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chenjun688

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分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9-29 0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酸洗作业指导书<BR>1.目的:<BR>1.1防止各类金属除锈、除油,采用酸洗工艺产生氮氧化物,造成对人体危害和水、大气污染。<BR>1.2本作业指导书支持4.4.6运行控制要求,防治水和大气污染。</P>
<>2.适用岗位:<BR>2.1适用于各类金属除油、脱锈采用的硝酸、硫酸、盐酸或稀释剂的工艺岗位。</P>
<>3.一般要求:<BR>3.1酸洗作业均应对产生的有害气体做到有组织排放,并有吸附有害气体的设备、设施。<BR>3.2操作者必须经过培训,充分掌握有害气体对人的危害,和熟练掌握治理设备、设施的操作要求。<BR>3.3治理设备、设施必须完好,运转正常。<BR>3.4酸洗应固定地点,与吸风口距离适宜,不准在无治理设备点操作。<BR>3.5操作者在酸洗前应首先启动治理风机,治理设备运转正常后在投入生产。<BR>3.6工艺人员应确定酸洗液的配比,以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操作者严格执行配比工艺。<BR>3.7控制酸洗量防止酸液溢出和有害气体集中发生。<BR>3.8酸液容器应防腐蚀,耐酸碱,无渗漏。</P>
<>4.操作要求:<BR>4.1使用吊车作业,工件酸洗在放入,酸液容器时,应缓慢放入,防止酸液溅出。<BR>4.2酸洗完成将工件悬在酸洗容器上方,酸液滴入容器后在移动工件。必要时应上、下抖动。<BR>4.3工件清洗液、废酸液集中收集,存入废酸容器中,二次利用。<BR>5.相关作业指导书:<BR>5.1含酸废水处置作业指导书 <BR>5.2氮氧化物吸收剂再生作业指导书<BR>5.3环境保护设备设施维护保养作业指导书</P>
发表于 2005-9-29 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氮氧化物吸收剂再生作业指导书<BR>1.目的:<BR>1.1采取措施防止氮氧化物吸收剂饱和或失效,确保大气质量。<BR>1.2本作业指导书支持标准4.4.6运行控制程序,防治大气污染<BR>2.适用岗位:<BR>2.1氮氧化物吸收装置的管理点。<BR>3.再生操作顺序:<BR>3.1氮氧化物吸收剂(活性炭)的再生,或更新每年不少于两次。<BR>3.2更新氮氧化物吸收剂由设备管理人员负责。<BR>3.3更新氮氧化物吸收剂时,首先打开吸收塔出炭口。<BR>3.4取出活性炭,放入编织袋,封好袋口。散、碎活性炭另处理。<BR>3.5活性炭的预处理:<BR>3.5.1配制1%—5%硫酸溶液(H2SO4),将活性炭放入溶液中浸泡一小时。<BR>3.5.2用清水冲洗,水至PH值中性。<BR>3.5.3敏化晒干或120。烘干。装入编织袋封口。<BR>3.6活性炭再生:<BR>3.6.1配制5%--10%的氢氧化钠溶液,将活性炭放入溶液中浸泡二小时。不停搅拌。<BR>3.6.2用清水冲洗,水至中性PH值7—8。<BR>3.6.3在5%硫酸溶液浸泡一小时。<BR>3.6.4用清水冲洗,水至PH值6—7。<BR>3.6.5敏化、晒干或120。烘干。装入编织袋封口。<BR>3.7活性炭填装:<BR>3.7.1关闭吸收塔出炭口,打开活性炭填装口。<BR>3.7.2将编织袋活性炭依次码入储炭装置内。码放整齐,使气体经过活性炭排入大气。<BR>3.7.3关闭填装口。清理作业现场。<BR>4.废活性炭的处置:<BR>4.1废活性炭集中后,送到锅炉房,与煤混合燃烧。<BR>5.记录:<BR>5.1活性炭更新完成后,更新人员应做好关于更新时间、装填数量、报废数量等记录。                    
发表于 2005-9-29 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固体废弃物处置作业指导书<BR>1.目的:<BR>1.1做好资源的二次利用,回收。使产品、活动和服务过程中发生的固体废弃物有序管理。<BR>1.2本作业指导书支持标准4.4.6运行控制的要求。资源二次利用。</P>
<>2.适用岗位:<BR>1适用于企业每位员工在产品、活动和服务过程中发生的固体废弃物。</P>
<>3.固体废弃物的分类:<BR>3.1工业固体废弃物:凡属产品、活动和服务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为工业固体废弃物。<BR>3.2生活废弃物:个人活动产生的废弃物为生活废弃物。<BR>3.3危险废弃物:在产品、活动和服务和个人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在危险废弃物名录的均属危险废弃物。<BR>3.4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分类:<BR>3.4.1黑色金属,包括生产产品时发生的边、角料、切削过程产生的屑、末。维修过程中发生的废零配件、及其它黑金属废品。<BR>3.4.2有色金属,包括生产产品时发生的边、角料。切削过程产生的屑、末。分别为紫铜、黄铜、铝、铅等。<BR>3.4.3塑料制品,包括废塑料包装、编织物、废弃废塑料制品。<BR>3.4.4纸制品,包括废弃的纸包装箱、废期刊、废报纸、非保密公文、报告、总结等。<BR>3.4.5木制品:包括废弃桌椅、废弃木包装、废门窗等木制品。<BR>3.5生活废弃物的分类:<BR>3.5.1不可利用生活固体废弃物包括:废旧一次性塑料制品、破损瓷制品、用餐后的剩饭菜、不可食用的动物骨、皮。以及水果皮、核。小食品的包装等。<BR>3.5.2可利用生活固体废弃物包括:各类废塑料制品、橡胶制品、纸包装袋、木制品、木浆制品、废金属制品、玻璃制品、废纤维纺织品等。<BR>3.6危险废弃物按危险废弃物作业指导书执行, </P>
<>4.固体废弃物的收集与存放:<BR>4.1工业、生活固体废弃物,<BR>4.1.1企业应设置工业、生活固体废弃物有标识和专人管理的集中区。<BR>4.1.2部门内部,废弃物发生点设置不同标识的容器,发生废弃物的员工,将废弃物投入不同标识的容器中。发生点的员工定期将产生的固体废弃物,送到企业工业、生活固体废弃物集中区。<BR>4.1.3部门外部的生活固体废弃物,由行政环境卫生部门负责,道路的清扫、垃圾桶的清理。<BR>4.1.4工业、生活固体废弃物集中区应清洁,规范按标识存放。定期处置废弃物。</P>
<>5 .固体废弃物的处置:<BR>5.1工业固体废弃物作价出售,二次利用。<BR>5.2生活固体废弃物可回用的出售,不可回用的拉运市政管理部门指定地消纳。</P>
<>6.固体废弃物的运输:<BR>6.1企业内外运输固体废弃物均不得遗撒,造成二次污染。<BR>6.2内部固体废弃物运送时,运送车辆和容器不得过满,车辆应设有防遗漏档板。<BR>6.3固体废弃物运送出企业的车辆,必须将废弃物用苫布盖好,扎牢。 <BR></P>
发表于 2005-9-29 0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压力气瓶管理使用作业指导书<BR>1.目的:<BR>1.1防止压力气瓶因管理使用不当,引起火灾、爆炸等应急情况。<BR>1.2本作业指导书支持标准4.4.7应急准备与响应程序。防止应急发生造成财产损失和大气污染。<BR>2.适用岗位:<BR>2.1适用本公司采购、运输、保管、使用等管理部门。<BR>2.2适用现场使用、操作的特种作业人员,一般人。<BR>3.一般要求:<BR>3.1采购部门应确保压力气瓶在安全使用周期内,检验标志清晰、明确,新购压力气瓶贴有合格证明。<BR>3.2新购压力气瓶的保管部门派专人负责,核对压力气瓶检验周期钢印。周期不将超过一年。检验防震圈、安全帽齐全,外观完好,方能入库并登入“压力气瓶入库、领用记录表”中。<BR>3.3压力气瓶的保管地,不得有电热设备、电源线路、开关、照明必须是防爆型,<BR>3.4压力气瓶必须保持直立,不同品种的压力气瓶不能混放保存。<BR>3.5存放地点应设有“易燃”等国家规定的标志,保存地配备适应的灭火器材。<BR>3.6使用压力气瓶的操作者属国家规定的特种工种,必须经正式培训,持有特种作业合格证。</P>
<>4.操作要求:<BR>4.1压力气瓶的领用:领用人员开据“压力气瓶领用单”,携带不可继续使用的压力气瓶到保存地点领用。<BR>4.2发放人员根据领用单的品种、数量,核对空压力气瓶与领用单是否一致,安全帽、防震圈完好,方可发放,并登入“压力气瓶入库、领用记录表”中。<BR>4.3压力气瓶在搬运过程中不得不同品种压力气瓶混放,不得碰撞,乙炔气瓶必须直立运输。<BR>4.4压力气瓶使用时不得在阳光下直晒,与热源距离不少于5米。<BR>4.5在进行汽焊作业时使用的氧气瓶、乙炔气瓶、操作燃烧点的距离不少于5米。<BR>4.6使用者在正式工作前,检查压力表、减压阀、气管等是否正常,工作点5米范围内无易燃品,使用者穿戴好防护用品方可投入焊接工作。<BR>4.7工作完毕关闭压力气瓶阀门,清理现场,卸下压力表、减压阀,带好安全帽。</P>
发表于 2005-10-10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P>
发表于 2005-10-26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曾经浅显的学习研究过指标体系,国家整体的安全体系要求也是制定的指标控制体系。 我本人一直认为,实现零伤亡,零事故才是安全工作的目标,杜邦就是个很好的典范。</P>
<>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零伤亡是个目标,为防止空泛,安全必须循序渐进的一步步推进,根据隐患及危险程度,制定相应的实现指标,并根据发展控制情况,逐渐将指标趋进为零。</P>
发表于 2005-10-27 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帮助我

我需要,你能给我发吗?
发表于 2005-11-21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这个问题可以这样解决:针对危险源制定管理方案,然后按权属范围,把这些管理方案落实到每个部门,同时实施情况接受安全职能部门的监督;考核则按方案完成情况并考虑权重。</P>
[em07][em07][em07]
发表于 2005-11-22 06:46 | 显示全部楼层
<>hh</P>
发表于 2005-11-22 06:46 | 显示全部楼层
hh
发表于 2005-11-22 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hh
发表于 2005-11-22 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hh
发表于 2005-11-22 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hh
发表于 2005-11-24 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正面临这一难题呢。。。
发表于 2005-11-24 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否告知属于哪一行业呀?
发表于 2006-7-3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b>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分解</b>
发表于 2006-7-3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strong>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如何制定?</strong>
发表于 2006-7-3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零伤亡是个目标,为防止空泛,安全必须循序渐进的一步步推进,根据隐患及危险程度,制定相应的实现指标,并根据发展控制情况,逐渐将指标趋进为零。[em05]
发表于 2006-7-3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em06]
发表于 2006-7-3 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双外外 为了人民

双外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业务合作!

QQ|安全论坛 ( 晋ICP备2023016270号-1 )

GMT+8, 2025-5-18 17:53

Powered by anquan.com.cn X3.9 Licensed

© 2003-2023 Azh Lt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