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返回首页 安全人

陈迅工 https://bbs.anquan.com.cn/?7847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原创] 眼前的浑浊与当年的纯朴(随感杂记)

已有 1118 次阅读2009-7-30 17:24

 

[原创] 眼前的浑浊与当年的纯朴随感杂记

- 从 两 篇 论 文 说 起

作者/陈迅工

 

年轻时,学者、教授、学术、论文这类词眼,在人们眼里总有一道圣洁的光环。如今,光环已逝圣洁不再,当年的纯朴已被眼前的浑浊所笼罩。前不久因两篇论文而生出的这番感慨,在我脑海久久挥之不去。

 

一位同行朋友电话里求我帮他弄两篇论文,升职称用,没等我回答就说要见我。办公室见面之后,又拉我到我居室。我难以推辞的原因之一:他不是我一般的朋友。

 

在居室,我将自己过去在科技期刊上发表过的论文复印件拿了出来,在这长长短短十来篇中,为他选取了比较适合他的一篇。比较适合他的另一篇在网上,第二天也给了他。他说恐怕两篇的篇幅都过短,一向喜欢文字简练的我,又帮他出主意如何增加水份。

 

过了十来天,朋友再次找到我,说文字还是太短,难以凑到单篇2500字,希望用我另外两个长篇。另外两个长篇我上次没向他推荐,是怕不太适合。于是我说:那就用这两篇吧,并告诉他,如果看不太懂,随时找我。

 

又过了十来天,朋友匆匆过来告诉我:这两篇也不一定用。因为“对方”(有时候朋友又称“那边”)表示:你这两篇内容太偏,恐怕将来评委因为不熟悉,惹麻烦,不如用我们为你准备的另外两篇。朋友最后对我说:本人倾向用你这两篇,因为你这两篇专业内容接近,我能看懂,而且有你名字排在一起,心里也踏实。

 

一个月过去了,这位朋友没有再找我。估计“那边”的买卖已经搞定,“论文”已经搞定,职称也可能随那论文一起搞定。

 

两篇论文愣是把我弄糊涂了,梳理之后,大概是这么回事:朋友为升职称求我帮助弄两篇论文,第一个两篇似嫌篇幅太短,第二个两篇怕评委不熟悉,第三个两篇由“那边”直接提供。

 

换一种讲法:愚钝的我,傻乎乎地在这里坚守老皇历老传统,那边赤裸裸的买卖已经搞定。用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这里和平演变得差不多,社会主义成分所剩无几;那边资本主义复辟完全彻底,100%的市场经济。

 

为两篇论文之托我收下了土特产,但预支酬劳金分文未取。幸好未取,不然的话,我将无法面对,因为我这两篇论文没有被采纳,没有发挥使用价值。

 

“怕评委不熟悉”的第二个两篇什么货色呢?一篇载于《首届全国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鉴定委员会优秀论文集》,劳动出版社1989年版;另一篇首先载于某期刊,后被江苏科技出版社选入《工业锅炉实用手册》,19918月版。

 

想当年我在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尽管水平不高,可全凭自己的实力,没有任何熟人熟路,也不需要熟人熟路。那时候,学术论文在人们心目中是圣洁的,不允许任何人以不正当的途径玷污。肆无忌惮的抄袭绝没有生存的空间,因为,对于道德的褒贬,你、我、他都很看重。道德这杆秤的分量,似乎不低于法制。

 

我那篇论文经过省级选拔,获国家部级优秀论文奖之后,在1989年厦门座谈会上,主持人鼓励我说,你可以在此文基础上进一步发掘,写成书作为培训参考教材。于是,我用近一年的业余时间完成了初稿。 

 

此间,期刊社的陈泽民老编审通过信件来往,几次提出修改意见。几易其稿,最后以期刊社的名义推荐到人事出版社出版。主审是另一位老资格专家刘福仁,从未谋面。 18万字的一册小部头专著(出书编号ISBN7-80076-311-0/T004),出版之前我没有花一分钱。

 

君子之交淡如水。在我与他们互相交往过程中,没有任何许诺。那时候,好像脑子里没有什么利益来往、利害关系这根弦。 书出之后,我才从2230元稿费里拿出一小部分邮了过去,多多少少能够了却内心感激的心愿。

 

今天,“两篇论文”所经历的曲折,眼前空气的浑浊、视线的浑浊,激起我对这几位默默无闻的编审的眷顾之情,更激起我对那纯朴年代、纯朴之风刻骨铭心的深深怀念。眷顾与怀念之际,我又看到新闻媒体上与“两篇论文”类似,或相关的下列消息。

 

“近日,一则关于《报告文学》收取版面费的消息在网上引发热议。尽管相关各方说法不一,但此事的曝光,无疑暴露了期刊行业收取版面费这一公开的秘密: 只需要交钱就可以在《报告文学》上刊登大篇幅的文章,明码标价。文学刊物边缘化、遭遇经济困境人所共知,收费卖版面是公开的秘密。”

 

“文学期刊还算好,一些学术期刊直截了当说发文要收费。特别是涉及评职称的一些核心期刊,排队等着发文章的人很多,就是交了钱也不一定能发出来。”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明确规定:任何出版单位不得以任何名义和手段向供稿个人和单位收取任何费用,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然而,发行面窄、发行量小,单靠发行和广告收入远不能维持自身运转是大部分专业类期刊的现状。而现行的学术、人才评价机制又为出卖版面提供了大量市场需求,自身的经济困境和广泛的市场需求催生了“版面费”这个怪胎。”

 

1126日,著名作家、作家出版社社长、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何建明做客新华网,就某国家级刊物公开卖稿一事表示:我最近注意到网络上都在说这件事情。首先我作为报告文学作家,我觉得这个事件是很不光彩的,不光是办刊人不光彩,而且...

 

看来,我这“两篇论文”的故事,仅仅是“很不光彩的”事件中一个小插曲。

[20081220 http://chx8963060.blog.163.com/blog/static/26665092008111910414600/edit/]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网站业务合作!

QQ|安全论坛 ( 晋ICP备2023016270号-1 )

GMT+8, 2024-6-3 08:17

Powered by anquan.com.cn X3.9 Licensed

© 2003-2023 Azh Lt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