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山西省委常委、副省长付建华对汛期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突查。
一个多小时的奔波后,他来到山西宝山矿业有限公司。下车后,他直奔尾矿库。
“监测数据都有吗?”付建华问值班人员。
“有。”
“和县里连着吗?”
“连着呢。”
然而在尾矿库监控室,付建华看到的却是监测仪器处于关闭状态。
“监测设备怎么没有运行啊?”
“前几天打雷烧坏了。” 值班人员回答。
“你把值班记录拿过来,我看看是哪天坏的。”
“好像是今年7月份坏的。”
“你把监测记录拿出来!具体是哪天登记的?哪天坏的?”
值班人员沉默了。
这时公司负责人接话:“我刚问过了,是去年坏的。”
付建华生气了:“刚才说前几天坏的,现在又说去年坏的,你们到底哪一句是真的?”
付建华随后来到该公司矿山调度室。
“监控系统里有什么安全数据?”
“电脑被雷击坏了,看不到。”调度室工作人员回答。
检查值班记录时,付建华要求企业提供通风、一氧化碳、人员定位的数据。
“在电脑里面呢,但是无法打印。”
看到付建华质疑的目光,工作人员还是那句话:“电脑被雷劈了。”
“那你井下一氧化碳探头有几个?”
“嗯……3个……2个。”
付建华颇感无奈地对公司负责人说:“你们平时都看监测数据吗?没有这些数据,你们怎么指挥生产呢?”
山西宝山矿业有限公司为当地骨干非煤矿山企业,尾矿库库容量达1600多万立方米。
2007年5月18日,山西宝山矿业公司曾发生尾矿库溃坝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000多万元,当地5个村37.4公顷耕地受损,还造成峨河、滹沱河污染。
付建华说,如果照这种管理法搞下去,迟早还要出大事故。“安监部门要监督企业立即整改问题。当地要针对所查出的问题举一反三,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一次隐患大排查。”
付建华强调,要加强汛期非煤矿山、尾矿库的监测和管理,确保万无一失。
针对突查发现的问题,繁峙县安监局下达了停产整改指令,要求企业在9月13日之前整改到位,整改不合格不得恢复生产。山西省安监局派出专家组,对该矿及尾矿库进行会诊。忻州市安监局对整改情况进行全程跟踪,逐条逐项进行整改验收,并责成该公司对其所有从业人员进行为期一周的安全教育培训,建立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和岗位操作人员责任清单。
据了解,突查当天下午,山西省安监局、忻州市安监局及繁峙、代县、原平、五台4个非煤矿山重点县召开了安全生产紧急会议,研究如何贯彻落实付建华指示要求,部署非煤矿山专家会诊和安全隐患大排查等工作。
因为付建华是副省长,企业采取的是软抗,如果是县里的安监部门的小兵辣子,恐怕就是睬都不睬了。所以,检查到这样的企业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