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70970
- 在线时间
- 小时
- 主题
- 好友
- 帖子
- 日志
- 精华
- 分享
- 威望
- 点
- 魅力
- 点
- 经验
- 点
|
<EM>2004年的公务员录取已经落下帷幕,我所报考的职位有139人竞争,只录取一人。那颗砸中了我脑袋的梧桐果之含义也终于揭晓——“砸”了,而不是“中”了。</EM>
恍惚地走出公务员考场,路边的梧桐树正随风摇曳。我依旧沉湎于刚才“申论”考试的紧张中,一颗梧桐果突然从天而降,正砸中我的脑门儿。蓦地一惊,茫然四顾,却见在考场外等候已久的老公冲我拱手而笑:“恭喜你!”
我愕然问道:“有什么喜事?”
“那么多人在树下,可梧桐果却偏砸中你,这不是暗示你今年会‘中’吗?”老公为这个一厢情愿的解释沾沾自喜。
我有一个独特的网名——本报讯。在网络中,很多陌生人据此判断我是令人羡慕的“无冕之王”。两年前,凭着在报刊上发表的些许文章以及在学校里编辑校报的经历,我被招聘到一家国有大企业负责宣传工作,成为一名内刊编辑。于是,我每天出入于这个城市最高的大楼,办公室里有四季如春的中央空调和能上互联网的电脑——俨然一位令人艳羡的“白领”。我所要做的,就是等着各部室、车间的来稿,删除一些字或者增加一些字,并规范“的、地、得”的用法;有些需要自己撰写的,就把会议记录、工作总结、机关简报拿来,拼拼凑凑、删删减减;有些需要采访的,就靠打个电话或者发个传真什么的搞出一篇通讯报道……工作枯燥而琐碎。尽管相对于周围的在编同事而言,我无论做得怎样,薪水也只是、且永远是他们的五六分之一,但作为一个拿着不入流的大学毕业证的专科生而言,我已经是非常幸运了。昔日的同学,要么在乡镇教书,拿着一份微薄的、拖欠了几个月的工资;要么浪迹在都市的边缘,干着一份没有节假日、更没有加班费的工作。
精神的转机来自两年前。我的一个表哥突然考上了公务员,举家震惊——表哥高中没毕业就混迹街头,后来悔过自新,补考拿到了毕业证,还自学考入了一所三流大学。但专科毕业后他不是忙着找工作,而是每天泡图书馆,一度愁坏了父母,并逐渐沦为家族的反面教材。自从凭着第一名的好成绩一举考中公务员后,他摇身变成了名正言顺的国家干部,同时也成了我的偶像。我马上借来他用过的复习资料,听他眉飞色舞地回顾成功之路,顶礼膜拜地记录下他的每条备考经验——我知道,要想改变自己的“编外人生”,惟一的办法就是考取公务员。
在备考的日子里,我陆续结识了几个网友,其中有和我一样为考公务员消得人憔悴的同路人,有怨恨录取不公平而愤世嫉俗的人,有已经是公务员而专心政务或者饱食终日的人,也有不满足于平庸而下海的公务员。星云是其中与我最默契的一个:同省不同市,我们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且又有相同的考试内容,作为考友,没有比这更和谐的了。29岁的他,借调于本省的一个县机关工作,因为没有行政编制,婚事遭到女友父母的反对,于是在一间租赁的房子里经营着他们没有证件的婚姻,并死死抓着考公务员这根惟一的稻草。2003年的公务员考试他以一个名次之差没能进面试,和我一样怀揣着侥幸、不甘与希望奔波在科举的道路上。于我们而言,也许考公务员的动机并不“纯洁”——对于他,只有考上公务员才能获得迎娶他心爱女人的资格;而对于我,目前最怕的则是没有任何劳动保障的情况下由生育导致的失业危机。
随着考试日期的临近,在网上我们的话题不约而同地转向了宿命论。星云说,完了。今天我跑了30里路,找到了一个很有名气的算命先生,他说如果全市有30人可以进面试,我的名次会在28至32之间。看来这次我又完了,最近我都瘦了快10斤了。本报讯说,有希望啊,你考28名不就进面试了吗?再说,你这么个聪明人怎么还信这些封建迷信呢?和他聊完,我马上启动搜索引擎,四处寻找占卜算命之类的网站,试图预知那个我期盼了很久的、二进制的结果。我把求来的上上签珍藏于枕下,希望有朝一日它真的兑现。
2004年的公务员录取已经落下帷幕,我所报考的职位有139人竞争,只录取一人。那颗砸中了我脑袋的梧桐果之含义也终于揭晓——“砸”了,而不是“中”了。星云的婚期依旧遥遥无期,我们在网络相遇,背景音乐是那首《从头再来》:我不能随波浮沉,为了我挚爱的亲人;再苦再难也要坚强,为了那期待的眼神。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