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695
- 在线时间
- 小时
- 主题
- 好友
- 帖子
- 日志
- 精华
- 分享
- 威望
- 点
- 魅力
- 点
- 经验
- 点
|
八措并举 全力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我市第四季度采取措施全面强化安全生产
为深入贯彻落实9月21日全省安全生产电视会议和国发〔2010〕23号、鲁政发〔2010〕77号、淄办发〔2010〕22号等一系列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文件精神,我市在四季度将采取八条过硬措施,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推动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一是扎实抓好隐患排查治理“回头看”活动。针对第三季度工矿商贸领域出现的安全生产事故连发现象,市委、市政府果断采取“刹车”措施,从8月16日至9月15日,在全市范围内组织30名专家、36名技术和执法人员,根据全市八个区县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不同的产业结构和企业属性,分八个督查组开展了一次为期一个月的安全生产专项督查集中行动,到企业、进车间,看现场、查资料,找隐患、抓规范,共排查出各类安全隐患1898条。对排查出的隐患,严格落实整改销号和挂牌督办制度,由市安监局逐一建立整治档案,跟踪督办,直至彻底整改到位,收到了特殊形势下的特殊效果,有效稳定了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第四季度,为贯彻落实省电视会议精神,巩固专项督查行动成果,市安委会组织开展集中督查行动隐患治理“回头看”活动,一方面由各区县负责督导辖区企业按照隐患名单逐个进行整改,10月底之前全部整改到位;另一方面由市安监部门组织对区县进行抽查,检查隐患治理责任、措施、资金、期限和应急预案“五落实”情况,确保已查出隐患得到迅速、彻底的治理,最大限度保证生产安全。对尚处在整改过程中的隐患,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科学严密的防控措施,严防引发事故;严重威胁安全生产的,坚决停产停业,直至关停取缔。
二是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活动。立足化工大市产业结构特点和安全监管的工作重点,在认真分析研判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确定自9月15日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危化品企业安全设计与操作和常压容器专项整治行动。市政府办公厅和市安委会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市危化品企业安全设计与操作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及《全市危化品从业单位常压容器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对全市所有危化品企业进行全面普查登记,摸清安全设计、操作规程编制、职工培训教育和常压容器状况的底数,对排查出的问题明确具体目标,落实监管责任,全面推进专项整治取得实效。省电视会议召开之后,我市进一步细化整治措施,提出与安全标准化工作相结合、与完善危险工艺安全技术措施相结合、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相结合、与严厉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相结合的“四结合”目标,深化整治行动,提升整治效果。整个整治行动将于11月15日前完成专项整治验收。
三是突出加强对规模以下企业的安全治理。今年以来我市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规模以下工矿商贸企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均占到同类企业的一半以上,七、八月份4起较大或影响较大的事故就有3起发生在规模以下企业。通过认真分析事故发生的规律,市委、市政府认为,规模以下企业已经成为安全事故的高发群体,相当一部分企业安全管理极不规范,对社会的潜在危害远大于实际贡献。第四季度,市委、市政府决定把规模以下企业安全治理做为全市安全管理的重点领域,由市安委会组织专门研究,区县为主,条块结合,在全面摸清底数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对所有规模以下企业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分析,对企业的工艺设计、产品制造、设备运行、人员操作进行全面评估,适时开展以提高企业本质安全为主要内容的专项整治,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一律停产治理,不通过验收不能恢复生产。同时,提高市场准入门槛,严格落实新、改、扩建项目“三同时”审查和安全生产评价、评估制度,牢牢把住新上高危项目闸门;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加快淘汰一批技术落后、安全保障条件较差的工艺设备,关停一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从源头上消除安全生产隐患。10月中下旬,拟在先行试点的临淄区召开现场会,全面推开规模以下企业安全治理工作。
四是充分发挥好专家提高企业本质安全的作用。专家不仅在事故隐患排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在指导企业改造设备、改进工艺、预防事故、提高本质安全方面也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为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政府抓监管、专家查隐患、企业抓整改”这一行之有效的安全监管工作机制,推动实现专家在预防事故、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方面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科学化,重点在专家队伍介入安全管理的组织形式方面进行深入探索研究。一方面,探索建立2-3支常设专家队伍,成立直接由市政府安委会领导的专家督查组,对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时段、重点区域进行不定期的专项督查,排查隐患的同时,指导企业加强标准化建设、重大危险源监控、危险危害因素辨识,督促企业改进工艺、改造设备、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另一方面,完善安全评估中介体系,市安监局牵头指导成立安全师事务所,由事务所与企业签订安全生产合同,形成利益相关的运行机制,不断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五是力促企业加强现场规范化管理。企业现场管理关系企业发展,更关系企业生存。特别从安全生产角度,几乎所有事故的发生,都与企业现场管理不规范,人员、设备漏管漏控有直接关系。按照清洁安全的总要求,为提升企业现场管理水平,确定在四季度重点办好五件事:一是深化各级监管责任,把监管以企业为单位深化、细化到车间、班组、现场;二是强化标准规范的制定推广,区分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尽快完善操作规程,力争达到省颁、部颁标准,向国际标准看齐;三是严格一线工人操作规范,必须做到持证上岗,符合资质要求;四是细化一线技术人员、内部专家查隐患机制,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提高隐患发现的时效性;五是加强设备检修养护,保证安全稳定运行。
六是切实加强基层安监机构建设。2009年,淄博市以《中共淄博市委淄博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淄发〔2009〕20号)的形式,明确界定了全市各乡镇(街道)安监站的机构建制、规格和人员配备。目前,全市107个乡镇(街办)安监机构建制已经基本到位,第四季度的工作重点集中在提高能力、发挥作用上。市安委会办公室采取“明确标准、加强培训、试点先行、统一规范”的方法,加强了对乡镇安监机构建设的指导,全面提升乡镇(街道)的安全生产监管水平。同时,逐步推广社区村(居)“多员合一”安全管理模式,使安全生产监管真正横到边、纵到底,真正做到市域范围内安全生产工作事事有人抓、处处有人管。
七是深化全员安全培训教育。按照“大摸底、大培训、大提高”和“层级培训”的原则,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培训教育的长效机制,不断提升企业全员安全素质。市安监部门突出抓好高危行业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安全科(处)长和部分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教育,区县安监部门重点抓好市安监部门负责培训的其他人员的培训教育,并督促指导企业抓好车间、班组及员工的常规培训,切实夯实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同时,运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体,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常识,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和案例警示作用,强化全社会的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八是进一步深化“三化”建设,提高“科技兴安”水平。立足市域产业结构特点和安全监管工作实际,不断强化安全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在市级层面初步实现危化品控制自动化、非煤矿山数字化、综合监管信息化的基础上,第四季度,将结合重点行业安全生产科技发展规划,进一步推动安全生产科技不断实现创新。搞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高安全监管的数字化、信息化水平;深化、细化各行业重大危险源及危险危害因素排查工作,逐一建档立制,纳入全市综合监管系统,采取有力措施实施有效监控;充分发挥专家组和中介机构的作用,整合安全生产科技力量,针对重要领域中亟待解决的共性、关键性技术难题,组织开展重大安全管理课题的科研攻关;借助开展安全许可审查、安全标准化达标等有利时机,引导鼓励企业采用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材料,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不断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