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39|回复: 3

推行安全评价机制,完善安全监管模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20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建筑施工行业是一个危险性高的行业,而目前的监督和管理工作还存在很多的漏洞,因此推行安全评价机制,实行差异化管理是确保安全生产的一个有效途径。本文从安全评价的概念入手,介绍了安全评价的发展历程、目的和意义,根据实际建立了推行安全评价的方法和步骤,并设立了相应的激励措施。
  关键词:建筑安全生产评价  安全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推行安全评价的方法和步骤  激励措施
  0 引言
  建筑施工行业是一个危险性高、易发生事故的行业,多年来,政府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以提高建筑业的安全生产水平,使建筑业的安全生产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逐年减少。然而,目前我国的建筑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监督与管理的随意性较大,没有形成一个规范、有序的监管体系,使监管工作还存在一定的盲点和漏洞。尤其是近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建设项目开工面积逐年增多,在很多地区安全监督人员人均监督面积都在20万平米以上,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5-8万平米的正常监督面积。因此推行安全评价机制,实行差异化管理是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确保安全生产的一个有效途径。
  1.安全评价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是为了科学地评价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情况,提高安全生产工作和文明施工的管理水平,预防伤亡事故的发生,由建筑施工企业及其主管部门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工作进行的系统、全面的安全检查和评价。
  安全评价也称危险评价或风险评价,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最早使用该技术的是保险业。20世纪50年代末,系统安全工程的发展又大大推动了风险评价技术的进步。20世纪80年代初期,系统安全工程引入我国,受到许多大中型企业和行业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系统安全分析、评价方法得到了大量的应用。1989年,我国制定并推行了部标《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88),初步规范了建筑施工安全评价的操作。1999年,在原有的检查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出了强制性行标《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2003年,建设部又推出了《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2003),使建筑施工安全评价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从定性阶段进入了定量评价阶段,实现检查评价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0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2.安全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一)推行安全评价可以使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变经验管理为目标管理。通过开工前向企业发放《建设项目安全监督手册》,将各项安全指标量化,使政府安全监督人员和施工企业明确各项安全指标要求,在明确的目标下,统一步调,分头进行,使安全管理工作做到科学化、统一化、标准化,从而改变仅凭经验、主观意志和思想意识进行安全管理,没有统一的标准、目标的状况。
  (二)建筑安全监督部门对施工现场按施工阶段进行安全评价,有利于了解施工现场及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基础的真实状况,及早发现薄弱环节,使项目负责人对存在的可能引发事故的危险因素心中有数,为决策下一步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依据,使施工管理的部署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同时也可以按各个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实行差异化管理,制定对各个工地的检查频率,提高监督管理的工作效率。
  (三)有利于防范措施的制定及贯彻落实。通过安全评价确定整改项目,落实整改措施,消除了一批不安全因素,从而推动了整改措施的全面落实。
    (四)安全评价是一次全面、规范的安全大检查,对建筑施工中易发生伤亡事故的主要环节、部位和工艺等的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考评,克服了盲目性;设置10个评价分项,克服检查中的随意性,规范了安全检查的内容及要求,保障了安全评价的全面性。
    (五)有利于业务培训。安全评价的标准及项目,是采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结合建筑施工中伤亡事故规律,依据国家《标准》及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程而编制的。通过评价,能使施工企业现场操作人员熟悉标准、规章制度及现场应急措施等。因此,安全评价的过程,也是管理人员学习技术,提高业务水平的操练过程。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0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3 推行安全评价的方法和步骤
  建设项目的安全评价按评价进程主要分为安全预评价、阶段验收评价和竣工综合评价三个步骤。
  (一)安全预评价:这主要是建立在原先已经基本成熟的安全措施备案管理基础上,将其进一步完善,对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条件进行预审。主要内容包括核实企业的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各级安全机构建立、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证、意外伤害保险缴纳情况、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用落实情况;对施工组织设计、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计划、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审查;对建设项目的周边环境进行勘查,初步识别现场主要危险因素。然后将已经建立的《建设项目安全监督手册》发放到项目部,《手册》将建设项目现场文明施工、基础、主体、装饰各施工阶段的安全考核内容量化,登记已经识别的主要危险因素,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建立建设项目安全监督评价档案,对建设项目整个施工过程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情况进行记录。
  (二)阶段验收评价: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安全管理、文明施工、脚手架、基坑支护与模板工程、“三宝”及“四口”防护、施工用电、物料提升机与外用电梯、塔吊起重吊装和施工机具十项内容。首先项目负责人和安全员根据已经领取的《建设项目安全监督手册》对施工现场各项安全指标进行自检,并在手册上做好检查记录,监理人员对检查情况进行确认。政府安全监督人员根据工程进度在基础、主体、装饰各阶段进行随机抽查和定期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记入安全监督评价档案。
  (三)竣工综合评价:这是对建设项目整个施工阶段安全生产情况的一个综合评价。除了预评价、阶段验收评价的内容外,施工单位在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市场不良行为、工伤事故、对隐患整改通知书的整改情况、对主管部门下达的通知管理规定的落实情况等各类不安全生产行为都将被记入安全监督评价档案进行评价,最终确定该项目的安全评价等级。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0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4安全评价结果及相应激励机制建立
  推行安全评价的是为了提升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水平,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应根据评价结果建立激励机制,实行闭合管理。首先我们要根据评价分数高低将施工企业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然后根据安全等级进行差异化管理以及相应的激励机制。
  (一)将安全评价结果与企业信用评价挂钩。在进行企业信用评价时,按照安全等级高低给予相应的加减分,对达不到合格以上等级的企业不予推荐为AAA级信用企业。
  (二)经济手段激励:对达到优良等级的企业,我们可以给予一定的经济激励。一是在文明施工措施费的拨付时可以考虑提前拨付。二是意外伤害保险的缴纳,可以考虑浮动费率,优秀等级的企业下调部分费率,不合格企业上浮部分费率。三是在企业参加招投标时,给予加分奖励和扣分处罚。
  (三)按等级不同实行差异化管理。优秀等级可以少检或免检,不合格企业则增加检查频率。
  (四)评价结果可以作为年终安全方面评优树先的主要依据。
  安全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消除隐患,确保施工安全。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并在整改过程中形成对安全工作全过程、各阶段、各环节、各要素的优化管理,使其处于良性的动态管理循环之中。只要我们把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做好,把安全评价做细、做准、做实,尽力把隐患减少以至消除,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就能平安、顺利地完成工程任务。(中国建筑安全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业务合作!

QQ|安全论坛 ( 晋ICP备2023016270号-1 )

GMT+8, 2025-5-18 11:55

Powered by anquan.com.cn X3.9 Licensed

© 2003-2023 Azh Lt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