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633|回复: 19

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应急预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26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场处置方案编制最重要的原则是全员参与、符合实际、简单易懂、科学合理,在参照学习时切忌脱离实际,照抄照搬。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3-3-27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感谢
发表于 2013-4-2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
发表于 2013-7-12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下来看看
发表于 2013-7-17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  借鉴借鉴
发表于 2014-5-23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提供资料
发表于 2015-6-30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学习一下
发表于 2015-7-14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15-9-7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谢谢先~~~~~~~~~
发表于 2015-9-9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了啊,分享是美德
发表于 2015-9-13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分享,支持!
发表于 2015-11-16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动   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东西
发表于 2017-10-13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运输安全】
       (1)运输车辆应有危险货物运输标志、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未经公安机关批准,运输车辆不得进入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限制通行的区域。不得在人口稠密区和有明火等场所停靠。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暴晒。
       (2)运输液氯钢瓶的车辆不准从隧道过江。
       (3)汽车运输充装量50kg及以上钢瓶时,应卧放,瓶阀端应朝向车辆行驶的右方,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垛高不得超过2层且不得超过车厢高度。不准同车混装有抵触性质的物品和让无关人员搭车。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醇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车上应有应急堵漏工具和个体防护用品,押运人员应会使用。
       (4)搬运人员必须注意防护,按规定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搬运时,管理人员必须到现场监卸监装;夜晚或光线不足时、雨天不宜搬运。若遇特殊情况必须搬运时,必须得到部门负责人的同意,还应有遮雨等相关措施;严禁在搬运时吸烟。
       (5)采用液氯气化法向储罐压送液氯时,要严格控制气化器的压力和温度,釜式气化器加热夹套不得包底,应用温水加热,严禁用蒸汽加热,出口水温不应超过45℃,气化压力不得超过1MPa。
       应急处置原则
       【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氧,给予2%至4%的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分开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就医。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灭火方法】
       本品不燃,但周围起火时应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消防人员必须佩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由于火场中可能发生容器爆破的情况,消防人员须在防爆掩蔽处操作。有氯气泄漏时,使用细水雾驱赶泄漏的气体,使其远离未受波及的区域。
       灭火剂:根据周围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可用干粉、二氧化碳、水(雾状水)或泡沫。
       【泄漏应急处置】
       根据气体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穿内置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的全封闭防化服,戴橡胶手套。如果是液体泄漏,还应注意防冻伤。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如木材、纸、油等)接触。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喷雾状水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流向,避免水流接触泄漏物。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若可能翻转容器,使之逸出气体而非液体。防止气体通过下水道、通风系统和限制性空间扩散。构筑围堤堵截液体泄漏物。喷稀碱液中和、稀释。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泄漏场所保持通风。
       不同泄漏情况下的具体措施:
       瓶阀密封填料处泄漏时,应查压紧螺帽是否松动或拧紧压紧螺帽;瓶阀出口泄漏时,应查瓶阀是否关紧或关紧瓶阀,或用铜六角螺帽封闭瓶阀口。
       瓶体泄漏点为孔洞时,可使用堵漏器材(如竹签、木塞、止漏器等)处理,并注意对堵漏器材紧固,防止脱落。上述处理均无效时,应迅速将泄漏气瓶浸没于备有足够体积的烧碱或石灰水溶液吸收池进行无害化处理,并控制吸收液温度不高于45℃、pH不小于7,防止吸收液失效分解。
       隔离与疏散距离:小量泄漏,初始隔离60m,下风向疏散白天400m、夜晚1600m;大量泄漏,初始隔离600m,下风向疏散白天3500m、夜晚8000m。
发表于 2017-10-13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 看  借鉴借鉴
发表于 2019-9-27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在研究货运企业相关安全管理,感谢楼主,雪中送炭,谢谢
发表于 2019-10-31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
发表于 2020-1-11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得现处置方案,就是标题、题目不明晰,到底是综合、专项、或现场,前后名称不一
发表于 2020-2-10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LZ!学习!
发表于 2021-6-1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借鉴借鉴学习一一下
发表于 2021-6-8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提供资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业务合作!

QQ|安全论坛 ( 晋ICP备2023016270号-1 )

GMT+8, 2025-5-17 18:28

Powered by anquan.com.cn X3.9 Licensed

© 2003-2023 Azh Lt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