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34
- 在线时间
- 小时
- 主题
- 好友
- 帖子
- 日志
- 精华
- 分享
- 威望
- 点
- 魅力
- 点
- 经验
- 点
|
楼主太有才了,分析的棒极了
府主管部门其实有时候也很难下手,政绩在安全监督管理局主要看你的事故数量,但是在市长、省长身上,就看一个市一个省的GDP,如果哪个省全年安全生产0事故,但是GDP下降3%的话,那这个市或省的老大开会的时候都比人家矮半头呀,当经济的龙头的时候,各阶级都在吹数据,画报表的时候,各地的老大也就墨认了这种赌博,或者说他们本身就在赌徒当中,那什么时候安全是所有政绩的龙头那,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大家认为安全工作管理比较好的国家,德国、美国、日本(二类)。。。。。他们也是一样以经济为龙头。那我们的安全没有希望了吗?我认为没有这么悲观。大家在讨论安全的时候说得比较多的是体制,人才,投资,但是我个人认为,安全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积累,有积累就有时间,就看时间的长短,过去我们宣传得比较多的是个人英雄主要,董存瑞舍身炸碉堡、江姐的硬骨头,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王进喜,于是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就有了冒险的精神。在美国的大兵,如果被捕,可以写投降自白书,因为他们要活命,这也就是他们的意识中,安全比什么都好。当然这只是一个不太准确的例子。要有安全的意识,那就要有宣传,如果我们的安全有我们“计划生育”工作90年代末的宣传力度和普及面的话,我相信不要多久我们的安全状况就会超过日本。如果要减少文化的沉积时间,我个人觉得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或者说采取一些目前没有的措施:
1、有宣传部门牵头做好安全意识的宣传,不单是生产安全、交通安全的报道,我认为应该是安全意识及各个领域,不光在生产场所宣传,要深入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2、鼓励安全NGO的组建,帮助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
3、提高政府安全监督者的准入门堪,或与外部门专家合作,进行监管。
4、安全培训,各类企业应有主管局或协会建立统一的模式或教材,如煤矿类、机械加工类、精细化工类,并且要对企业担任培训师的人员做相应的培训,使他们有能力做好“二道贩子”。
本文来自: 安全论坛(bbs.anquan.com.cn) 详细出处参考:http://bbs.anquan.com.cn/viewthread.php?tid=14264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