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42|回复: 24

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发布 个人缴纳工资4%。作为企业职工,你有何感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7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发布 个人缴纳工资4%赵鹏2015-04-07 03:04



作为我国终结养老金双轨制政策的重要一环,《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昨天正式发布。办法明确提出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资金可转移,而单位缴费存在记账方式和实账积累两种情况。该办法自2014年10月1日起实施。专家认为,公务员工资预计不会明显降低,但公务员跳槽等人才流动将会日趋普遍。

办法出台

单位缴8%个人缴4%

办法规定,职业年金所需费用由单位和工作人员个人共同承担。单位缴纳职业年金费用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4%,由单位代扣。单位和个人缴费基数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一致。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国家适时调整单位和个人职业年金缴费的比例。

办法规定,职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收益,按规定计入职业年金个人账户。同时规定,职业年金基金必须与投资管理人和托管人的自有资产或其他资产分开管理,保证职业年金财产独立性,不得挪作其他用途。

退休后可按月领取

办法还指出,当工作人员变动工作单位时,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资金可以随同转移。工作人员升学、参军、失业期间或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职业年金或企业年金制度的,其职业年金个人账户由原管理机构继续管理运营。新就业单位已建立职业年金或企业年金制度的,原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资金随同转移。

关于领取,办法规定了三种条件:一是退休后,由本人选择按月领取职业年金待遇的方式。可一次性用于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依据保险契约领取待遇并享受相应的继承权;可选择按照本人退休时对应的计发月数计发职业年金月待遇标准,发完为止,同时职业年金个人账户余额享有继承权。本人选择任一领取方式后不再更改。二是出国(境)定居人员可根据本人要求一次性支付给本人。三是工作人员在职期间死亡的,其职业年金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

焦点关注

公务员何时缴纳?

今年起与养老保险同步缴纳

“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今年就会缴纳,与机关事业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是同步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机关事业单位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应当为其工作人员建立职业年金”。

“职业年金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补充养老保险。”金维刚说,养老“并轨”后,机关事业单位及其人员都要参加养老保险,缴费标准和待遇发放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是一致的,这部分养老金的替代率(占在职工资的比重)不会超过60%,而改革前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替代率在70%至90%。

为了保障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待遇不降低,职业年金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投资运营等,预计能将替代率提高20个百分点以上。

缴费基数怎么算?

奖励性补贴不纳入缴费基数

“我最关心的就是缴费基数是多少!”国家某部委公务员王钦任职正科3年,月收入5400元左右,其中工资只有1900元左右,其他都是津补贴。“要是按照1900元的工资缴费,那就亏大了。”他说。

人社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对于公务员和参公人员,缴费基数是上一年的基本工资、国家统一的津补贴和已经规范后的津补贴;对于事业单位人员,缴费基数是基本工资、国家统一的津补贴以及绩效工资。

“改革性的补贴、奖励性的补贴暂时不纳入缴费基数。”这位负责人说。

专家释疑

1、是否会导致公务员工资降低?

随着养老“并轨”再进一步,公务员将参加养老保险以及职业年金,根据规定,这两者的缴纳比例占到了工资的12%,这会不会使得公务员到手的工资有所降低?

对此,人社部专家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保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表示,此前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出台后,已确定公务员要参加养老保险,人社部也宣布,按全国平均水平计算,公务员月人均将实际涨薪300元左右。预计随着职业年金制度的实施,有关部门可能还会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弥补公务员因缴费而产生的新支出。换言之,预计公务员的工资将在自行缴费之后,还能基本维持之前的待遇水平,不会出现明显降低。

2、为何不允许一次性全部领取?

办法规定,工作人员在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条件并依法办理退休手续后,由本人选择按月领取职业年金待遇的方式,不能够一次性全部领取个人账户的资金。对此,杨燕绥解释,按月领取主要是考虑到职业年金作为一种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设定。只有按月领取,才能体现出养老保险为解决劳动者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在退出劳动岗位后为其基本生活提供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的目的。反之,如果允许一次性领取职业年金个人账户的全部资金,这将使职业年金成为一种零存整取的储蓄,使其丧失了社会保险的功能。

3、为何只能转移个人账户资金?

办法提出,工作人员变动工作单位时,只有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资金可以随同转移。对此,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丁元竹教授解释,当前在一些未实现养老金省级统筹的地区,个人在省内的地市间转移养老保险,也是只转移个人缴费部分,而不转移单位统筹部分。这主要是因为地方财政在单位统筹部分的补贴额度并不一致。职业年金与此类似,受筹资来源的限制,各地间的财政补贴额度预计也会存在差异,因此有关部门才明确了职业年金只有个人账户资金才可以随同转移。不过,如果今后我国社保制度完全实现统一,职业年金单位缴费部分也可能转移。

4、是否会拉大与企业职工差距?

丁元竹表示,当前我国确实存在着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替代率远高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养老金替代率的问题。不过,也不能一概而论职业年金制度建立后,就会拉大其与职工养老待遇的差距。例如一些效益好的外企和国企,其部分职工月薪可能达到数万元,不仅在职时工资远高于公务员,由于养老保险缴费水平高,退休待遇也要高于公务员。因此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与职工养老待遇的差距,与企业职工收入水平以及是否建立了企业年金均有重大关联。

5、是否会引发更多公务员跳槽?

丁元竹表示,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需要自行缴费参加社保以及职业年金,这从制度方面已经拉近了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的距离,为人才流动提供了更好的基础条件。

此外,目前我国社保制度还存在碎片化的问题。如在职工养老保险体系内,各地统筹层级尚不一样。而职工养老保险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也存在不共用基金统筹的问题。但预计5到10年之间,我国社保制度将逐步趋向统一,统筹层次会基本趋同,因此各种人才间的流动也会更加普遍。

京华时报记者赵鹏综合新华社电

事实+

外国职业年金如何运作

作为一种“补充养老保险”,职业年金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养老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公开资料,记者梳理了部分发达国家的职业年金运作方式。

德国早在1889年就以立法形式确立了国家老年年金制度,德国目前的养老保险制度包括法定养老保险、企业养老保险和私人养老保险三部分,其中的企业养老保险部分等同于职业年金。企业养老保险采取“直接支付原则”,即职工在工作期间积攒了多少企业养老保险,退休后他就能得到相应数额的养老金。目前,德国法定养老保险、企业养老保险和私人养老保险所支付养老金的比例大约分别为70%、20%和10%。

美国的养老责任由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共同承担。在基本社会保障制度之外,美国政府和一些公司还建有各自的退休金制度,即为美国版本的“职业年金”。以美国政府制定的“联邦雇员退休制度”为例,政府工作人员除参加社会保障制度、缴纳社保税之外,还必须每月上缴工资收入的1.3%,政府工作人员退休后可根据其退休时的薪水、工龄长短等领取相应的退休金。

英国的养老制度由国家养老金计划、职业养老金计划和个人养老金计划等三个支柱构成,其中职业养老金参与者占英国全部人口的45%左右,是大部分退休人员的主要收入来源。所有年收入7475英镑以上、年龄在22岁到法定退休年龄之间、没有参加任何职业养老计划的都将“自动加入”职业养老金计划。雇主缴纳雇员工资的3%,雇员本人缴纳4%,政府以税收让利的形式计入1%,合计8%的缴费注入雇员的个人账户。职业养老金计划积累的资金主要投资于以股票为主的资本市场。

瑞典的养老金制度分为国民退休养老金、职业养老金和自愿养老金三个部分,职业养老金是通过雇主为雇员提供的养老保险,是雇员工资的组成部分,其费率取决于居民就职行业和参保人员年龄,平均费率为工资总额的3%-5%,目前,瑞典国民中90%以上的在职居民参加了职业养老金计划,它的投资运营主要由各私营基金公司负责。



发表于 2015-4-13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交4%就会引起跳槽热?怎么可能?近几年少发了多少福利也没见几个跳槽的!纯粹是为加薪找借口。何况单位所交的部分反而增加了纳税人的负担
 楼主| 发表于 2015-4-7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丁元竹表示,当前我国确实存在着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替代率远高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养老金替代率的问题。不过,也不能一概而论职业年金制度建立后,就会拉大其与职工养老待遇的差距。例如一些效益好的外企和国企,其部分职工月薪可能达到数万元,不仅在职时工资远高于公务员,由于养老保险缴费水平高,退休待遇也要高于公务员。因此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与职工养老待遇的差距,与企业职工收入水平以及是否建立了企业年金均有重大关联。
 楼主| 发表于 2015-4-7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绝大多数普通职工的收入是非常低的!!!
发表于 2015-4-9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还不知足,还有更差的劳苦大众怎么活?
发表于 2015-4-10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scpzhyxc197109 发表于 2015-4-9 19:27
还不知足,还有更差的劳苦大众怎么活?

这点不尽赞同,每个群体都不应该和最差的比,而且现在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也基本都是受过高等教育也通过严格考试的(老的不算),换位思考下,拿安全管理人员的待遇和生产一线的员工比,相信广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也不会太认同吧
现阶段应该做好的是如何做好社会分配的问题,不让贫富差距拉的太大,所以每个行业都应该和社会平均线比,当然也不是绝对平均,合理拉开差距也是鼓励人民积极奋进的一个方面
发表于 2015-4-10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心寒啊!看到工作了30年有余的职工,退休后才拿1900元!!!明天我们退休又能拿几个钱???
发表于 2015-4-13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普通职工要享有年金,到底有多难?



近日,《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正式发布,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将缴纳职业年金,引发公众对职业年金以并轨之名建新双轨的担忧。有回应称,机关事业单位有职业年金,企业也有企业年金。但中国普通的企业职工,真的有机会享有企业年金吗?



从施行时间看,中国企业年金还“领先”职业年金

在中国的养老金政策构架中,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个人储蓄本是“三大支柱”

职业年金最早试水是2012年,企业年金发展的起点是上世纪90年代初

自4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以来,职业年金开始从一个陌生词汇变为大家耳熟能详。但企业年金是什么?许多人却从未听说。

简单来说,企业年金就是由企业自愿发起建立,企业和员工共同缴费形成资金池,再委托专业金融机构进行市场化的投资运营。和职业年金一样,均是为了使员工退休后获得补充养老金,来提高退休待遇。只是“职业年金”专用于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年金”用于企业。

事实上,从施行时间看,企业年金还“领先”职业年金。职业年金最早于中国试水是2012年。当年,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五省市对事业单位人员的职业年金进行了试点;中国企业年金发展的起点是上世纪90年代初。1991年在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中首次明确提出“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概念,即后来的企业年金。2004年《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出台,当年企业年金基金累计结存493亿元。根据《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职业年金的投资运营模式还是参照的企业年金。

但对于绝大多数企业职工,企业年金仍可望而不可即

养老保险改革提出后,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分道扬镳

不足0.5%的企业建立企业年金,绝大多数企业不缴或少缴企业年金

《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规定,职业年金强制建立。所有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都能享受到职业年金带来的“红利”。

实施了二十余年的企业年金离全覆盖却很遥远。根据《2013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共有66120户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参加职工人数为2056万人。而2013年中国企业户数约为1470万户,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32212万人,所以为职工设立年金的企业比例不足0.5%,拥有企业年金的职工不到参保总数的7%。

而在世界上167个实行养老保险制度的国家中,有1/3以上国家的企业年金制度覆盖了约1/3的劳动人口,丹麦、法国、瑞士的年金覆盖率几乎达到100%,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在50%左右。

更为忧心的是,当前建立企业年金成了央企、国企的特有“奢侈品”

企业年金覆盖率之低已经让人感到忧虑与不安。这些参加企业年金制度、为员工提高退休生活质量的极少派,又是哪些企业呢?

根据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的研究,所有参加企业年金的企业中,绝大部分是中央和地方有实力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要分布在交通、通讯、能源、金融等垄断行业,中小企业基本上被排斥在外。“目前中小企业建立的企业年金基金,占全国企业年金基金总规模的4%,缴费人数占比仅为10%。”

当然,郑秉文的研究是基于2010年的调研,各指数的具体数值已然发生变化。但中国企业年金“富人俱乐部”的特色依旧明显。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2014年度全国企业年金基金业务数据摘要显示,央企、国企仍然是企业年金的主力军,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垄断性国有企业凭借垄断地位,其企业员工的收入本身就高于普通企业,加上企业年金后,可预期的退休收入与普通企业员工的退休收入差距将会更大。全国人大常委、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郑功成曾表达他的忧虑:“企业本身的高工资再加上企业年金,对其他类型的企业来说,实际上扩大了劳动者的待遇不公、拉大了社会分配差距。”

让更多人享受“红利”,企业年金计划必须突破“瓶颈”

2014年1月1日起,中国开始实施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递延纳税优惠政策,减轻参加企业年金计划职工的税收负担。但是,要想真正推动中国企业年金长足发展,还需要解决两个问题。

企业不实行年金制度,首要原因是其自身不具备条件

中小企业多为非国有企业,规模有限,利润率也不如垄断性国企高。而根据全国工商联合会编写的《我国民营企业发展报告》蓝皮书披露,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生命周期只有2.9年,有60%的民企在5年内破产,85%的在10年内死亡,生命周期短和经济实力都限制了中小企业向员工提供足够和长远的福利待遇。

而中国企业所负担的税费更挤占企业年金发展空间。世界银行2013-2014年《营商环境报告》中,中国的税负恶劣程度在全球197个国家和地区中排行第122,“总税率”是63.7%。而“经合组织”发达国家组的“总税率”是41.3%。换而言之,近两年内,中国政府从企业直接搜刮的款项占企业毛利的比例,至少比大多发达国家高出三成左右。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和市场竞争格局,更是不堪重负。而国际经验显示,企业缴费超过10%就要“亮黄牌”,过20%就要“亮红牌”。

因此,要让更多人享受企业年金,现实的做法是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创造条件去改善员工养老待遇。例如推动国家一揽子的税费体制改革,从而减轻企业税负,让企业有足够的利润空间去落实企业年金制度。

当然,企业不实行年金制度,也有国内的企业年金制度的问题

企业具备了参加企业年金的条件,企业年金制度也必须足够完善成熟,才能吸引企业和个人来参加(毕竟在当下中国,企业年金无法强制)。但国内的企业年金制度显然并不满足。

首先,国家缺乏统一有效的税收优惠政策。现在中国各个地方政府都为企业年金设定了一些税收优惠,但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目前的税收政策仅针对缴费环境,但投资环节和给付环节却很少有相关优惠,这就严重限制了企业年金规模的扩大;其次,企业年金信托管理模式不明。以年金理事会受托为例,目前相关管理细则还没有出台,企业年金理事会在运作层面存在许多不规范的行为,极容易违背独立信托管理的相关原则。此外,年金基金投资运作的空间窄、同质性大,无法满足不同企业客户的需求。

企业年金运作模式

在各国的企业年金中,以美国401k计划最为有名。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自建立起就逐步投身资本市场,通过科学投资,在过去近30年里实现了年均6%以上的投资回报,实现自身发展壮大,同时成为美国资本市场最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中国企业年金计划必须采取市场化多元化的投资方式,在资本市场科学合理的投资运作。当然,这也需要资本市场不断完善,机构投资者不断成熟,投资监管体制的不断健全。



结语

民众期待分配公平,更期待养老公平。与其让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造成新的不公平感,不如借此机会,促进企业年金缴纳率的提高,促进国民养老待遇的普遍提高。
发表于 2015-4-13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民众期待分配公平,更期待养老公平。与其让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造成新的不公平感,不如借此机会,促进企业年金缴纳率的提高,促进国民养老待遇的普遍提高。

发表于 2015-4-14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民众期待分配公平,更期待养老公平。与其让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造成新的不公平感,不如借此机会,促进企业年金缴纳率的提高,促进国民养老待遇的普遍提高。
发表于 2015-4-15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必须严格向机关事业单位看齐!落实企业年金!!!
发表于 2015-4-16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财富的创造者,我们非常遗憾!!!
发表于 2015-4-16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别指望退休金,抓紧攒钱吧
发表于 2015-4-20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顶层设计上就存在问题和不公!!!
发表于 2015-4-20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领导说了:必须把好事办好!
发表于 2015-4-20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丁元竹表示,当前我国确实存在着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替代率远高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养老金替代率的问题。不过,也不能一概而论职业年金制度建立后,就会拉大其与职工养老待遇的差距。例如一些效益好的外企和国企,其部分职工月薪可能达到数万元,不仅在职时工资远高于公务员,由于养老保险缴费水平高,退休待遇也要高于公务员。因此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与职工养老待遇的差距,与企业职工收入水平以及是否建立了企业年金均有重大关联

放屁。可以调查一下,做为一般的劳动者,高工资的有几个?
发表于 2015-4-20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反正与我无关了,咱退休了
发表于 2015-4-21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wxsunhao 发表于 2015-4-20 17:54
反正与我无关了,咱退休了

呵呵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晚年幸福!
发表于 2015-4-21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样是国家的公民,同样是为社会服务,企业员工要自己为自己养老,而机关事业单位的员工却可以享受由财政支持的职业年金。这种状态,令人悲哀。

公平是每一个公民对社会的基本诉求,而公平的社会首先要有公平的制度作保证。在大笔为职业年金买单的同时,也希望国家财政能够顾及一下企业年金,为企业年金作点贡献。
发表于 2015-4-30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大地大安全大 发表于 2015-4-21 09:53
同样是国家的公民,同样是为社会服务,企业员工要自己为自己养老,而机关事业单位的员工却可以享受由财政支 ...

同意支持楼上的观点!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业务合作!

QQ|安全论坛 ( 晋ICP备2023016270号-1 )

GMT+8, 2025-5-17 12:38

Powered by anquan.com.cn X3.9 Licensed

© 2003-2023 Azh Lt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