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5
- 在线时间
- 小时
- 主题
- 好友
- 帖子
- 日志
- 精华
- 分享
- 威望
- 点
- 魅力
- 点
- 经验
- 点
|
http://www.gmw.cn/content/2008-06/12/content_783612.htm
来源:中华读书报
编者按 中国科协学术会刊《科技导报》2008年第10期推出“汶川地震特刊”。在特刊中,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陈运泰院士、中国地震局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陈顒院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科学教授史保平等分别以论文、评论和访谈的形式,对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公众非常关心的一系列问题,如汶川大地震震级为什么调整、汶川及附近地区是否进入了地震活跃期、地震是否可以预报等,做了说明与解释。征得《科技导报》的同意,我们浓缩、整理出如下13个问题,以使读者能够对汶川大地震有更为科学的了解。
1、汶川大地震释放的能量有多大?
陈顒: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美国地质调查局和日本气象厅测定的这次汶川地震震级分别为:8.0,7.8,7.9。按我国确定的震级8.0计,汶川地震释放的地震波能量约为1023.7尔格,相当于上千颗二战时美国在广岛扔的原子弹的能量。
2、汶川大地震的物理过程如何?
陈顒:这次地震破裂从汶川附近开始,破裂带沿北东方向延伸。地震滑动从西南向东北传播,第100s时破裂的位置在北川附近,整个破裂持续时间为120s,地震造成的地下破裂长度约300~400km。震源破裂滑动量较大的区域有两处,分别分布在(40~80km)和(100~140km)附近;大的滑动一般对应大的地震灾害,这两处正是目前得知的地震破坏最为严重的汶川和北川附近的地区。这次地震的震源深度在8~12km附近,地下震源处的最大滑动约小于9m。
汶川距北京1530km,地震面波传播所需时间约500s。北京地震台在地震发生约8min记录到了汶川地震产生地震面波的到达。汶川地震发生在14时28分,而北京高层建筑居民感受到的震动的时间则是14时36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