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334
- 在线时间
- 小时
- 主题
- 好友
- 帖子
- 日志
- 精华
- 分享
- 威望
- 点
- 魅力
- 点
- 经验
- 点
|
由于急救知识在我国普及率不高,很多人在面对身边的人被烧伤、烫伤的时候显得束手无策。下面,分别从烧伤的定义、类别、急救措施、应急储备和急救的意义几方面论述。
烧烫伤处置是日常生活、生产,甚至战争过程中常见的操作。按照烧伤的起因物,包括以下类型:
——高温物质,如火焰、沸水、蒸气、灼热金属和其他高温物质;
——化学物质,如强酸、强碱等;
——电流及放射线,如高压电、x射线、γ射线等。
烧伤所引起的组织损伤,主要指皮肤和/或粘膜,严重者也可伤及皮下和/或粘膜下组织,如肌肉、骨、关节甚至内脏。
烧伤者血液中的乳酸量增加,动静脉血的PH值降低,随着组织毛细血管功能障碍的加重,缺氧血症也增重;烧伤达全身表面积三分之一以上时,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1 烧伤处置
任何烧伤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是脱离火源。可以采用去除衣物、浇水、就地翻滚等措施,但禁止:
——禁止奔跑、呼叫或用双手扑打火焰,以免引起头面部、呼吸道和双手烧伤;
——禁止用灭火器直接向人身体喷射,以免灭火器的药剂引起创口感染。
2 烧伤程度判断
为了使烧伤人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通常需要对烧伤程度进行初步判断。美国烧伤协会发展了一套烧伤系统,将烧伤按程度分为重度、中度和轻度,这是根据一系列的实际情况确定的,如烧伤面积、烧伤程度、是否伤及要害部位、病人年龄和连带伤害等。
2.1 烧伤面积
按照烧伤的面积占本人体表面积的百分数来计算,烧伤的面积越大,烧伤越严重。通常使用的方法是九分法,以烧伤者手掌的面积相当于身体面积的1%为单位,测量身体烧伤面积。所有超过1%的烧伤都应该送医。
2.2 烧伤程度
烧伤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受伤组织的范围和深度,烧伤深度可分为Ⅰ度、Ⅱ度和Ⅲ度。
I度烧伤最轻。烧伤皮肤发红、疼痛、明显触痛、有渗出或水肿;轻压受伤部位时局部变白,不起水泡。
II度烧伤损伤较深。皮肤水疱,水疱底部呈红色或白色,充满了清澈、黏稠的液体。触痛敏感,压迫时变白。
III度烧伤损伤最深。烧伤表面可以发白、变软或者呈黑色、炭化皮革状。由于被烧皮肤变得苍白,在白皮肤人中常被误认为正常皮肤,但压迫时不再变色。破坏的红细胞可使烧伤局部皮肤呈鲜红色,偶尔有水疱,烧伤区的毛发很容易拔出,感觉减退。Ⅲ度烧伤区域一般没有痛觉。因为皮肤的神经末梢被破坏。
2.3 是否存在其他伤害
出现重度烧伤后,应对烧伤者进行进一步判断,如休克、窒息、中毒、骨折、大量出血等现象。
3 轻度烧伤的应急处置
——冲。伤处冲水;
——脱。除去衣物和饰品;但出现粘黏现象时,不可强脱,应使用剪刀;
——泡。将伤处泡入水中,或使用冰湿的物品敷于伤处,时间长短以脱离冷源疼痛症状显著减轻为准。但出现颤抖时,应立即停止;
冷疗措施如果得当,可显著减轻局部渗出,挽救未完全毁损的组织细胞;若在到达医院之后才采取这一措施,多数情况下已经丧失了冷疗的最佳时机。
——盖。用干净纱布盖住烧伤部位;如果皮肤起水泡,不要任意刺破;
——送。及时送医院,避免用有色药物,如碘酊、龙胆紫等,也不用土办法,如酱油、牙膏、蜜糖等涂抹伤口,以免增加伤口处理难度。
4 重度烧伤的应急处置
——按照受伤的部位,妥善安置,避免伤处接触地面;
——去除束缚,尽量暴露伤口,但不能强除衣物;
——对其他伤害给予必要的急救措施,如窒息、休克、骨折、大出血等。
——忌冲洗;
——忌刺破水泡;
——不宜饮水。
烧烫伤后能够采取正确的急救步骤,就可以有效避免使伤势进一步恶化。本文仅介绍了高温物质烧伤的一些知识。每个企业都应该根据本企业可能存在的对人员造成烧伤的物质,确定具体的处置措施。
培育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安全管理,不仅在生产过程中,也融入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你在生活中遇到烧伤事故时,会正确处理吗?
更多安全管理的文章,请登陆《安全管理 关爱生命的网易博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