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
“当年,克劳士比先生应一位著名企业家的邀请,为他的企业做咨询。这位企业家对克劳士比先生报怨说,自己忙得没有时间去赚钱。问其原因,得到的答案是他的工厂总是不能按期完成生产计划,总是延期发货,客户们为此怨声载道。为了赶工期,他不得不新招聘来400名工人加班加点地赶工,但是生产进度永远赶不上增加的订单。
于是,克劳士比先生去他的工厂进行了一次考察:那是一家非常现代化的大工厂,厂房明净,规划整齐、生产设备也是最先进的;有七条装配线可以把不同的部件组装在一起;在每条装配线的尽头都设置了检查站,一旦哪个环节出现问题,质检人员就会记录在一张单子上;而几乎每台机器都会在某个环节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出现问题的产品被送到返工站,那里搭建了几个工作间,由最有经验的工人负责返工的工作;返工之后,产品就可以出厂,发给客户了。
整个过程中,克劳士比先生一言未发。午餐的时候,企业家终于忍不住问克劳士比先生:‘有什么办法可以把返工的次数减下来?’他还列举了一些不能不返工的条件:
1.机器在生产过程中是不可能不出现错误和问题的。 2.所有的工人都很敬业,他们为了返工可以工作到夜里12点,这已经是工作的极限了。 3.技术上的改进在未来两年内是实现不了的。
克劳士比先生笑道:‘实际上,我给出的方法非常简单——取消返工区。你不妨试一下。’
‘取消返工区?哦,不,先生,您是在开玩笑吧?这样的话,返工的产品在哪里重新修复加工?要知道返工的产品占了全部产品的30%!’
克劳士比先生告诉他,实际上只需要做一件事,就可以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而且以后永远不会出现返工。
‘这是不可能的!’企业家叫道。
克劳士比先生没有说话,只是拿出纸笔,写下了这样的建议:
☆关闭返工站,让在那里工作的人都回到各自的生产线当中去,做指导员和培训员。
☆在生产线尽头摆上三张桌子,让质量工程师、设计工程师和专业工程师各管一张。
☆将出现的缺陷按“供应商的问题”、“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设计的问题”进行分类,并且坚持永远、彻底地解决和消除这些问题。
☆将机器送回生产线修理。
☆建立“零缺陷”的工作执行标准。
虽然心存疑惑,但是这位企业家还是照着克劳士比先生的建议进行了改进。结果,他们发现了许多管理问题。比如,订购零件时,只看价格高低;没有对生产线的工人进行很好地培训;有的人接受了这样一种观念,就是一切都需要返工……
几星期之后,他们的生产进度发生了质的飞跃,无论订单如何增加,他们总是能够按时甚至提前完成。不仅如此,他们还在制造车间立了一个标志板,上面写着生产无故障、无缺陷产品的天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数字越来越大,甚至连他们自己都不相信。而且他们还学会了检查新产品的好方法:工人一边装配,一边将出现的问题提出来并解决掉。不仅如此,工人们也不必每天加班到12点,而是按时上下班,有很多时间去享受工作以外的生活。
最让他们兴奋和自豪的是,由于他们生产速度快,提供的产品质量稳定、性能可靠,很快便占据了本行业最大的市场份额。日本人原本已进入了这一市场,但由于看到了该公司的领先水平,最终选择了退出。这家企业也成为了所属行业中第一家打败日本企业的美国企业。
在克劳士比先生告诉他们取消返工区时,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在他们看来‘第一次就做对’只是一个理想的状况,它不会在现实中发生。谁都不可能在第一次就制造出无缺陷的产品,尤其对于他们的企业来说,这简直就是个神话!
而实际情况是,‘第一次就做对’是如此地简单、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