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家危化品企业做了几年安全工作,下面是个人一点不成熟的总结: 1、一年内发生事故次数多少,是直接影响着EHS的成绩的。刚开始的时候,总觉得这句话“所有事故是可以避免的”没错,也朝着“零事故”的目标努力。不过,几年(大概3-5)下来,一直没有实现“零事故”,因此自己年初制定目标时,自然的把“零事故”的目标降下来了,“轻伤不超过1起”、 “轻伤不超过2起”、………
事实上,把目标降下来,到头来还是不能实现。不禁又要困惑、反思,“你设定的最低要求是员工能达到的最高目标”,也可以理解为,“不要把自己的目标一降再降,这样只会让工作缺乏挑战、只会让上司觉得你养尊处优”。 2、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这是一项长期、艰苦、需要广泛支持的工作。安全教育的形式很多,公司做得最多的就是每周一全员晨会,由部门主管轮流进行发言,安全是主要议题。开始主管讲的内容无非是穿防护用品、操作规程、典型的事故,泛泛而谈。员工主动接受很少,效果也不好,还有的员工就从主管发言开始,一直在和其他人窃窃私语,根本没有听。不能接受这种状况,和主管们讨论,我们的话题不能引起听者的兴趣,改变吧!于是一些新闻时事,像“客车驾驶员吴斌事迹”\老板去印度回来说“马路上,老牛满地跑,车必须让”、“老美穿了防护服来爆米花”,“HF泄漏从槽罐里喷出来,操作人员那一瞬间的定格”等等。员工也渐渐地对主管的发言开始关注。季度性的安全会议,员工的发言内容也越来越有内容,能体验到那是他们的亲身感受,而不是网上借来的,如同嚼蜡的文字。 3、对待事故的态度,写报告、开会、制定对策、公布;完了吗?没有,我觉得每一个事故当事人,EHS或主管要去交流,沟通、从中一定会发现规定程序中没有发现的问题,或者能起到比较好的教育效果。事故的措施,很多时候部门主管是写写的,EHS才能推动他真真去实施,“我们EHS不去推动,那措施就是纸上谈兵”。还有就是防护用品的穿戴,主管、EHS要以身作则,不要站在旁边做看客,或只是说“请戴防护眼镜”,要自己戴、坚持戴,防化服自己先穿,才能要求人家穿。“平等、交流、共享”是EHS工作的原则,能听到、收到员工的建议应该是一件幸事,因为每个人都会犯错,人无完人。他的建议或许不是最好的,但是他是真诚的,所以请放平心态,考虑吧! 忘年会上,老板、副总都提到了2012年事故多,安全压力大,虽然庆幸没有造成严重的伤害,但是足以说明安全工作,大家是任重而道远! 马上就要春节长假了,祝愿大家健康平安,在2013年工作顺利,家庭幸福! 2013年,大家都能以“零事故”安全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