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9
- 在线时间
- 小时
- 主题
- 好友
- 帖子
- 日志
- 精华
- 分享
- 威望
- 点
- 魅力
- 点
- 经验
- 点
|
安全为了谁?
记得买车前全家座谈,父母对车不是很在行,但提出的唯一要求是车子 “安全性要好”。买车后一日同朋友闲聊,朋友调侃道“你这车不安全,你看我德国车,铁皮多厚!”我反驳他,在中国,什么车都不安全!你见过多少人开车不系安全带,多少人酒后仍坚持要开车,多少人超速驾驶,多少人视交通警示标志为无物……每年我国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超过十万人!难道都是因为汽车车皮薄,安全性能不高吗?
这不禁让我想起最近网络很红的一个词语,“中国式过马路”。其实不仅仅是行人有中国式过马路,在没有监控摄像头的路口,总是有车辆闯红灯,总是有车辆违章调头,总是有乱停乱放。在我国,不仅在公路,在生产车间,同样存在“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
在车间,总是有这样的情况:设备运行前的检查记录随手填写,班前会走形式每天千篇一律,操作设备违反规程按自己想法走“捷径”,只为少走几步路而使用本应该报废的钢丝绳,因天气热而不戴安全帽,护目镜等等等等。
数据显示,习惯性违章和对安全工作存在侥幸心理,是如今安全生产事故的罪魁祸首!每一起违章,80%以上的当事者都清楚自己违章了,违反了安全操作规程,但往往就是图方便,自以为安全规程多此一举,一次违章、两次违章,N次违章都没有造成安全事故,没有被安全员发现的情况下,殊不知习惯性违章已埋下事故祸根。
如何避免员工的习惯性违章,这是大多数企业大多数安全工作者头痛的课题。杜绝习惯性违章,实际就是要要求员工遵守安全规章制度、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然而实际生产中,由于对安全的忽视,对生产利益的更大化追求,造成员工甚至是企业管理者对安全制度的和规程的抵触和反感,往往认为制度和规程是限制员工的枷锁,是阻碍企业快速生产获利的障碍。
看过祁有红的《生命第一》知道,安全意愿决定安全意识,安全意识决定操作习惯,良好的、遵守制度规程的操作习惯自然就杜绝了习惯性违章。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十分困难,在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不外乎两种状态:一种是管理,一种是被管理。很少有游离余这两种状态的第三种情况。而一线员工,往往就是安全管理工作中的 “被管理者”。放眼世界任何一个领域,被管理者都很难认同管理者,这就好比被奴役的人你要求他认为被统治是情理之中的道理一样,这个比喻似乎有点过分,但现实往往如此。
看起来,要让安全管理工作中的被管理者认同管理者,就成了达到员工安全意愿的最佳途径。在任何一个企业,安全管理者无不坚守同一个目标“确保员工生命安全、身体健康,设备财产安全”,任何一个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无不例外是对安全工作的保驾护航。这样的理由足够将安全管理和被管理紧紧联系在一起,足够撩起员工心理的安全意愿吗?我想足够了,只要我们的员工明白和认同“安全为了谁”,这样一条浅显易懂的道理便已足够。
安全为了谁?安全为了自己,为了妻儿,为了年迈的母亲!一个人的事故对于企业来说也许就是一般或者更小,然而对于你,对于你的家人,那就是重大、特别重大事故,朋友,为了不要让母亲流泪,不要让妻儿受苦,为了你自己的安全,放开那颗违章的心吧,让我们一起享受安全带来的幸福和快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