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533|回复: 22

杜邦安全管理模式之研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8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zdruihua 于 2010-12-8 12:04 编辑

  根据历史记载,杜邦公司的安全业绩一直比第二名公司好两倍,作为一家风险控制水准极高的“综合科学公司”,其安全管理模式已经得到的国内诸多EHS同仁的学习与效仿。

    在此,笔者收集了大家对杜邦“安全管理模式”的研究,并且对其内容稍做整理,以供自己以及广大同仁学习与交流。

    美国杜邦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历史最悠久的企业,在其生存发展的200年中,取得了骄人的安全业绩。在美国工业界,“杜邦”与“安全”几乎已是同义词。杜邦在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一直推动着安全理念、技术与制度的不断进步。

    人——安全管理的核心
    人的活动离不开管理

    什么是安全?说得完整一些,是人在生活及生产过程中,消除能导致伤害,发生疾病或死亡,造成设备或财产破损,以及危害环境的条件,从而实现生活及生产的目标。因此可以说:安全是人类活动本身的有机组成,是人类活动过程中始终必须保持的一种状态。没有“安全”的状态,人类活动是无法进行的。
   
    人在进行各种活动的过程中,必然要对活动本身进行管理(控制),以求实现活动目标。那么,在对活动本身的所有管理(目标管理、过程管理、成本管理……)当中,就必然同样存在着对“安全状态”的管理。所谓安全管理,就是针对人们活动过程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资源,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活动过程中人与客观物质环境的和谐,始终保持安全状态,达到活动目标的实现。究其核心,笔者认为无非三点:
   
    (1)活动过程的危害识别。即:所要进行的活动过程当中存在着哪些可能的危险、危害因素。

    (2)活动过程的风险评价。即:各种可能的危险、危害因素,能造成多大的伤害,这种因素将造成多大损失,能否接受。

    (3)针对不能接受的伤害,采取安全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安全状态。

    管理的三个过程
    人在进行各种活动过程当中,每一项活动都是按照这三步过程进行着,只不过有的人并没有意识到。例如:在吃饭的过程当中,我要实现一个目标,“将一块鱼肉吃进肚子里”。首先,我将一块鱼肉夹进自己的碗里,检查鱼肉里有没有刺(危害识别),发现刺后判断这根刺的大小、软硬(风险评价),剔除这根刺(采取安全措施),将这块鱼肉吃到肚子里(最终实现活动目标)。

    又例如:“行人穿越马路”,过程是这样的:首先,在穿越马路前,左右看看有没有上下行的汽车(危害识别),有上下行的汽车则对汽车的行驶速度和距离以及自己的速度作出计算判断,是否在马路中间与汽车相交(风险评价),当与汽车在马路中间相交的可能性很大时,自己停下来,让汽车先过(采取安全措施),最后在没有危险时,再穿过马路(最终实现活动目标)。

    所以我认为,只要是人类活动,就必然存在着安全问题,就必然存在着安全管理(如上述的三个过程)过程。而且,活动过程中不断发生着时间、空间、客观物质条件等的变化,因此,这三个过程始终在随着这种变化不断进行。

    那么,人类活动本身,是否存在不进行“安全管理”的情况?答案是肯定的,否则就不会出现这么多事故。

    同样以“行人穿越马路”为例,什么样的人不进行危害识别?“盲人”。他看不见上下行的汽车,即,不能作出危害识别。什么样的人不进行风险评价?“智障”。尽管他看到上下行的汽车,但总是不能对汽车的行驶速度和距离以及自己的速度作出准确计算判断,即,不能作出风险评价。什么样的人不采取安全措施?“行为失控者”。尽管他看到上下行的汽车,也对汽车的行驶速度和距离以及自己的速度能作出准确计算判断,但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问题,大脑“叫停”,脚却不听,所以被车撞。于是,下面又有这样的一个问题被提出来:“盲人、智障、行为失控者”是否每次过马路都会被车撞?不会的。因为“被车撞”事故的发生,不仅取决于人的状态而且还取决于客观的物质条件(车及道路等的情况)。但是,“盲人、智障、行为失控者”过马路不被车撞是偶然的,而被车撞则是必然的。

    在当前我们的企业各项生产活动当中,时常发生一些大大小小的事故,说明在我们的企业当中确实存在着类似“盲人、智障、行为失控者”,在各自的生产活动中没有进行安全管理工作,从而导致事故的必然发生。

    “盲人、智障、行为失控者过马路”(以下简称“过马路者”)同“高处作业者不系安全带”从本质上讲是一样的,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未必每次都掉下来,但掉下来是必然的,其他各项生产活动,只要不做好安全管理也是同样,发生事故是必然的。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一、只要是人类活动,就必然存在活动过程的安全状态问题,安全是活动本身的有机组成。

    二、解决安全状态问题就要进行安全管理工作,就要进行上述的三个过程“危害识别、风险评价、采取安全措施”,但需要解决的是将这三个过程由人的自发行为转变为自觉行为,由被动行为转变为主动行为。

    三、安全管理是人在追求活动目标过程当中的一个管理,因此它具有的是过程管理的特点。

    四、人在活动中进行了安全管理,则不发生事故是必然的,发生事故是偶然的(人类存在着未知的知识领域)。反之,人在活动中不进行安全管理,则不发生事故是偶然的(存在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发生事故则是必然的。
发表于 2010-12-8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发表于 2010-12-8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见过,还是赞一个。
发表于 2010-12-8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的挺彻底的,棒
发表于 2010-12-8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學習學習...謝謝!!!
发表于 2010-12-8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行人穿越马路”这个例子挺好,学习了。
发表于 2010-12-8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安全措施!
发表于 2010-12-8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见过,在中国不要理念,只需要态度而已吧
发表于 2011-2-24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土包子 于 2011-2-24 11:01 编辑

楼主的第一部分可以和第二部分合并,不过说的是这么回事。不过空有纸上的理论,是没有用的
发表于 2011-3-28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味道好极了
发表于 2011-7-16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第一部分可以和第二部分合并,不过说的是这么回事。不过空有纸上的理论,是没有用的
发表于 2011-7-16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辨识,评估危险后果,采取措施,三要素
发表于 2011-7-17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不错的。。。
发表于 2011-9-7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zdruihua 学习啦
发表于 2011-9-7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例子很生动,很形象
发表于 2011-9-7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发表于 2011-9-8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zdruihua


    不错!值得借鉴
发表于 2011-9-8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哇塞 楼上的注册时间是1970年1-1 是怎么回事啊?
发表于 2011-9-9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满精辟的,其实环境及安全体系就是围绕着危险、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及控制三点来的。
发表于 2011-9-15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的因素还是挺重要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业务合作!

QQ|安全论坛 ( 晋ICP备2023016270号-1 )

GMT+8, 2025-5-18 11:56

Powered by anquan.com.cn X3.9 Licensed

© 2003-2023 Azh Lt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