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4402
- 在线时间
- 小时
- 主题
- 好友
- 帖子
- 日志
- 精华
- 分享
- 威望
- 点
- 魅力
- 点
- 经验
- 点
|
《第一管理》着力解决中国企业安全生产问题<P> 人民网北京3月23日讯 如何用十几年甚至更短的时间,走完发达国家用几十年走过的路程,从根本上扭转我国安全生产事故的易发态势?成为摆在中国政府、社会、企业和理论界的重要课题。新近出版的《第一管理》,为问题的最终解决提供了新的答案。</P>
<P> 大量的统计数据显示,世界各国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进入1,000-3,000美元区间,事故呈现出高发态势,被称为事故易发期或称事故高发期理论。从各国的安全管理实践来看,摆脱事故易发期需要长期的艰苦努力,发达国家都经历了从事故多发到逐步稳定、下降的过程。据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提供的数据,美国、英国走出事故易发期用了60年和70年,日本用了26年。</P>
<P> 事故易发期理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已经有突出表现。到2003年,我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达到1090美元,迈进了事故高发期的门槛,就重大事故不断。当年12月底,重庆开县发生特大井喷事故,死亡243人,近千人住进医院,近万人受到毒气伤害。2004年全国各类伤亡事故同比虽然有所下降,但是事故死亡人数仍高达136092人,平均每天死亡373人,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发生133起。2005年,全国发生了4起百人以上事故,重大事故集中爆发,百人以下30人以上事故发生了13起。经济损失惊人,大约创造每亿元国内生产总值就发生4起事故。每年因各类安全事故引起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比火灾、水灾等不可抗力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总和及经济损失还大得多。根据中国地质大学、国家行政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等机构的研究结果,近几年来,平均每年卫生和传染病突发事件的损失500亿元,各种自然灾害损失1500亿元,事故总损失超过自然灾害、卫生传染病突发事件之和,达到2500亿元,仅此一项,平均每年抵消国内生产总值2%。<IMG alt="" src="images/smilies/huffy.gif" border=0 smilieid="5"> </P>
<P> 进入事故易发期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安全发展、科学发展的崭新执政理念,国家颁布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提升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机构权威,强行关闭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厂矿,将安全生产控制指标纳入政府考核体系,开展煤矿瓦斯治理和整顿关闭攻坚战,展开道路交通全国性专项整治行动,出台《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行为政纪处分暂行规定》,严惩事故责任人,为保障安全生产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人民日报1月11日的评论说:“一次次重要会议研究部署,一项项政策措施相继出台,一个个特殊办法推上前台……可以说,党中央国务院和全社会对于安全生产的重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高,所发布的应对措施、办法,从来没有这两年这么频繁、密集;对于安全生产的财政扶持,从来没有这两年这么多;对于违反安全生产人员的处罚力度,从来没有现在这么严;各行各业对于安全规程、标准和规章制度的重视程度,也从来没有这么高。”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见到初步效果,2006年,我国安全生产形势趋向好转,30人以上事故只发生了7起,没再发生一次死亡百人以上事故,煤矿在增产2亿吨的情况下减少死亡约1200人。</P>
<P> 安全生产取得初步成绩,走出事故易发期仍然困难重重。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事故总量依然过大,全国平均每天超过300人死于事故。反映国家安全生产水平的指标仍然落后,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交通事故致死率等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安全生产仍然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人们长期关注的话题。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表示,争取用10至15年的时间,使我国走出事故易发期。</P>
<P> <IMG alt="" src="images/smilies/call.gif" border=0 smilieid="18"> 为实现用10至15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十年历程的目标,需要从理论上考察发达国家安全生产管理的历史经验,认识我国安全生产面临的形势和企业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学习借鉴国际安全管理最新成果,总结符合事故易发期特点的安全管理规律。国家安监总局正在致力于以安全发展为核心的安全生产理论体系的建设。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推出的新书《第一管理》,根据安监总局提出的安全生产理论框架,站在国际安全管理前沿,透过亲身管理实践,总结人类社会两次安全生产认识变化的基础上提出新安全观,从企业层面构建新安全管理理论的完整体系,为彻底扭转安全生产事故易发态势,缩短发达国家事故易发期走过的路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责任编辑:黄维)</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