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大智

只知道当今剩女盛行,不知道老太婆也盛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10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楼主还是一个比较幽默的人啊!
发表于 2010-9-10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都换换吧
 楼主| 发表于 2010-9-10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都换换吧
lwsh168 发表于 2010-9-10 20:50


赶快发动大家换一换
 楼主| 发表于 2010-9-10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不带水闭关一个月,到水边走走。
水是万物之源,离开了水,要么会生病,要么。。。。
发表于 2010-9-10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不带水闭关一个月,到水边走走。
水是万物之源,离开了水,要么会生病,要么。。。。
大智 发表于 2010-9-10 21:57


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10-9-10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楼主还是一个比较幽默的人啊!
hjm2008bj 发表于 2010-9-10 20:30


可不带水同志有和你不同的理解啊,希望你能多多开导开导拖泥同志。
发表于 2010-9-10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需要冷静的并不一定是我,谁说得准呢,呵呵
发表于 2010-9-10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许还另外有人希望建议我永远闭关也说不准了,呵呵
发表于 2010-9-11 0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不带水闭关一个月,到水边走走。
水是万物之源,离开了水,要么会生病,要么。。。。
大智 发表于 2010-9-10 21:57


地球上正常的生物都一定含有水滴!

地球人都知道啊!出X物了?

早晨起来砍两下!
发表于 2010-9-11 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请记牢说你的人是要帮你的人,

抽你的人是爱你的人,


这些事情只有家长愿意去做!
发表于 2010-9-11 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砍你的人帮你重生的人,

小同学一定要记牢!

想信你会正常的长大,

"命里缺水也不要用别人的口水!"这是友情忠告!
发表于 2010-9-11 06: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帮你我还起了个早!够意思吧!谢就不用了!

改掉用对错看问题的习惯!


生命生存带水是必须的......
发表于 2010-9-11 0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84085766 于 2010-9-11 07:23 编辑

连有灵气的宝石都有水头!

砖头哥很多论坛的兄弟都希望你是沉在水底的石头,

不要飘在(口)水上面,

不但没有脱水,那样还会显视出没有厚重感的轻浮!
发表于 2010-9-11 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84085766 于 2010-9-11 07:27 编辑

是在阳光下暴晒了不带水了,可这没有生命的东西风化的更快!可悲的.....什么泥?
发表于 2010-9-11 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不好看
强烈呼唤把头像改为萝莉头
发表于 2010-9-11 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太婆是什么意思?
发表于 2010-9-11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什么就直接说,不要装神弄鬼的,大家都明白的,哈哈哈
发表于 2010-9-11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想我永远不上论坛也说出来,用网名做文章达不到目的的,别人也有分析力的,哈哈
发表于 2010-9-11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别说帮拉,记得有个谁谁给谁谁过节送礼的谚语啊?没文化,实在想不起来了,唉
 楼主| 发表于 2010-9-11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源头活水



《观书有感》是南宋大学问家朱熹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抄录下来,与大家共同分析欣赏。希望对无心向学,不读书看报,只知玩玩乐乐的青年朋友,有所启迪勉励。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人们在读书后,时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行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原诗四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它实写的是明丽清新的一派田园风光,反复读上几遍,会觉得愈读愈爱读!你看,半亩的一块小水塘,在朱熹笔下是展开的一面镜子(一鉴开),起笔就恬静而幽雅得让人立时展开了想像的翅膀。第二句更引起读者遐想,这面“镜子”中映照着天上徘徊的云影,可想那清澈的水面那么静谧可爱了!作者在第三句提了个问题,这水为什么如此清澈呢?他高兴地自问答道,因为源头总有活水补充,一直不停地流下来。

这幅美丽的自然风光图卷,已经令人读后清新明快了,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一看题目,是观书的感想,顿时这美的意境升华,与读书融合了。

原来,大学者朱熹在赞美读书有所领悟,心灵中感知的畅快、清澈、活泼,以水塘和云影的映照畅叙出来了。他的心灵为何这样澄明呢?因为总有像活水一样的书中新知,在源源不断地给他补充啊!

大才子朱熹的一首小诗,给我们诸多启示,多读一点好书,会让自己思想永远活泼,才思不绝,情操高雅啊!

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我们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业务合作!

QQ|安全论坛 ( 晋ICP备2023016270号-1 )

GMT+8, 2025-7-14 04:37

Powered by anquan.com.cn X3.9 Licensed

© 2003-2023 Azh Lt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