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返回首页 安全人

骆勇001 https://bbs.anquan.com.cn/?175867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安全以“痕”论成绩,表象在基层,根源在上层!

已有 128 次阅读2024-3-11 17:10


前言
召开会议、印发文件是部署、落实和推动安全工作的惯常手段,有必要,但是开会发文过多过滥,会导致安全效率下降、形式主抬头、工作作风飘浮。面对一些复杂的工作,一些人不愿意做深细致的调查研究,不愿意耗费精力去破解难题,真正推动工作,是做一些表面文章,许多重点工作通过开会和发文件部署,通过开会听汇报,通过开会总结,表面看热热闹闹,实际上没有实突破。特别是当前的安全月,结结实实的开了许多会。
会议记录、安全日志、图片题照、签字盖章、指纹刷脸、手机定位………近几年,“痕迹管理〞在安全工作中被广泛应用。其优势在于通过保留下来的文宇、图片、视频等资料,有效还原对安全工作的落实情况,供日后查证。
但也有许多安全管理人员反映,为避允在上级检查时被问责,日常工作中,他们不得不过分在“留痕”上大做文章,导致“痕迹主义”流行,成为形式主义新变种。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工作过度留痕加重安全管理人员的负担。
图片

02
处处留下痕迹


某企业举办了一次“安全资料大比武”,活动要求各项目准备 自开工以来的所有安全资料,到集团里进行比赛。“幸好有百度帮助我。”一位参赛者透露了他的参赛秘笈。
为了不在大比武活动中落后,这名参赛者通过网络检索材料模板,再把自己的实际情况套进模板,形成各种名目的系统性材料。
他坦言:“评比结果只要不是最后一名就行,两年青春耗费在项目,如果最后因为材料被扣分,或者挨了处分,两年时间白费不说,以后想提拔都难。”
在比武现场,会议室里一排排蓝色、黄色、红色等各种颜色的文件盒整齐码放,摞满了十几张桌子。一项目的材料被要求改进,书面不能有勾划涂改,凡是有涂抹的地方,全部要用消字灵清洁,“这样就好看了”。
有一位安全管理人员说,因为要经常打印一些需要包装的资料。他们把乡镇附近的几家打印店 “扶富”了。
这名安全管理人员举了一个例子:某次,上级要求制作档案,一个劳务队伍一份档案24页,一式4份共96页,还要有照片,所有档察全部用塑料外皮包装。全项目158家劳务队伍,用了1-5万张A4纸,照片打印异常费墨,硒鼓用了13个。
一名安全管理人员反映,公司搞一次“安全文明施工检查”就需要9份档案:
一是集团关于安全文明施工大整治的红头文件;二是项目的工作方案;三是项目组织召开的会议记录:四是文明施工检查自查自纠的情况;五是问题清单及整改情况,六是处罚情况;七是活动几张照片;八是集团整体考评表;九是活动最后的总结材料;
“材料环环相扣。图文并茂、相互印证,怎么看怎么像法院的卷宗。”这位安全管理人员笑称。
张某是某公司的一名安全管理人员,看一看他的办公桌,就知道目前文山有多“高”。各种文件、检查、会议材料,已经在桌面上 “堆”不下了。
张华说,作为最基层的单位年均要收到3000 多份文件
翻开张某的工作笔记本,就能看到会海有多 “深”。本子上密密麻麻记载的都是他参加的各类大小会议。内容上,除了公司例会安排布置的工作较为具体外,他参加的其他上级召开的会议均大多只记载了领导讲话要点、会议精神要点,具体内容少。
以2022年6月的记录为例,张华有10天在开上级召开的会议,共计参加13场会议,会议内容包括安全月启动会议、安全比武会、安全文化项目、社会安全组织工作,有的会议,同样的主题同样的内容,各级层层开下来,公司领导得陪着开个三四次。”张华说,“现在安全管理工作群,成了会议通知群,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不断推送会议通知。”在该微信群看到,通知公司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到集团、市里参加的会议,一天少则两个,多则四五个甚至更多。
调研中,许多安全管理人员都谈到参加上级会议占用了他们大多时间,一周开个三五次会议不算多,一天参加两三个也属正常。
有的基层单位离着总部或者上级较远,开会加上来回路程,消耗了基层干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助长了形式主义。
图片

03
无边的“文山会海”是怎么来的?


第一,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贯彻文件,成为一种工作惯性,而不管会议、文件有没有实际内容,能不能产生实际放果。某央企一位安全干部说,部分领导布置工作,习惯于召集相关都到会议室开会,至于会议的落实情况则不闻不问。某化工企业的一位基层安全干部表示“开会等于落实,发文等于做过”的懒政思想,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有些事情基层不知道怎么干,不干又不行,就开会敷衍一下,算是推进了工作。
一名安全部门“一把手” 说,各部门每年年初的工作部署会、半年总结会、年终表彰会是必开的。集团开完,系统开,最后是部门开,这样一年下来,大大小小的工作会议不会小于 300个,这在部门之间已成为一种时尚和攀比。该部门“—把手” 认为,在这方面,分管其工作的领导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们经常带着部门的负责人亲自出马力邀集团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有时集团领导考虑到班子和谐,尽管会议并不重要,尽管为会所累,也不得不出面讲话。集团领导在A公司会议上讲了,也要到B公司会议上讲,安全教育会议、安全演练会议等,每位领导都要讲,哪个会领导不讲话,就给部门和公司造成那项工作不重要的嫌疑。
第二,为了表示对上级工作的重视,或为了推卸责任,发文、开会也是惯用一招。“有些工作不发文不开会,好像就没干,领导不讲话,好像就是不重视。”一名安全质量部部长说。“一些地方抓落实,不是抓成效,而是抓会议、抓文件。”一些地方督查有没有落实上级要求,首先就要看有没有开会发文。公司领导在集团里参加完了会,回到公司里也要召开同类会议传达贯彻精神,这是多年的惯例。记得有几次,集团会议结束后,公司因有其他事没能区时开会贯彻落实,公司领导就受到了集团分管领导的批评,言外之意:在你那里,我分管的这项工作不重要?所以公司为了和政府、集团搞好关系,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只要上级开会,回来后一定会争先恐后地开会发文,会议文件是否有用用、有效先不说,起码先赚个好态度。
“以往分管领导即可解决的事项,现在往往要上升到党委会来讨论。”某国企部门负责人坦言,有些会议有必要,有些则必要性不大。当前问责、追责力度加大,部分领导担心被追责,是会议增多的主要原因。
第三,不参加会议就是不给面子,“陪会”让一些基础的安全管理人员不堪重负。一位安全管理人员要参加的各种会议太多了,戏称自己是 “会长”。就拿这次安全月的一些启动会议,具体负责这项工作的相关职能部门方方面面的人都参加会议,经常出现“陪会”现象,主席台上坐了一排,但和会议内容真正有关的也就一两位。
一些企业有的会议安排得不精准,让他们“疲于奔会”,其实会议内容与自己关系井不大。不少部门非常重视开会的过程,却不重视开会的实际效果。如果企业主要负责人不参会,甚至会被一些官员认为是“架子大”“不给面子”,可能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同样的会议,各个层级、部门层层开,都硬性要求安全人员参加。安全管理人员本来就人手紧张,多数时候只能被迫参加,反而正经履责的事情却没有时间做。如果所有会议都按要求参加,甚至需要专门招聘一名 “陪会”人员。
04
以“痕”论政绩,假痕、虚痕流行


一些安全管理人员抱怨,上级部门安排的工作任务往往很急,要求限时完成,这也逼得基层造假痕。
湖南长沙“4·29”特别重大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发生后,某企业集团公司要求基层单位上报“自建房、危房等排查清单”,“上午11 点发通知,下午3点就要上报材料。”时间紧、任务急、人手少,这位安全管理人员身心俱疲:“11个分管区域,光房屋就2000多栋,而且除了普通的房屋,还存在一些时间较久的争议房屋等,一些材料缺失的档案,还需要通过住建局等部门比对核实,如果正常排查的话,至少需要一周时间。”
为了在当天下午了点前上报材料,他赶紧给打电话询问情况,估算数据、东拼西凑、猜测推断,紧急“造”出一份材料,上报应付了事。
部分安全管理人员反映,上级不同部门安排的工作任务常常挤在一起,还硬性要求在相近日期完成,这更造成基层分身乏术、疲于奔命。某国企安全月活动,集团公司的安全部门人数较多,而分子公司安全管理人员有的没有有的是一两人,其竟然在短短一个月发布了51项活动要求分子公司去实行,着实让人不堪重负,以至于基层人员干脆无中生有,连夜加班加点补材料、“造痕迹”。
人民日报怒批:上午发通知、下午要情况:
安全人深陷内卷式工作困局,原因太扎心!

2018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减轻基层负担,让基层把更多时间用在抓工作落实上来。”
当前,基层干部疲于应付各类检查督查,工作压力大、不堪重负,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
图片

2017年7月、8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作出重要指示,指出现在下去督查的太多,检查考核过多过频,基层不堪负担,要统筹解决。10月中旬,中办专门印发《关于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检查督查考核存在名目繁多、频率过高、多头重复、重留痕轻实绩等问题,地方和基层应接不暇、不堪重负,干部群众反映强烈,既不利于集中精力抓落实,也助长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必须下决心加以解决,把督查检查考核工作做得更好更有成效。
抓落实,最终要通过基层去落实。可以说,基层乡镇是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前沿阵地,也是直面企业群众的第一道窗口。基层干部的每一项工作,都与百姓密切相关,服务企业、搞好民生,为群众排忧解难、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等等。因此,切实为基层乡镇干部“松绑减压”,保护和激发他们的干事热情,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当前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件大事。
然而现实中很多地方,不管事大事小、轻重缓急、有无必要,动不动就没完没了地开会,而且每次开会都指名道姓要求“一把手”参会。有的乡镇干部反映,天天忙开会,哪有时间干工作、抓落实?以开会抓落实甚至成了一些地方的惯用手段。检查督导也是名目繁多,今天你去有“借口”,明天我去有“理由”,后天他去也“必要”,不间断地检查督导和“走马观花”的调研活动,使基层应接不暇、难以招架。再加上程序复杂的评比考核,让基层叫苦不迭又无可奈何。况且基层本来就人手不足,还时常被上边临时抽调和借用。此外,一些基层干部在工作中稍有纰漏和失误,就难免遭受批评通报,或者被追责、问责或处分。这样一来,很多基层干部整日顶着压力和风险干工作,疲于应付各类检查督查考核,干工作、抓落实的效果自然难以保证。因此,给基层乡镇干部“松绑减压”,势在必行、刻不容缓(关注公众号/视频号:应急管理大百科)。
首先,要消除“文山会海”。文风和会风直接连着党风、政风和社风。当前,各地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问题比较突出。从上到下,会议越开越多,文件越发越长,消耗了大量时间、精力和财力。很多基层干部把大量时间耗在开会上,根本无法扑下身子抓落实。因此,只有痛下决心消除“文山会海”,才能让基层干部彻底解脱出来。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按照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办《通知》要求,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会议规则和发文规定,切实精简会议,减少文件。对那些无关紧要、无有实际意义、可开可不开的会议尽量不开。但必要和重要的会议必须得开,而且要开好,注重提高会议质量和效果。不论是召开会议还是印发文件,如果过多、过滥,就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种不良风气必须坚决遏制。过往实践也证明,靠会议、靠文件抓落实,往往形成“空对空”。尤其是“上午发通知、下午要情况”这种令基层措手不及、反感至极、有悖正常工作规律的极端做法,必须叫停和打住,并防止反弹。
其次,要减少和杜绝形式主义的检查督导。如果上边来人检查督导或调研频率过高,人次较多,基层就不得不全力以赴搞陪同和应酬,而且要千方百计做到服务周全,以让上级领导和部门满意。但这就无形中消耗和占用了基层干部抓落实、干实事的时间和精力。检查督导,是推动工作、抓好落实的必要手段和措施,但必须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做到“精准”二字、有的放矢。要防止“轮番式”的检查、“大面轰”的督导,那样只会助长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漂浮作风,起到干扰基层的“负作用”,是对党和国家事业极端不负责任的表现。因此,搞好精准检查督查,其实是对转变和改善干部作风的直接检验和考验。在检查督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慎重运用问责和追责机制。
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防止无视客观情况、不问青红皂白,对基层干部在执行和落实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失误和过错,抓住不放,草率实施问责和追责。应把握好适度原则,以宽容和包容的心态,运用好“容错纠错”机制,保护好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但同时也不能对那些“人在岗位不谋事、无所作为不干事、不敢担责怕伤人、只求平安混日子”的懒政干部熟视无睹、不抓不管,而应“厚爱”与“严管”并重。
最后,要改进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实践证明,上边风清气正,下边一呼百应。领导干部应主动作风下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多搞一些“接地气、贴民心、顺民意、实打实”的调研活动,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指导和帮助,广泛征求基层意见和建议,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做到情况明、底数清,防止“长官意志”和“行政打压”。如此才能推动实施精准决策、精准督导和精准落实。
要善于发现人才,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基层一线是培养和锤炼干部的“摇篮”。土味多、作风实,是基层干部的一大优点,他们经过基层栉风沐雨、摸爬滚打的锻炼,具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和与老百姓打交道的实际本领。从基层选拔上来的干部,一般都能胜任工作、独当一面。
因此,提拔干部要向基层一线倾斜,把那些对党忠诚、清正廉洁、务实为民、无私奉献、敢于担当、不跑不要的人,提拔到相应领导岗位上来,让他们从心底里感受到党和组织对他们的关注、关怀和厚爱(关注公众号/视频号:应急管理大百科)。
总之,为基层“松绑减压”,关键在“上边”。要坚持以上率下,从领导和领导机关做起,对基层干部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给予关注支持、体察体谅,切实让广大基层干部解除后顾之忧、甩掉思想包袱,轻装上阵干事业、集中精力抓落实,确保党和国家工作不断取得实绩、获得成效。
图片

“内业资料、开会占据了安全人员工作七成以上,安全培训、考试形式泛滥,新安法落实差距太大。”
以上可能是多数安全人的现实常态,工作越做越多,可成效却越来越差,
企业安全管理“内卷化”越发严重,何时才是尽头?
流程问题、职责问题、界面问题、考核问题······
安全管理成史上“内卷”最严重的行业。在似乎“万物皆可卷”的讨论中,安全生产中的“内卷”现象尤应引起警惕。
图片








重“痕”轻“绩”的检查考核
一些地方和企业习惯于把留痕视为安全工作本身、将安全汇报材料当作工作成果,“做得好不如说得好”,于是在遣词造句上用心多、在干实事上用劲少;
有的地方和企业凡安全考核、安全验收、安全督查必看台账,各条线都要求报安全数据、报指标,安全月成了“表哥”“表姐”,“不在田间地头忙工作,却在加班加点填表格做台账”的现象并不少见;
图片
有的地方和企业安全检查评比、安全考核达标活动过多过滥,导致基层应接不暇,有的还要费心制作精美的安全画册手册展板,检查过后便弃之一边。
这种重“痕”轻“绩”使得一些地方的工作陷入事务主义、文牍主义的怪圈,整天忙忙然却忙而无功、忙而无效,越忙越迷茫(关注公众号/视频号:应急管理大百科)。







不切实际的创新推广
有的地方应急为了创新而创新,拍脑袋出点子,不够条件硬是推广,给基层企业定下不切实际的指标,结果不了了之;还有的创新换汤不换药、新瓶装老酒,不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只满足于引起上级领导注意,热衷于在概念上做文章、搞包装、玩文字游戏。







化简为繁的层层设限
有的地方在对待安全工作事务审批中设置不必要的层层关卡,看似为了规范工作,实则为了彰显权威、推卸责任。
图片
有的将安全简单问题复杂化,能口头说清的非要写成文件,芝麻小的事都要上会,议而不决、拖拖拉拉;有的不愿负责,把问题和矛盾都推给上级,层层请示;还有的对待企业群众办事索要各类证明,让办事者跑断腿、磨破嘴。
这种动辄“再研究研究”“再请示请示”的久拖不决,既降低了工作效率,也消解掉责任,寒了人民群众的心。







逐级加码的推动工作
有的地方贯彻上级要求不是从有效落实出发,而是习惯性、想当然地增负加码。比如开展某项活动,如果省里要求的是“六个一”,市里就变成“十个一”,区县自选动作又加码到十多个,似乎数字越多工作越有力;
有的地方上级部门可能只要一个数字,为显示重视,一些干部向下布置任务时层层加码,不仅多要数据,还逐级增加了总结、调研、剖析、台账等——“本来只要一根线,最后织出了一件衣”,给基层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工作量和负担(关注公众号/视频号:应急管理大百科)。
图片
此外,刷票拉票的评比推选、精心编排的经典调研、装模作样的集体加班、翻来覆去的文稿推演等,都可算得上是公权力运行中的“内卷”现象。
图片
仔细体味,安全生产领域中的“内卷”现象弥漫着一股熟悉的味道,究其实质就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在作祟。
如果任由那些“简单问题复杂化”“没有意义的精益求精”“被动应付工作”等“内卷”现象扩散开来,让想干事能干事的人干不了事,让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搁置。
图片

1、以口号替代重视
口号喊得震天响,重视安全在口头。仅限于喊号子、做样子,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2、以标语替代宣贯
宣传标语、横幅的张贴、乱拉、散滥和满天飞,相互抄袭、内容雷同,雷声大雨点小。

3、规章制度写在纸上,挂在墙上
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执行两张皮,以经验替代规章制度,凭经验干活,经验主义盛行。口头重要,落实上不要。

4、以签字替代培训,为了培训而培训
学习培训开小差,身在曹营心在汉,签个字就不见人影,或者就是找人代签字。培训工作思路不清,为了培训而培训,培训内容空洞乏味,培训方式死板僵化,根本不关心培训效果,安全培训流于形式。

5、以文件落实文件,文风虚浮
不对文件进行消化,直接转发,机械照搬照抄文件,以文件落实上级文件要求,为了对上级要求留痕,或敷衍了事,或疲于应付。文风存在空挡油门、蒙纸涂币的现象。

6、落实时,衰减执行、选择执行,或以会议替代落实
不针对企业实际,制定落实的分解措施,导致一些工作落实效果衰减,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效果。或是在落实时,觉得对本企业联系紧密的,上级重视的工作,执行力度上就重视一些,感觉联系不那么紧密的,就仅仅停留在开开会的层面。

7、以汇报替代检查
不在现场问题、隐患整改上下功夫,而是把力气用在了向政府相关部门汇报会场布置和材料撰写上。会场布置高大上,汇报材料印刷精美报喜不报忧,用虚虚实实的数据堆砌安全成绩,用事例渲染安全效果,把芝麻夸成西瓜,虚化、淡化甚至回避问题和隐患。

8、以台账替代现场
名目繁多的台账资料已经成为了安全检查考评的标配。把时间、精力用在了收集、整理台帐上,追求漂亮而无实质内容。或掩耳盗铃,虚报和夸大,虚假台账层出不穷。现场安全管理不细不实,对现场存在的问题见惯不惊、抓大放小、避重就轻。

9、安全监督走马观花、神仙过路,或光查不督
好人主义,功利主义盛行。安全监督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浮在面上。或惩处的力度宽软软,或光查不督,导致问题隐患查了一大堆,整改落实却不了了之,隐患问题查而不治,老生常谈,司空见惯。

10、官本位思想严重,或工作推进上流程反复、推诿扯皮
官本位思想严重。或在上下级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有时涉及做决策,害怕担责任,从而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有的工作服务不到位,对下级工作指导不够,导致一些流程反复流转,拉长了决策周期。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网站业务合作!

QQ|安全论坛 ( 晋ICP备2023016270号-1 )

GMT+8, 2024-6-21 13:37

Powered by anquan.com.cn X3.9 Licensed

© 2003-2023 Azh Lt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