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39|回复: 8

1+3方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5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3”安全监控体系建设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夯实我公司安全工作基础,消除安全隐患,有效预防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切实维护我公司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按照根据市有关文件精神,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现就有关事项制订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法》,积极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努力构筑“群防、群控、群治”的安全生产网络,促进企业科学、安全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的领导,成立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
三、工作目标 2010 年6 月初我厂建立“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2010 年6 月中旬正常运转。
四、工作内容 全面推行“1+3”安全监控体系,主要内容为: “1”指事故隐患监控法。成立由分管领导、安全技术人员参加的评估小组,对事故隐患进行排查评估,分A、B、C 三级建档监控。 “3”指三项机制,即
(一)事故隐患动态管理机制。 1、建立事故隐患监控点实时监控制度。对已经被确认的监控点按照监控内容要求进行监控,并及时进行评估;对新产生的事故隐患,进行及时排查评估,确认监控等级,对移动危险源点要跟踪监控。 2、建立事故预警制度。对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员工现场演练,熟悉应急救援预案要求、内容和方法,对一些突发事故按照《事故应急预案》进行处理,发挥预警机制作用,做到全方位、全过程、全时段监控。 3、建立安全教育更新制度。加强监控点管理、日常安全教育和安全常识教育,并及时更新教育内容,保证教育实效性。 4、建立奖惩制度。对员工在监控过程中及时采取果断有效措施,制止和避免事故发生的,给予一定奖励。
(二)事故隐患持续改进机制。 1、建立全员排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整改。凡因某些原因一时难以整改的,实行评估确认,分级分色预警控制。 2、是建立持续改进制度。对事故隐患监控点经督查,形成排查、评估、确认、挂牌、检查、整改、效果评价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 3、是建立创新提升制度。积极创新安全管理工作新理念、新规范,不断完善和丰富监控工作方法,提升应用实效。
(三)是事故隐患监控评价机制。 1、员工评价。组织员工对设施、设备、环境、人的行为和管理进行客观评价。评价的方法采取“班组每天评价、车间每周评价、厂级每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监控点控制情况进行评价。 2、技术评价。组织安全技术员对全厂安全工作进行评价。 3、监管评价。上级领导部门对我厂各部门、各车间安全工作状况, “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开展情况、事故发生情况等进行评价。
五、实施步骤 第一,排查。组织发动所有员工从厂内环境(含周边环境和围墙)、生产设备、设施、管道、仓储、车辆、宿舍、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员工思想状况等方面入手,进行全面系统的排查。 第二,确认。对排查出来的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辨识、确认。事故隐患和可能产生的危害点确认的依据主要包括 10 个方面的内容:即有无爆炸、易燃、易发生火灾危险的场所;有无触电伤害危险的场所;有无中毒和窒息危险的场所;有无高空坠落危险的场所;有无器具、物件产生挂、绞、碾、碰、挤、压、切、撞、割刺危险的场所;有无灼烫、淹溺、坍塌危险的场所;有无坠落物、崩块伤人危险的场所;有无拥挤、可能产生践踏事故的场所;是否存在噪音、低温、高温、振动、幅射、生物毒性危害危险的场所;以及其它容易致人伤害、发生事故频率较高的场所。 第三,评估。由“1+3”安全监控领导小组会同工作组的成员组成的评估小组对确认的安全隐患和事故易发点逐个进行定性、定量的评估,确定其危险等级。确定危险等级的依据主要有三条。一是事故发生的概率,二是可能产生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程度,三是职业危害的大小。根据上述依据把安全隐患分为三个等级。即: 黄色监控区域(C 级):发生事故的概率较小,伤害程度较轻,财产损失较小,对单位造成一般影响的。 橙色监控区域(B 级):发生事故的概率较大,易发生多人伤害,财产损失较大,对单位造成较大影响的。 红色监控区域(A 级):发生事故的概率很高,易发生群死群伤,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对单位造成重大影响的。 第四,登记、建档、立卡。凡被列为安全隐患点的地方,均进行登记,建立相应的档案,并统一制作醒目的标志牌(三色警示牌),称作“安全隐患监控卡(警示卡)”,该卡的主要内容有:隐患控制点名称、危险等级、易发事故种类、预防措施、监控要求、紧急处理预案、责任人、检查周期等。同时组织广员工定期进行检查。 第五,日常管理。一个监控点设置一本台帐。按照“安全隐患点”的危险等级,明确管理权限和责任人。做到每天必查,留有记录。 第六,建立三项机制,实行动态管理。不论是原有的危险源点危险等级降低,还是出现新的危险源点,都要及时进行调整,使危险源点始终处于有效的监控之中。 六、工作要求 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是安全管理工作在新形势下的创新和发展,对于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是加强领导,明确目标。要求各部门、各车间安排推行“1+3” 安全监控工作体系相关人员,落实方案和工作目标,主动把工作落到位。 二是规范运作,稳步推进。根据县局要求建立“三图五卡”:即安全监控工作体系流程图、事故隐患监控组织网络图、事故隐患监控示意图,按规定样式制好挂在安全工作场所。并设立事故隐患监控卡、事故隐患评价卡、事故隐患整改卡、事故隐患应急救援处理卡、员工岗位权利和义务告知卡。 三是责任到人,完善资料。A、B、C 三级监控区已明确责任人,各责任人要按要求定期排查区域的安全设施和安全状况,填写监控卡并及时归档。领导小组不仅要不定期抽查各区域安全情况,还要定期检查监控卡填写情况,并予以签字确认。 四是注重实效,强化考核。建立学习培训、隐患排查评估、监控挂牌、监控检查、考核评比、监控奖惩等制度,层层建立责任制,确保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有序推进。
发表于 2010-11-15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提供
发表于 2010-11-15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提供。。。。
发表于 2010-11-15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受教
发表于 2010-11-15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
受教
发表于 2010-11-15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 真在做安全合格班组评比
发表于 2010-11-15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做的挺好
发表于 2010-11-15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控制事故的发生,万不可指望一、二个规章制度就能解决。
发表于 2014-5-7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学不到。下来看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业务合作!

QQ|安全论坛 ( 晋ICP备2023016270号-1 )

GMT+8, 2025-7-13 12:33

Powered by anquan.com.cn X3.9 Licensed

© 2003-2023 Azh Lt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