂“9•18”煤气中毒
        事故概况
         2009年9月18日强盛铁合金临时停产检修,要检修东烧结阀盖密封箱体盖板等。10时许高炉休风,16时25分后高炉复风,此时烧结平台下阀盖密封箱体内进行焊接作业 的3人中毒,1人焊好盖板爬出人孔时中毒,平台上配合检修者立即去关煤气阀门,将阀门关闭后自己即晕倒在阀门平台区  。此次,造成4人死亡,1人轻微中毒。
        事故要点:
         1、10时05分高炉休风。11时甲班开始检修,当班作业者没有按规程要求关闭煤气阀门和打开煤气放散阀 ;
           2、16时30分,乙班4人在没有确认煤气阀门是否关闭、放散阀是否打开,没有办理进入箱体内作业工作票证,也没有检测箱体内煤气浓度的情况下,先后进入阀盖密封箱体内进行焊接作业;
          3、18时25分高炉复风,高炉技术员电话告知厂长说高炉要引煤气,厂长回复说行。
          4、1人已从箱体内出来得到厂长通知高炉已引煤气,又进入箱体催促另3名作业人员说快点干;
5、1人在人孔处正在焊接最后一个盖板,当其焊好爬出人孔时,感觉头晕、眼花、说不出话,即晕倒在平台西侧;
          6、1人在平台上配合检修,发现人孔处中毒者,立即去关煤气阀门,将阀门关闭后自己即晕倒在阀门平台区;
          7、东烧结平台下的人感觉到有煤气,上去关阀门时,发现阀门区的中毒者,便大声喊叫“快救人”。该厂人员听到喊叫相继赶到东烧结平台,立即开展抢救;
          8、人孔处中毒者清醒后告知抢救者说箱体内还有3人,箱体内的3人救出后和阀门区中毒者送往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        事故原因分析
       1、在检修前,甲班没有按规定关闭煤气阀门、打开放散阀,违反安全操作规程作业;
          2、乙班在没有办理工作票、没有确认煤气阀门的状态、没有进行箱体内煤气浓度检测、没有准备安全防护设施、没有指派专门的安全监护人员的情况下,安排组织人员进入箱体内违章作业;
          3、在得知已经输送煤气,没有采取关闭煤气阀门、打开放散阀等措施的情况下,未能及时组织撤出人员,导致事故发生。
          4、在没有采取任何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发现煤气泄漏,盲目冒险去关煤气阀门,导致中毒死亡,造成事故扩大。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0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煤气事故预防的技术措施:     
封——严密性,钢管材质、焊缝质量;耐压设计(材料、结构)
隔——设可靠隔断装置、逆止装置、紧急切断装置;
堵——设汽封、氮封,保持压力;防爆电气
泄——设防爆阀、爆破膜、防爆水封、安全阀、泄爆M2/M3不小于1/10,门窗外开;
放——设事故放散、调压放散装置、通风排气装置
控——含氧量、CO、压力、温度、流量、柜位、液位检测监控;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0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封“——系统的密封严密
      
   1、严密性试验
          对新建、扩建、改建或大修后的煤气设备或管道在投产前必须进行气密性试验,合格后方可投产。严密性试验要求:
           —严密性试验压力应符合要求
           —对管道各处连接部位和焊缝,经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试验,试验前不  得涂漆和保温;
           —各种管道附件、装置等,应分别单独按照出厂技术条件进行试验;
           —管道以闸阀隔断的各个部位,应分别进行单独试验,不应同时试验相邻的两段;
          —试验前应将不能参与试验的系统、设备、仪表及管道附件等加以隔断;安全阀、泄爆阀应拆卸,设置盲板部位应有明显标记和记录;
          严密性试验允许泄漏率标准:室外管道每小时平均泄漏率 小于1%。
2、防腐蚀:
              架空管道,钢管制造完毕后,内壁(设计有要求者)和外表面应涂刷防锈涂料。管道安装完毕试验合格后,全部管道外表应再涂刷防锈涂料。管道外表面每隔四至五年应重新涂刷一次防锈涂料。
3、防断裂:
         1)热煤气管道的敷设应防止由于热应力引起的焊缝破裂,必要时,管道设计应有自动补偿能力或增设管道补偿器。
         2)煤气管道和设备应防止由于积水、冲刷以及施工开挖等原因引起地基沉降、坍塌而造成断裂、倒塌;
         3)煤气管道和设备应防止由于内部积水、积灰、结冰等荷重增加而造成断裂、倒塌
         4)煤气管道应具有一定架空高度,防止车辆的撞击而造成的断裂、倒塌,距厂区道路路面不低于5m,大型企业煤气输送主管管底距地面净距不宜低于6m,煤气分配主管不宜低于 4.5m 。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0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隔”——系统的可靠隔离

1、可靠隔断装置
          1)盲板
          主要适用于煤气设施检修或扩建延伸的部位。
          盲板应用钢板制成并无砂眼,两面光滑,边缘无毛刺,盲板的厚度按使用目的经计算后确定。堵盲板的地方应有撑铁,便于撑开。
    2)插板       安设的插板,管道底部离地面的净空距:金属密封面的插板不小于8m,非金属密封面的插板不小于6m,在煤气不易扩散地区须适当加高。
2、有条件可靠隔断装置
          1) 水封装在其他隔断装置之后并用时,才是可靠的隔断装置。
          2) 密封蝶阀不能作为可靠的隔断装置,只有和水封、插板、眼镜阀等并用时才是可靠的隔断装置。
          3)平行双闸板切断阀、NK阀 注水压力为煤气计算压力至少加5000Pa,并能全闭到位,保证煤气不泄漏到被隔断的一侧的双板切断阀是可靠的隔断装置。
3、不可靠隔断装置
           眼镜阀、扇形阀、密封蝶阀 、旋塞、盘形阀、闸阀等不能单独作为可靠隔断装置
4、逆止装置
          凡煤气倒流会造成泄露或爆炸可能的皆需装逆止(止回)装置:
          1)转炉气柜与三通阀间设水封逆止阀;
           2)当燃烧装置采用强制送风的燃烧嘴时,煤气支管上应装止回装置或自动隔断阀。在空气管道上应设泄爆膜。
           3)水封给水管设逆止阀。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0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堵”——系统与外界的隔离
         系统的操作部位、活动部件、排水部位等不能用固定的方法与外界的隔离时,要采取封堵措施:
高炉硬探尺与探尺孔之间应用蒸汽或氮气密封;
炉顶双钟设备的大、小钟钟杆之间应用蒸汽或氮气密封;
余压透平应设有可靠的严密的轴封装置;
转炉烟罩上的加料孔。氧枪、副枪插入孔和料仓等应密封充氮,保持正压;
转炉煤气活动烟罩与固定烟罩要用汽封或沙封;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0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泄”——系统爆炸压力泄放
煤气设备易发生爆炸的部位应安装泄爆阀:
电除尘器应设有泄爆装置;
布袋除尘器箱体应采用泄爆装置;
转炉湿法净化装置的溢流文氏管供水系统应保持畅通,确保喷水能熄灭高温气流的火焰和炽热尘粒;脱水器应设泄爆膜;拐角烟道宜设泄爆装置。
当燃烧装置采用强制送风的燃烧嘴时,在空气管道上应设泄爆膜。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0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放”——系统煤气放散
煤气设备和管道的最高处应设吹扫煤气放散管;
煤气管道以及卧式设备的末端应设吹扫煤气放散管;
吹扫煤气放散管口应高出煤气管道、设备和走台4m,离地面不小于10m。
厂房内或距厂房20m以内的煤气管道和设备上的吹扫煤气放散管,管口应高出房顶4m。厂房很高,放散管又不经常使用,其管口高度可适当减低,但应高出煤气管道、设备和走台4m。不应在厂房内或向厂房内放散煤气。
剩余煤气放散管应安装在净煤气管道上。
剩余煤气放散管应控制放散,其管口高度应高出周围建筑物,一般距离地面不小于30m,山区可适当加高,所放散的煤气应点燃,并有灭火设施。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0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控”——系统运行指标控制
电除尘器应设当煤气含氧量达1%或煤气压力低于50Pa(5.1mmH2O)发生时能及时切断电源的装置;  
布袋除尘器应设有煤气高、低温报警和低压报警装置;
转炉煤气回收设施应设充氮装置及微氧量和一氧化碳含量的连续测定装置。当煤气含氧量超过2%或煤气柜位高度达到上限时应停止回收 ;
煤气柜上应有容积指示装置,柜位达到上限时应关闭煤气入口阀,并设有放散设施,还应有煤气柜位降到下限时,自动停止向外输出煤气或自动充压的装置;
煤气柜应设操作室,室内设有压力计、流量计、高度指示计,容积上、下限声光讯号装置和联系电话。
发表于 2010-12-12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
发表于 2011-5-29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好。
发表于 2011-9-23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提供学习资料。
发表于 2011-10-3 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万成略的课件内容,很好的
发表于 2011-10-5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11-10-25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好
发表于 2011-11-14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好。感谢了
发表于 2011-11-15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下~
发表于 2011-11-25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资料很详细
发表于 2011-12-2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feichanghao,谢谢!
发表于 2013-11-26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业务合作!

QQ|安全论坛 ( 晋ICP备2023016270号-1 )

GMT+8, 2025-5-18 17:42

Powered by anquan.com.cn X3.9 Licensed

© 2003-2023 Azh Lt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