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70
- 在线时间
- 小时
- 主题
- 好友
- 帖子
- 日志
- 精华
- 分享
- 威望
- 点
- 魅力
- 点
- 经验
- 点
|
l.安全安全与危险是相对的概念,它们是人们对生产、生活中是否可能遭受健康损害和入身伤亡的综合认识,按照系统安全上程的认识论,无论是安全还是危险都是相对的。
安全,泛指没有危险、不出事故的状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即安全生产,指的是“不发生工伤事故、职业病、设备或财产损失”。
工程上的安全性,是用概率表示的近似客观量,用以衡量安全的程度。
系统工程中的安全概念,认为世界上没有绝对安全的事物,任何事物中都包含有不安全因素,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是一种模糊数学的概念;危险性是对安全性的隶属度;当危险性低干某种程度时,人们就认为是安全的。安全性与危险性互为补充,安全工作贯穿于系统整个寿命期间。
2.安全生产(辞海》中将“安全生产”解释为:为预防生产过程中发生人身、设备事故,形成良好劳动环境和工作秩序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将“安全生产”解释为:旨在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安全一项方针,也是企业管理必须遵循的一项原则,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劳动者的工伤和职业病,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概括地说,安全生产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的,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行为总称。
3.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生产管理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全科学的一个分支。安全生产管理就是针对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安全生产的目标是,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损失。安全生产管理包括安全生产法制管理、行政管理、监督检查、工艺技术管理、设备设施管理、作业环境和条件管理等。
4.工程安全生产管理
工程安全管理是指对工程建设活动过程中所涉及的安全进行的管理,包括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活动中的安全问题所进行的行业管理和从事建设活动的主体对自己建设活动的安全生产所进行的企业管理。
5.事故
《现代汉语词典。将“事故”解释为:多指生产、乇作上发生的意外损失或灾祸。企业生产中,发生有毒有害气体泄漏,引起作业人员急性中毒,发生了安全生产事故。在生产过程中,事故是指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从这个解释可以看出,事故是意外事件,是人们不希望发生的;同时该事件产生了违背人们意愿的后果。如果事件的后果是人员死亡、受伤或身体的损害就称为人员伤亡事故,如果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就是非人员伤亡事故。
(l)事故分类。事故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最常用的包括以下几种:
1)按工伤事故产生的原因分类。按照《企业职乇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将企业工伤事故分为20类,分别为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症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瓦斯爆炸、火药爆炸、锅炉、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及其他伤害等。
在建筑工程中,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发生频率较高,被称为建筑施工中“五大伤害”。
2)按照人员伤亡事故严重程度分类:
①轻伤事故,指只有轻伤的事故。轻伤,指造成职工肢体伤残,或某些器官功能性器质性轻度损伤,表现为劳动能力轻度或暂时丧失的伤害。损失工作日低于105日。
②重伤事故,指有重伤但无死亡的事故。重伤,指造成职工肢体残缺或视觉、听觉等器到严重损伤,一般能引起人体长期存在功能障碍,或劳动能力有重大损失的伤害。损失工作日等于和超过105日。
③死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 ~2人的事故。
④重大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3~9人的事故。
⑤特大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事故(包括10人)。
3)按损失程度分类。国家对建筑工程质量事故通常采用按造成损失严重程度进行分类,虽然名称为“质量事故”,但也包含了安全事故内容,其基本分类如下:
①一般质量事故。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一般质量事故:
a.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元(含5000元)以上,不满50000元的;
b.影响使用功能和工程结构安全,造成水久质量缺陷的。
②严重质量事故。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严重事故;
a.直接经济损失在5万元(含5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
b.严重影响使用的工程或工程质量安全存在重大质量隐患的;
c.事故性质恶劣或造成2人以下重伤的。
③重大质量事故:凡具备下类条件之一者为重大事故,属建设工程重大事故范畴。
a.工程倒塌或报废;
b.由于质量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重伤3人以上;
c.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
按国家规定又把建设工程重大事故分为四个等级:
a.凡造成死亡3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以上为一级;
b.凡造成死亡10人以上29人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不满300万元为二级;
c.凡造成死亡3人以上g人以下或重伤2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不满100万万元为三级;
d.凡造成死亡2人以上或重伤3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不满30万元为四级。
④特别重大事故:凡具备国务院发布的《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所列发生一次死亡30人及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达500万元及其以上,或其他性质特别严重。符合上述影响三个之一均属特别重大事故。
⑤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元以下的列为质量问题。
6.生产安全事故等级规定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又把事故分为以下等级:
(1)特别重大安全事故。是指造成30入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土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7.按照造成事故的责任分类按照事故的责任不同,又把事故分为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故。
(1)责任事故。指由于人们违背自然规律,违反法令、法规、条例、规程等不良行为造成的事故。
(2)非责任事故。指不可抗拒自然因素或目前科学无法预测的原因造成的事故。
8.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在生产过程中,根据事故发生与预防规律的认识,为了预防事故的发生,可制定生产过程中物的状态,人的行为和环境条件的标准、规章、规定,规程等,如果生产过程中物的状态、人的行为和环境条件不能满足这些标准、规章、规定、规程等,就可能发生事故。
事故隐患分类很复杂,它与事故分类有密切关系,但又不同于事故分类。本着尽量避免交叉的原则,综合事故性质分类和行业分类,考虑事故起因,可将事故隐患归纳为21类,即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水害、坍塌、滑坡、泄漏、腐蚀、触电、坠落、机械伤害,煤与瓦斯突出,公路设施伤害、公路车辆伤害、铁路设施伤害、铁路车辆伤害、水上运输伤害、港口码头伤害、窆中运输伤害、航空港伤害和其他类隐患等。
9.危险根据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从危险的概念可以看出,危险是人们对事物的具体认识,必须指明具体对象,如危险环境、危险条件、危险状态,危险物质,危险场所、危险人员、危险因素等。
10.危险源从安全生产角度解释,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讲,危险源可以是一次事故、一种环境、一种状态的载体,也可以是可能产生不期望后果的人或物。
11.重大危险源为了对危险源进行分级管理,防止重大事故发生,提出了重大危险源的概念。广义说,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危险源就是重大危险源。
国家标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和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对重大危险源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