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3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主题
- 好友
- 帖子
- 日志
- 精华
- 分享
- 威望
- 点
- 魅力
- 点
- 经验
- 点
|
急于撇清责任 山西闻喜县组织官员网上发帖驳斥溃坝报道
有参与者称,副县长草拟20条语录转发下属,副县长予以否认
昨日,网上出现一则消息:网名“歌泣无端字字真”的博友称,闻喜县副县长草拟了两页“反击人民日报中经周刊”文章的“网络发贴语录”,打印出来,发给全县机关人员,要求每人在网上发若干条回复,驳斥一篇有关当地溃坝的报道,致使该网同题回贴量超过了玉树地震。
溃坝跟帖3000多条 受关注超过王家岭矿难和玉树地震 在百度搜索引擎上键入“闻喜尾矿库”几个关键字,《中国经济周刊》题为《山西闻喜尾矿库非法启用后溃坝 村庄被淹没》的相关报道后面,都有大量跟帖。记者粗略统计,跟帖最少者有数十条,最多者达到783条。据写作该稿的记者韩文介绍,刊发该文后,平时鲜有人关注的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突然受到大量关注,仅他的作品后面发布的帖子就达3000多条,远远超过同期山西发生的疫苗事件、王家岭矿难以及青海玉树地震等重大事件。
《中国经济周刊》4月6日报道:2月28日凌晨1时许,山西闻喜中鑫矿业青山选矿厂尾矿库导致溢洪明渠堵塞,引发决口,村庄瞬间一片汪洋。据该记者调查,早在2年前,该库已被封闭,但随后莫名复产,直至事故爆发。该记者采访这一事件时发现,两年来该村村民不断要求搬离,但均以搬迁成本过高遭拒。
文后大量跟帖,内容形形色色,有网友痛斥官商勾结,有网友幸灾乐祸围观,将闻喜县改为喜闻,有网友抨击官方“未遂事故”的说法。
但更多的是为官方辩护内容:有人以中鑫矿业一名职工自居,称对当时的情况比较了解,说2月28号晚上渠水溢出,沿着河道往下流,进了一个院子,房子没进水,根本没有溃坝,记者所说汪洋一片不属实,这件事情本不严重,村民给省里打电话,省市高度重视,但专家到现场看过研究后,也不知如何定论,横榆村村民当时不想搬迁,县上鼓励搬迁,可这村村里人都在矿上挣钱,一月两、 三千,矿上还有补贴,现在矿停了,他们就开始闹了,这位记者也是推波助澜,在省市专家没有定论之前,发这样的稿子,无疑起不到好作用。这名“职工”还介绍,县乡政府为这事也正在协调解决,一定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
除此之外,“耐心等待调查结论吧,过早的臆断,有失公允,也有失新闻媒体的权威性,一旦失实,负面影响是记者挽不回的”,“闻喜县政府这几年的工作是有目共睹的,不是一个小报记者就能彻底否定的,作为一名闻喜人,我坚定的支持县政府领导”,“不要咬住不放,不让恢复生产,闻喜财政收入在哪里,你负责给我们发工资”,“我不是托儿,但记者说的与官方差距太大了,是不是夸大其词了。明明没死人,怎么不是未遂事故,干吗咬住不放”等内容的帖子也大量出现。
还有帖子称,记者之所以发稿是因为等拿封口费等了一个多月没等到,所以胡说。巧的是,发表这些辩护帖子的网址都是出自尾矿库所在的山西省运城市,更有好多地址就在闻喜县的一些党政机关。
新闻报道之后大量跟帖,内容却迥别于以往对新闻事件的讨论方向,出现大量为官方辩护声音,这让采写该稿的记者韩文承受了巨大压力。韩文说,自己采写该稿经过了大量扎实细致调查,绝对经得起推敲,而之所以在事故发生一个多月后发稿,是因为自己接到线索前往调查就已在3月底,而非网络上所称等了一个多月封口费。
“这么多官方色彩帖子发来,我真是百口莫辩了”,韩文说,在网上看到大量这种帖子,单位所在领导也曾对韩文报道的真实性产生过怀疑,还担心他的人身安全能不能得到保障。
有参与者称:发帖内容是依据副县长起草的发帖语录
记者找到几位参与发帖的当地人士。在得到不会泄露他们名字的保证后,这几位人士告诉记者,他们都是政府工作人员,在《中国经济周刊》刊发该篇报道当日中午前后,各自科室负责人拿着两页打印好的材料找到他们,让他们依据上面的说法在该篇报道后跟帖。
他们说,曾听科室负责人介绍说那是县里安排的任务,材料就是该县分管工业的副县长曹秦峰亲自起草的。
他们向记者提供的两页打印材料,与“歌泣无端字字真”在微博上公布的图片内容吻合,一共20条,部分语录节选如下:
“横榆村处在一条小河的两岸边,说‘村庄一片汪洋’显然不符合事实,要真是那样,怎么没有一个村民伤亡?”
“有两户院子进了水,并没有进入房间,水连房间都没有进,怎么会‘水就到了胸口’?”
“听说青山村民给省里打电话的那个人,原来也在选矿厂工作,因经常偷东西被辞退了,所以就夸大事实,到处举报。”
“现在的尾矿库闭库了,原来想搬迁的村民到处告状,但如果政府决定让他们搬迁,那些不同意搬迁的村民再告起状来,是不是又是问题,又是记者笔下的素材了?”
“‘2.28’事件,省市那么重视,听说调查组就在闻喜停了一个多月,各级领导也是尽心了。”
“青山尾矿库泄水,还真不好定,省里开始定为‘未遂事故’。可没有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后来又定为‘险情’,也叫隐患吧。如果说是事故,国家对事故有规定,一般事故是死3人以下,受伤10人以下,财产损失1000万元以下,定为事故显然也不合适。”
“大家应该把心思操到经济发展上,把心操到更大的事情上,尾矿库溢出了一点水,吵了一个多月,查了一个多月,真不值得。”
对照这些语录,与网上所发帖子比照,有些内容直接就是照搬语录,有的经过一些改动,但大意还是那样。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韩文回忆,他的报道出来后,闻喜县县长李尧林曾打电话对他提出两点质疑,说一不是溃坝,二不是汪洋一片。
他还调阅了当地媒体对此事的报道,在事故次日《山西日报》、《运城日报》刊发的报道上,援引官方口径,反复强调是“未遂事故”;在他刊发报道次日,山西当地媒体《三晋都市报》的报道又处处强调是个“险情”,只在文章结尾时才“不小心说漏嘴”称事故发生后当地如何如何重视。这些报道的内容,连同网络帖子内容,基本与这20条语录的内容相吻合。
县长、副县长均坚决否认组织发帖
有工作人员在网上大量发帖为当地辩护,此事县政府是否知情?昨日下午3时,记者拨通了闻喜县人民政府县长李尧林电话,电话中,李尧林称,自己对此毫不知情。李尧林说,“我闲X的没事了,干那去!”
该县分管工业的副县长曹秦峰同样坚决否认自己与此事有关。仔细看过记者递交的两页打印材料,曹秦峰说,自己绝对没有起草这样的东西。对于材料上反映的观点,他有的赞成,有的并不那么赞成,但由于运城市纪检委等有关部门对此事仍在继续调查当中,他不好明确发表意见,“已经处理了一部分干部,估计还要处理许多干部。”
参与发帖者向记者透露,这些帖子除部分出自曹秦峰所分管的工业部门外,其他主要出自县委、县政府一些直属部门。
“那天大家都走得很晚,有的连晚饭都没有顾上吃,一直在持续发帖。”他们称,发帖者都是从自己直接领导处拿到的打印材料,至于是否真的出自副县长起草或是由县委县政府授意,“不好说。但这么大的事情,如果没有有关领导安排,我们领导怎么会安排我们去做呢?”他们介绍,这种事情,诸如关注网络内容进行删帖、跟帖等行动,平时一般由县委宣传部负责。
闻喜县委宣传部办公室两位工作人员告诉本报,此事他们没有参与,是由县委组织部统一安排进行的,“在闻喜,网络评论员的工作主要由县委组织部负责。”对此,闻喜县委组织部工作人员以领导都去开会了为由,没有回应。
调查:急于撇清,因为尾矿溃坝在山西是敏感问题
没有人员伤亡,又没有造成太大的经济损失,一个据说很小的事情,当地为何如此急迫地又下“语录”又组织人员发帖引导舆论?当地宣传部门一位官员介绍,这是因为,在山西,尾矿溃坝是个很敏感的问题。
所谓尾矿库,是指筑坝拦截谷口或围地构成的,用于贮存矿山进行矿石选别后排出的尾矿或其他工业废渣的场所。山西省有尾矿库400多座,许多尾矿库和企业自建的蓄水池没有经过水利部门的设计和审批,建设时没有充分考虑防汛安全,基础设施质量不高,防洪标准低,隐患较多,曾酿成2008年山西襄汾270多人的重特大死亡事故,时任山西省长孟学农为之引咎辞职,时任临汾市市委书记、市长等大批官员受到问责,还有大量官员因之被捕。
在2008年的9月9日,襄汾溃坝事故发生次日,山西省就要求各地安监、防汛部门举一反三,对全省400多座尾矿库逐一排查,及时排除险情,并为清理隐患拨付了专项资金。山西省人民政府曾要求,各有关市县2009年底前必须全面完成尾矿库治理计划。
据《山西日报》2008年12月4日报道,针对媒体披露的闻喜县当年整治尾矿库安全隐患流于形式的情况,山西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作出重要批示,并要求省安监局、省监察厅和运城市政府迅速核实实情,坚决取缔非法尾矿库,彻底整治安全没有保障的尾矿库。2008年11月21日至23日,省安监局、省监察厅组织专家和包括山西日报记者在内的联合核查组,对闻喜县尾矿库专项整治情况进行了检查。此次发生“险情”的闻喜中鑫矿业青山选矿厂尾矿库,就属当年严令关闭的6座存在隐患的尾矿库之一。
在此次曝光的“语录”上,有几条内容在为当地政府辩解,称那是企业私自行为:语录第三条,“政府批准的是选矿厂的压滤干排技术,而启用闭库的尾矿库是企业的非法行为,完全是两码事”;语录第十条,“‘死而复活’是企业违法湿排造成的,这个企业也太不讲信用了。”
“语录”中,还有为因此事被免职的石门乡书记、乡长鸣不平的内容,并为正接受调查和可能被处理的电力企业开脱。事件发生一个多月,有关此事的调查仍在进行当中,当地有许多官员为之忧心忡忡,“板子会打到谁的头上不好说”,当地一位官员认为,“但不管心情有多焦虑,通过网络为自己辩护,从而让一个本快淡出公众视线的事件再次成为舆论焦点,无论如何不能说是个明智之举。”《成都商报》记者 李建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