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33|回复: 2

提高大学生职业能力迫在眉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1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学扩招后大学生难以就业已经成为社会的问题,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比例达到百分之六七十,有的甚至毕业后三四年都没有正而八经的工作,有的甚至重新回到农村去种田,而高额的学费却成为他们走向社会的一个沉重的负担,这种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大面积发生,就像一个怪异的问号,和大学每年公布的就业率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反差,仿佛一个莫大的讽刺。  扩招和就业间的矛盾原来越引起人们的激烈讨论。大部分人认为扩招导致大学生的数量剧增,素质下降,找不到工作是正常现象。这看起来好象有点道理。本来在90年代中期全国还只招收100万大学生,可从98年后全国大学扩招后,特别到了最近几年,这个数字2010年已经到达约630万,短短十年的扩张是如此惊人,大学扩招的速度远远快于经济繁荣的速度,毕业的大学生有部分找不到工作也就正常了。
   拼命考大学,上完大学又后悔  父母辛辛苦苦省吃俭用,就为了孩子能够大学毕业后能够找到一个好的工作,让孩子有个好的前程,自己也能老有所养,但现在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击碎了多少家庭的梦想,特别是那些指望靠上大学改变身份农村子弟更是如此。很多学生坦言,早知如此,还不如早点出去赚钱,自己不但不赚钱,还花钱,给本来就不好的家庭平添很多负担。“早知道不读大学了,搞得家里面什么值钱都没有,早知道去打工了”,这是一位大学生的无奈之言。
   在这里,原三星广告客户经理,资深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教练、万学ACT授课名师毛永丰老师提出自己的观点,他反对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是因为大学生数量增加的原因。他认为这不是根本原因,甚至不是主要原因,大学生数量增多并不必然导致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这本身就只是一个臆断。我的观点是,在校大学生没有合理利用大学时光,运用科学而特殊的方法去培育企业所需求的职业能力才是大学生毕业就业难的关键原因。
   平民化教育和就业难的关系
   扩招是我们这个民族一次高等知识和能力的转型,这个转型将是深远的,他实质上宣告了精英式教育的破产,中国正式迎来了平民化的高等教育。
   怎么样的人才可以上大学?高考只是一个衡量手段,把白痴排除在外。再说,大学还分三六九等,各种基础有区别的学生分别进入不同的学校学习,本身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高考的目的只是要求考生达到一个基准,达到了一定水平还是要靠自己的学习发展,谁也不能保证基础好的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就一定也好。  从时代来看,现在的大学生是应该比原来的大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信息,了解到更多的新东西,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比原来的大学生素质有所提高才对。
    以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就认定现在的大学扩招是有害而无利的,其实是用结果代替了原因。对现在大学扩招津津乐道没有现实意义,反而有老大学生的幸灾乐祸心理。讨论这样的问题于事无补,反而有揭伤疤的嫌疑,令人生厌。问题的关键是,现在的大学生为什么会找不到工作?排除扩招带来的问题,原因无外乎两个,一个是经济结构原因,一个是高校严进宽出原因。所谓结构性原因是,现在的经济发展不能够提供足够多的适合大学生的岗位。根据有关统计,保持每年8%的GDP发展速度,可以每年新增加1000万岗位,但事实2009只新增了800万个就业岗位,而毕业的大学生却占据了这里面的一半多,但这些岗位并不是都为大学生所设立的,有一些职位是要优先保证下岗再就业人员的,有些岗位是政策性的提供给转业军人的。除了大学生外,还有大量的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这导致新毕业的大学生在价格竞争上不断被贬值,这在最近的三十年里,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压力将一直维续的。另外,越来越多的海往届大学生也在争夺这些有限的岗位,这在无形中也分掉了大学应届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一杯羹。
   中国转型期的经济结构决定了经济发展的速度是难以提供足够多的合适的就业机会给那些新毕业的大学生。而在那些扩招的大学生付出了高额的学费后,却要为转型时期的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缺陷买单。我们的社会不是去关心他们,却是在冷嘲热讽,这是非常不公正的。根据有关报道说,有的大学生因为几年下来无法正常的就业,有的甚至开始危害社会,做出犯罪行为。本来应该是开创自己新事业的开始,社会却没能为他们提供一个最基本的发展平台,这些毕业生仇视并危害社会也就不难理解了。把所有的过错推给那些刚刚走向社会的新毕业生,是极其错误的。  职业能力的提升不只是毕业生需要考虑的事  
  人生充满竞争,因为天赋的能力无法让人百战百胜,所以需要不断学习来获得更多更强的能力。从小学到大学所有学习都是为了积聚能力,以应对越来越激烈和重要的竞争。在人生前段的所有竞争中,最重要的一次,无疑是从学校踏向社会的求职挑战,因为对于一个人,这既是他从消耗财富向创造财富的飞跃,又是他存在价值的本质验证和通达幸福的关键阶梯。所有人运用所有能力为此奋斗,也许都会胜利,但胜利的时间和程度,却让人踏上不同境界的生命路径。
   大多数路径极难抵达理想的目标,因为大多数人无法在最重要竞争来临前生成最重要的职业能力。职业能力作为人生腾飞的核心力量,需要特殊的组成素材和高级的孕育模式,更需要这种能力拥有者的真实传递和直接教育。但在正常的高校环境、学习过程以及生活空间,职业能力所需的必要元素基本处于零碎、隐形、匮乏和不可控状态。只有凤毛麟角的幸运儿才有机会整合稀缺要素,遵循潜在原理,偶然形成出类拔萃的职业能力。
本文由daikaolm.org www.ieltsks.org整理发布,请尊重版权,如需转载请阐明
发表于 2013-2-1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学扩招的速度远远快于经济繁荣的速度
发表于 2013-2-2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培养了这么多的没有职业能力的大学生,是谁的责任?我们当时在学校里,老师就说过,咱不是培养当年就能干活的,而是要培养5年后独挡一面的高层次人才。这是不同的培训思路。在指责学生技能不高的时候,是不是也考虑下基础是不是扎实,有没有后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业务合作!

QQ|安全论坛 ( 晋ICP备2023016270号-1 )

GMT+8, 2025-5-17 12:03

Powered by anquan.com.cn X3.9 Licensed

© 2003-2023 Azh Lt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