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055|回复: 22

Workshop: Oxyacetylene Welding/Cutting 也谈乙炔氧气切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20 0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几个问题,想和大家一起探讨:
1. 国内明文规定,氧气乙炔使用时应分开5米以上,但为什么在国外就允许使用时可以在小车上放的很近? 如果单纯离动火点有安全距离,我可以接受。

2. 国外乙炔氧气皮管在在进口和出口处,都有回火防止器。 现在部分在切割TOURCH上有一个成为NRV的东西,即Non Return Valve,功能应该和Flash back arrestor一样

3. 氧气乙炔瓶存放距离: 20feet即6米,都戴帽。  空间不够需要挨着存放 5FEET远,1.5米高,0.5小时耐火的防火墙必须有。

at 5 feet by a wall 1.5 meter high with a half hour rated fire barrier.



4. 使用时先开乙炔,再开氧气,为什么? 反之后果如何? 同理为什么先关乙炔,再关氧气?为什么?

5. 氧气乙炔气瓶回火时,当然不是很大的火,为什么先关氧气,再关乙炔?

6. 乙炔使用时出口压力不得超过0.15MPa, 氧气为什么没有要求?我没查到

7. 现实中大家真的很重视氧气乙炔瓶剩余压力吗? 有人检查这个吗?

8.
发表于 2011-10-21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1:国外是允许氧气瓶和乙炔平放在同一个小车上的,但通常在同一小车上的乙炔瓶和氧气瓶之间要加有高于氧气瓶的隔板;
问题2:目前只要是外资企业,基本上氧乙炔设备都有两个阻火器和两个单向阀,焊把上的两个阻火器是为了防止软管燃烧的。
问题3:这个涉及危化品中易燃和助燃气体的储存,目前可以参考的国标是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 (GB 17914-1999),通常外资企业都有内部标准。至于气瓶为何戴帽,我可以告诉你一个非气体行业通常认识不到的结果,当不戴帽的气瓶倒下时,如果恰巧摔断气瓶,他会像火箭一样飞出去。discovery频道曾播过类似录像。
问题4和5:我请教过老师傅,因为乙炔是易燃气体,氧气是助燃气体,通常是要预防乙炔气流入氧气软管引起爆炸,具体理论还真说不太清楚。有待专家回答
问题6:不得将乙炔送入压力超过 1.0 barg (15 psig) 的切割或焊接软管内,因为乙炔在这样的压力下会变得不稳定。所以只对乙炔有要求,而没有对氧气的要求;最好将乙炔气瓶阀门只旋开四分之三圈。不可旋开超过一圈半。
问题7:这个现场检查时很难控制。通常只有焊工自己控制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Responsiblecare

谢谢回复,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想知道为什么国内要分开?
第二个问题,是单向阀和阻火器效果是一样的,也就是乙炔只有一个阻火器,然后一个单向阀,或者将单向阀换成另一个阻火器即可
第三个问题,类似事故的我见过,我想知道的是为什么距离是那些?
发表于 2011-10-20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实际的问题
这方面接触的相对较少
顶下 持续关注
发表于 2011-10-21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3回复纠正:当不戴帽的气瓶倒下时,如果恰巧摔断气瓶瓶阀,他会像火箭一样飞出去。discovery频道曾播过类似录像。
发表于 2011-10-21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1:不论是国内的分开5米,还是国外的中间加隔板,都是因为氧是助燃气体、乙炔是易燃气体,如泄漏存在火灾或爆炸危险。
问题2:单向阀是阻止气体逆流的。也就是说Torch上的是单向阀,防止乙炔和氧气在管道内混合,而乙炔和氧气瓶上的阻火器是熄火用的,也就是说即使软管发生燃烧,也不会使明火进入钢瓶,一个是阻止气体流动,一个阻止的是火灾蔓延;即使焊接时焊炬上有单向阀,焊炬也可能引燃软管,这时只能靠阻火器防止爆炸。
问题3:这个通常是国内copy国际标准,而国际标准具体为什么是这个数值,有些是通过实验证实的,有些放大以后的设备:假如说不是乙炔和氧气钢瓶,而是乙炔和氧气储罐,是要通过工艺全模拟计算的。例如陶氏化学的火灾爆炸系数,GB 18218-2009等;
发表于 2011-10-22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Responsiblecare


    强人,膜拜
发表于 2011-10-22 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4. 使用时先开乙炔,再开氧气,为什么? 反之后果如何? 同理为什么先关乙炔,再关氧气?为什么?
答:因为氧气是助燃气体而非可燃气体,所以你先开氧气的话,估计你点不着火;先关乙炔是为了防止回火;这些百度上应该可以查到
发表于 2011-10-22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
发表于 2012-3-10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Responsiblecare


    我正好也有这样的困惑,现在一般气割都会装阻火器,但止回阀不会装,国外的资料都提到止回阀。第一个问题阻火器难道不会阻止回流仅仅是用作熄火?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一根管子上要装两个止回阀
发表于 2012-3-10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Responsiblecare


    如果装了止回阀,那么torch就不必再装阻火器了吧,气体都无法回流了
发表于 2012-3-11 0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这值得讨论
发表于 2012-3-12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2:单向阀是阻止气体逆流的。也就是说Torch上的是单向阀,防止乙炔和氧气在管道内混合,而乙炔和氧气瓶上的阻火器是熄火用的,也就是说即使软管发生燃烧,也不会使明火进入钢瓶,一个是阻止气体流动,一个阻止的是火灾蔓延;即使焊接时焊炬上有单向阀,焊炬也可能引燃软管,这时只能靠阻火器防止爆炸。)
说的对,现场就发生过因为只在气瓶上装阻火器,割炬上没有阻火器,导致气管线爆炸。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2-3-16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2-4-11 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学习
发表于 2012-4-15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1. 其实氧气瓶和乙炔瓶在使用时分开最小5米以上,是符合要求的,有外方人士认为这样做对于事故后果起不到减轻或避免作用,个人认为如果将气瓶放在一起,在受到外界不可控的冲击时,比如叉车失控撞击时,分开时结果可以是减轻或避免。国外这点好像确实不同,可否有具体要求,有可以分享一下,chyjames@126.com
2. 国内的氧气乙炔切割或焊接枪有两种,一种是等压式,一种是射吸式,等压式不能用于低压乙炔,由于氧气瓶和乙炔瓶的压力相差十倍之多,所以没有推广,它的优点是不易回火。射吸式通过氧气从喷口快速射出将乙炔吸出,所以无论乙炔是中压还是低压,都可以使用,但它的缺点是容易产生回火,且回火速度很快,最快可以达到7米每秒,所以必须要安装阻火,阻火器有止回阀和火焰熄灭器组成,乙炔瓶体处必须有阻火器,而氧气瓶个人分析得出可以安装单向阀,实践中看到两个瓶体处都有单向阀,枪头后端氧气和乙炔连接处有单向阀,这就更安全了,但是氧气瓶其实不需要安装阻火器,无需火焰熄灭装置,安装单向阀即可。
3. 气瓶存放要求还是比较严格的啊,尤其是批量存放时,对通风、静电控制、隔离措施等等都有明确要求。
4. 关于先开哪个,其实使用时其实两者都可以操作,如果先开乙炔,会产生含碳烟灰,但这样会污染环境和对人体也有影响,但是这种易于控制,如应先开氧气,点火时听到啪的声音,但是开启氧气阀时不宜过大,以免回火,所以对于新手不好控制。工作结束熄灭火焰时,瓶体应先关闭乙炔再关闭氧气,原因是乙炔危险性高,焊枪处先关闭氧气再关闭乙炔,原因是先切断压力高的气体,防止回火。
5. 回火时肯定是先切断燃烧媒介氧气,因为乙炔的压力较小,只有几公斤,切断氧气,失去阻燃物,燃烧性能立即下降。
6. 目前国内最常见的氧气瓶是40L,表压15MPA的气瓶,150公斤左右。
7. 这个只有在结束工作准备充装时才会留有余压,作为安全人员很难得到见证,有经验的老师傅都有这个经验,在培训中应予以强调的。
发表于 2012-4-17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学习了
发表于 2012-7-5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学到不少知识,谢谢!
发表于 2012-12-15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想说我见过的国外所有的氧气和乙炔都没有分开,而且没有隔板。原因可能是由于安装了相应的FLASH BACK ARRESTOR,已达到保护的目的。仅供参考!
发表于 2014-3-4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很全面的分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业务合作!

QQ|安全论坛 ( 晋ICP备2023016270号-1 )

GMT+8, 2025-5-18 05:45

Powered by anquan.com.cn X3.9 Licensed

© 2003-2023 Azh Lt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