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082|回复: 22

安全评价的过程、分类及法律要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9-15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安全评价作为预测、预防事故的重要手段,将传统安全管理方法的凭经验进行管理,转变为预先辨识系统的危险性,事先预测、预防的“事前过程”。因此,可以说安全评价是安全管理和决策科学化的基础,是依靠现代科学技术预防事故的具体体现。<p></p></P>
<B>一、安全评价的由来</B> <p></p></P>
    安全评价也称危险评价或风险评价。目前欧美等国称其为风险评价,我国和日本等国称其为安全评价。<p></p></P>
    风险评价技术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最早起源于保险业。保险公司为客户承担各种风险,必须收取一定的保险费用,而收取费用的多少是由所承担的风险大小决定的。因此,就产生了一个衡量风险程度的问题,这个衡量风险程度的过程就是当时美国保险协会所从事的风险评价。而风险评价技术的发展又为企业降低事故风险提供了技术手段,很多大的公司也对风险管理及风险评价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如1964年美国道(DOW)化学公司根据化工生产的特点,首先开发出“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用于对化工装置进行风险评价。<p></p></P>
    20世纪5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系统安全工程又大大推动了风险评价技术的发展。系统安全工程首先应用于军事工业方面,随后在原子能工业上也相继提出了保证系统安全的问题。1962年美国公布了第一个有关系统安全的说明书——“空军弹道导弹系统安全工程”,以此作为对民兵式导弹计划有关的承包商提出的系统安全的要求,这是系统安全理论的首次实际应用。1974年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发表了WASH1400报告,即商用核电站风险评价报告,这个报告发表后,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推动了系统安全工程的进一步发展。日本引进风险管理及系统安全工程的方法虽然较晚,但发展很快,已在电子、宇航、航空、铁路、公路、原子能、汽车、化工、冶金等工业领域大力开展了研究与应用。但是,日本人有时避讳“风险”这个词,所以有的日本安全工程学者建议在安全工作中把风险评价改称为安全评价。<p></p></P>
    20世纪80年代初期,系统安全工程引入我国,受到许多大中型企业和行业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系统安全分析、评价方法得到了大量的应用。许多科研单位也进行了安全评价方法的研究,如1986年原劳动人事部分别向有关科研单位下达的机械工厂危险程度分级、化工厂危险程度分级、冶金工厂危险程度分级等科研项目。这些研究成果推动了我国安全评价技术的进步,使我国安全评价方法的研究从定性阶段进入了定量评价阶段。<p></p></P>
<p></p></P>
<B>二、安全评价的基本过程</B><B><p></p></B></P>
<p></p></P>
    对于安全评价的定义,不同的专家、学者,不同的文件、文章和著作有不同的定义,现摘选一些有关安全评价的定义,供参考。<p></p></P>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在《关于印发(安全评价通则)的通知》(安监管技装字[2003]37号)中将安全评价定义为:安全评价是以实现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从而为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p></p></P>
    有的专家、学者认为安全评价的定义为安全评价是对系统发生事故的危险性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评价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以寻求最低的事故率、最少的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p></p></P>
    虽然上述几个有关安全评价的定义从文字叙述上不尽相同,但其本质内容或基本过程是完全相同的,包括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三个过程,如下图所示。<p></p></P>
    危险辨识是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的基础,它是指对所面临的和潜在的事故危险加以判断、归类和分析危险性质的过程。其目的是要了解什么情况能发生,怎样发生和为什么能发生,辨识出要进行管理或评价的危险。<p></p></P>
    风险评价是指在危险辨识的基础上,通过对所收集的大量的详细资料加以分析,估计和预测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或概率(频率)和事故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确定其危险性,并根据国家所规定的安全指标或公认的安全指标,衡量风险的水平,以便确定风险是否需要处理和处理的程度。<p></p></P>
    风险控制是指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选择、制定和实施适当的风险控制计划来处理风险,它包括风险控制方案范围的确定,风险控制方案的评定,风险控制计划的安排和实施。<p></p></P>
    监督和审查是指对危险辨识、风险评价以及风险控制全过程进行分析、检查、修正与评价。<p></p></P>
<p></p></P>
<p></p></P>
<p></p></P>
<p></p></P>
<p></p></P>
 楼主| 发表于 2004-9-15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B>三、安全评价的分类</B><B><p></p></B></P> <p></p></P>    安全评价可在系统的生命周期即规划、研究、设计、制造、安装、运行、报废的任一阶段进行。安全评价的内容相当丰富,随着评价的目的和对象不同,具体的评价内容和指标也不相同。<p></p></P>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在《印发(关于加强安全评价机构管理的意见)的通知》(安监管技装字[2002]45号)和《关于印发&lt;安全评价通则)的通知》(安监管技装字[2003]37号)中,将安全评价分为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综合评价、专项安全评价。并将各类安全评价做了如下的定义:<p></p></P>    安全预评价是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p></p></P>    安全验收评价是在建设项目竣工、试运行正常后,通过对建设项目的设施、设备、装置实际运行状况及管理状况的安全评价,查找该建设项目投产后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程度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p></p></P>    安全现状综合评价是针对某一个生产经营单位总体或局部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现状进行安全评价,查找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确定其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p></p></P>    专项安全评价是针对某一项活动或场所,以及一个特定的行业、产品、生产方式、生产工艺或生产装置等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的安全评价,查找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程度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p></p></P>    安全评价的分类方法很多,除上述分类方法外,下面还有一些常用的分类方法。<p></p></P>    1.按评价对象系统的阶段分类,可分为:事先评价、中间评价、事后评价和跟踪评价;<p></p></P>    2.按评价性质分类,可分为:系统固有危险性评价、系统安全状况评价和系统现实危险性评价;<p></p></P>    3.按评价的内容分类,可分为:设计评价、安全管理评价、生产设备安全可靠性评价、行为安全性评价、作业环境评价和重大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性评价;<p></p></P>    4.按评价对象分类,可分为:劳动安全评价和劳动卫生评价;<p></p></P>    5.按评价方法的特征分类,可分为: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和综合评价。<p></p></P>    综合上述分类方法,从企业安全管理的角度,安全评价可分为:<p></p></P>    (1)新建、扩建、改建系统以及新工艺的预先评价。<p></p></P>    主要目的是在新项目建设之前,预先辨识、分析系统可能存在的危险性,并针对主要危险提出预防或减少危险的措施,制定改进方案,使系统危险性在项目设计阶段就得以消除或控制。<p></p></P>    (2)在役设备或运行系统的安全评价。<p></p></P>    根据系统运行记录和同类系统发生事故的情况以及系统管理、操作和维护状况,对照现行法规和技术标准,确定系统危险性大小,以便通过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提高系统的安全性。<p></p></P>    (3)退役系统或有害废弃物的安全评价。<p></p></P>    退役系统的安全评价主要是分析系统报废后带来的危险性和遗留问题对环境、生态、居民等的影响,提出妥善的安全对策。<p></p></P>    (4)化学物质的安全评价。<p></p></P>    化学物质的安全评价主要是对化学物质的危险性,如火灾爆炸危险性、有害于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险性以及腐蚀危险性进行评价。<p></p></P>    (5)系统安全管理绩效评价。<p></p></P>    这种评价主要是依照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从系统或企业的安全组织管理,安全规章制度,设备、设施安全管理,作业环境管理等方面来评价系统或企业的安全管理绩效。<p></p></P> <p></p></P><B>四、安全评价的法律要求</B><B><p></p></B></P> <p></p></P>    目前对安全评价工作有明确法律要求的国家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管理方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和《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定点生产管理办法》等。下面分别就这些法律、法规中对应进行安全评价的项目按评价的类型作一简单介绍。<p></p></P>    1.安全预评价(原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p></p></P>    《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和《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管理方法》规定下列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p></p></P>    (1)属于《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财政部关于基本建设项目和大中型划分标准的规定》中规定的大中型建设项目;<p></p></P>    (2)属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l6)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生产类别为甲类的建设项目;<p></p></P>    (3)属于原劳动部颁布的《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中规定的爆炸危险场所等级为特别危险场所和高度危险场所的建设项目;<p></p></P>    (4)大量生产或使用《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规定的Ⅰ级、Ⅱ级危害程度的职业性接触毒物的建设项目;<p></p></P>    (5)大量生产或使用石棉粉料或含有10%以上的游离二氧化硅粉料的建设项目;<p></p></P>    (6)其它由劳动行政部门(现改由安全监管部门——编者)确认的危险、危害因素大的建设项目。<p></p></P>    除上述6类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安全预评价以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又规定了“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分别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p></p></P>    2.安全验收评价<p></p></P>    《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规定“建设单位在建设项目预验收前,应自主选择并委托劳动行政部门(现改由安全监管部门——编者)认可的单位进行劳动条件检测、危害程度分级和有关设备的安全卫生检测、检验,并将试运行中劳动安全卫生设备运行情况、措施的效果、检测检验数据、存在的问题以及拟采取的措施等写入劳动安全卫生验收专题报告,报送劳动行政部门(现改由安全监管部门——编者)审批”。<p></p></P>    3.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p></p></P>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生产、储存、使用其他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两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p></p></P>    《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规定:“申请经营许可证的单位自主选择具有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本单位的经营条件进行安全评价”。<p></p></P>    《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定点生产管理办法》规定“申请定点生产的企业自主选择具有资质的评价机构,对本单位的生产条件进行评价”。<p></p></P>    除上述国家有关安全评价的法律、法规以外,一些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也颁布了一些行政法规,对安全评价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如《港口建设工程项目职业安全卫生评价暂行办法》、《天津市安全评价管理办法》、《扛苏省建设工程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和“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等。<p></p></P>
发表于 2004-9-23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发表于 2004-9-23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全评价现在有很多的企业都搞了。</P><>楼主的资料好像不够“与时俱进”。</P>[em01][em01][em01]
发表于 2004-10-17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屗《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规定“建设单位在建设项目预验收前,应自主选择并委托劳动行政部门(现改由安全监管部门——编者)认可的单位进行劳动条件检测、危害程度分级和有关设备的安全卫生检测、检验,并将试运行中劳动安全卫生设备运行情况、措施的效果、检测检验数据、存在的问题以及拟采取的措施等写入劳动安全卫生验收专题报告,报送劳动行政部门(现改由安全监管部门——编者)审批”。
<p>    3.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 <p><p>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生产、储存、使用其他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两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p><p>    《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规定:“申请经营许可证的单位自主选择具有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本单位的经营条件进行安全评价”。 <p><p>    《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定点生产管理办法》规定“申请定点生产的企业自主选择具有资质的评价机构,对本单位的生产条件进行评价”。 <p><p>    除上述国家有关安全评价的法律、法规以外,一些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也颁布了一些行政法规,对安全评价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如《港口建设工程项目职业安全卫生评价暂行办法》、《天津市安全评价管理办法》、《扛苏省建设工程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和“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等。
发表于 2004-10-17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em05]  不错啊
发表于 2004-11-2 03: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谢谢!
发表于 2005-3-14 04:2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发表于 2005-3-15 06:0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生产企业办安全许可证,也需要做安全评价
发表于 2005-3-15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理论上的呀,谁有安全评价练习题?拜托发一下谢谢啦!!!!!!
发表于 2005-3-15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单项选择题<p></p></P><>(1) 安全是(  C)。<p></p></P><>  A. 没有危险的状态  B. 没有事故的状态  C.达到可接受的伤亡和损失的状态  D. 舒适的状态<p></p></P><>(2) 事故和隐患是(  B )。<p></p></P><>  A. 完全相同的  B.后者是前者的可能性  C. 后者是前者的必然条件  D. 前者是后者的必然条件<p></p></P><>(3)(  C    )是系统安全的主要观点。<p></p></P><>  A.安全是绝对的  B.安全只是系统运行阶段的要考虑的工作  C.在系统各个阶段都要进行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控制  D. 事故是系统的危险源<p></p></P><>(4) 石化生产系统是高危险性生产系统,因为(        )。<p></p></P><>  A.生产物资具有多种危险  B.自动化生产  C.生产过程难以控制  D. 生产的独立性<p></p></P><>(5) 安全检查表方法不可以用于(     )。<p></p></P><P>  A.方案设计  B.开发研制  C.生产样机  D. 日常运行<p></p></P><P>(6) 危险性与可操作研究可以用于(       )。<p></p></P><P>  A.方案设计  B.开发研制  C.事故调查  D. 日常运行<p></p></P><P>(7) 预先危害分析中的第3级危险源划为:(  )<p></p></P><P>  A.安全的  B.临界的  C.危险的  D. 灾害的<p></p></P><P>(8)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与故障类型和影响、危险度分析(FMECA)的区别是(    )。<p></p></P><P>  A.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B.后者仅进行危险度分析  C.前者是定量分析,后者是定性分析  D. 后者是以前者为基础的定性分析。<p></p></P><P>(9) 美国杜邦公司把故障的概率划分为6个等级,故障后果的严重度划分为3个等级。故障概率为1×10-3时,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p></p></P><P>  A. 立即停止作业  B. 看准机会修理  C. 注意  D. 不需要采取任何措施<p></p></P><P>(10) 在进行危险性和可操作性研究时,应依次利用引导词对系统进行分析。若需要分析系统意图是否达到时,应采用的引导词为:(      )。<p></p></P><P>  A. 没有、不    B. 较多或较少  C. 也,又,部分  D. 反向,不同于,非<p></p></P><P>(11) 按事故发展的时间顺序由初始事件开始推论可能的后果是(   )。<p></p></P><P>  A. 事故树的分析方法    B. 事件树的分析方法  C. 是事故树和事件树共同的分析方法  D. 既不是事故树的分析方法,也不是事件树的分析方法<p></p></P><P>(12) 事故树分析中最小割集表示:(   )。<p></p></P><P>  A. 能使顶事件发生的基本事件集合   B. 能使顶事件发生的最小基本事件集合析  C. 能使顶事件不发生的基本事件集合 D. 能使顶事件不发生的最小基本事件集合<p></p></P><P>(13) 事故树中用逻辑或门表示:(      )。<p></p></P><P>  A. 只要有一个或一个以上输入事件出现则输出事件就出现的逻辑关系   B. 只要有一个输入事件不出现则输出事件就不出现的逻辑关系  C. 全部输入事件都出现时输出事件出现的逻辑关系  D. 全部输入事件都不出现时输出事件出现的逻辑关系<p></p></P><P>(14) 事故树分析中概率重要度是指:(   )。<p></p></P><P>  A. 基本事件在事故树结构中位置的重要性   B.顶事件发生概率与基本事件发生概率的偏差之比  C. 用顶事件发生概率的相对变化率与基本事件发生概率的相对变化率之比  D. 顶事件发生概率与基本事件发生概率之比<p></p></P><P>(15) 罗韦认为危险性评价包括:(   不会   )。<p></p></P><P>  A. 危险源划分  B.危险定义  C.安全法律认定  D.危险源辩识<p></p></P><P>(16) 生产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是以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情况和事故后果的严重度(    D   )。<p></p></P><P>  A. 之和   B.分数之和  C.绝对值之和  D. 乘积<p></p></P><P>(17) 日本化工企业六阶段评价法是(   B    )。<p></p></P><P>  A. 从定量到定性的安全评价方法   B. 从定性到定量的安全评价方法  C. 从定性到定性的安全评价方法  D. 从定量到定量的安全评价方法<p></p></P><P>(18) 危险物质加工处理危险性评价(   不知道     )。<p></p></P><P>  A.取火灾爆炸指数和毒性指标相应的危险等级中最高的作为单元危险等级  B. 只计算特殊工艺危险性系数  C. 需要比较火灾、爆炸指数和毒性指标  D. 需要把单元化整为系统<p></p></P><P>(19)(   C    )是预防事故发生的危险控制技术。<p></p></P><P>  A. 个体防护  B. 采取避难和救生措施  C. 故障——安全措施  D. 接受小的损失<p></p></P><P>(20)(  D     )属于视觉警告。<p></p></P><P>  A. 蜂鸣器或闹钟   B. 易燃易爆气体里加入气味剂  C. 振动  D. 亮度、颜色、信号灯<p></p></P><P>(21) 国标GB6441-86规定,重伤是(  A     )的事故伤害。<p></p></P><P>  A. 休工日数等于、大于105日  B. 休工日数40~100天   C. 住院105天以上  D. 疗养105天以上<p></p></P><P>(22) 国标GB6441-86规定,较大损失为(    A  )万元。<p></p></P><P>A. 损失金额达到1万元、小于10万元   B. 损失金额在1万元以下   C. 损失金额达到10万元、小于100万元  D. 损失金额达到、超过100万元<p></p></P><P>(23)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根据行业特点,制定的特大事故评价等级为(   B    )。<p></p></P><P>  A. 一次事故造成死亡1~2人    B. 一次事故造成重伤10人及以上   C. 一次事故造成死亡10人及以上  D. 次跑油、料在10吨及以上<p></p></P><P>(24) 海因里希对5000多起伤害事故案例进行了详细调查研究后得出海因里希法则,事故后果为严重伤害、轻微伤害和无伤害的事故件数之比为(  A      )。<p></p></P><P>  A. 1:29:300     B. 1:10:300   C. 1:10:100  D. 1:100:500<p></p></P><P>(25) 事故发生机理的意外释放论,认为事故是一种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   B    )。<p></p></P><P>  A. 连锁反应    B. 能量释放   C. 相互作用   D.能量控制<p></p></P><P>(26) 在事故责任分析中不必说明的是(   D    )<p></p></P><P>  A. 直接责任   B. 主要责任   C. 间接责任   D. 领导责任<p></p></P><P>(27) 我国作为安全法制管理依据的安全法律不包括(   D   )。<p></p></P><P>  A. 劳动法  B. 刑法   C. 宪法   D. 婚姻法<p></p></P><P>(28)“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所伤害”是(   D     )的原则。<p></p></P><P>  A. 三同时  B. 三不放过   C. 三负责制   D. 全面安全管理<p></p></P><P>(29)“OHSAS18001”是(     A    )。<p></p></P><P>  A. 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体系  B. 环境管理体系   C. 质量管理体系   D. 生产管理体系<p></p></P><P>(30)(  C    )是安全管理体系中实施与运行阶段的内容。<p></p></P><P>  A. 绩效测量与监测   B. 协商与交流   C. 纠正与预防措施   D. 定期评审<p></p></P><P>安 全 工 程 技 术 试 题<p></p></P><P>由于本人能力、知识有限,难免有许多错误,希望各位能够指正并相互交流<p></p></P><P>二、多项选择题<p></p></P><P>(1)(     AC    )是系统安全的主要观点。<p></p></P><P>  A. 没有绝对的安全   B. 协商与交流   C. 安全工作贯穿于系统的整个寿命期间  D. 系统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p></p></P><P> (2)系统安全工程包括(  BCD      )<p></p></P><P>  A. 危险源查找  B. 危险源辨识   C. 危险性评价  D. 危险源控制<p></p></P><P> (3)从安全上考虑,石化生产系统的特征有(     ABCD  )<p></p></P><P>  A. 物资的多危险性  B. 加工过程的封闭性   C. 工艺的复杂性  D. 生产工艺的连续性和长周期性<p></p></P><P> (4)以下属于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的是(    ABC   )<p></p></P><P>  A. 予先危害分析  B. 事故树分析   C. 危险性和可操作性研究  D. 本量利分析<p></p></P><P> (5)适用于方案设计阶段的系统安全方法是(  ABC     )。<p></p></P><P>  A. 预先危险分析  B. 事故树分析   C. 安全检查表法  D. 因果分析<p></p></P><P> (6)在预先危险分析中属于III级危险源的情况是(   ABCD      )。<p></p></P><P>  A. 造成人员伤亡或财物损失  B. 必须采取措施控制   C. 有导致事故的可能性  D. 可能导致事故<p></p></P><P> (7)在危险性与可操作性研究中考查系统“量的增加”,可以采用的引导词有(AC    )。<p></p></P><P>  A. 较多  B. 反向   C. 也、又、部分  D. 没有或不<p></p></P><P>(8)表述事故树中事件的符号有( ABCD       )。<p></p></P><P>  A. 矩形符号  B. 房形符号   C. 菱形符号  D. 圆形符号<p></p></P><P>(9)危险性评价的内容包括(       )。<p></p></P><P>  A. 危险源辩识   B. 危险源控制   C. 允许界限确定  D. 危险性定量<p></p></P><P> (10)生产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评价是由(    ABD    )分数的积构成的。<p></p></P><P>  A. 事故发生可能性分数   B. 后果严重度分数   C. 危险性评价分数  D. 人员暴露情况分数<p></p></P><P> (11)严重伤害潜势是由(            )分数的和构成的。<p></p></P><P>  A. 危险性评价分数   B. 人员、物体的动能、势能状况分数   C. 作业性质分数   D. 能量种类分数<p></p></P><P> (12)属于日本劳动省化工企业安全评价阶段之一的有(        )。<p></p></P><P>  A. 研究安全对策   B. 对危险源的定量评价   C. 有关资料的准备和研究   D. 利用ETA/FTA方法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详细的定量评价<p></p></P><P> (13)危险控制效果评价中应考虑的有(         )<p></p></P><P>  A. 防止人失误的能力  B.防止故障传递能力     C. 对失误后果的控制能力   D. 失误或故障导致事故的难易<p></p></P><P> (14)预防事故的危险控制技术有(        )。<p></p></P><P>  A. 故障-安全设计  B. 隔离    C. 控制失误   D. 根除和限制危险因素<p></p></P><P> (15)故障-安全设计包括(   ABD    )。<p></p></P><P>  A. 故障——积极方案  B. 故障——消极方案    C. 故障——损失方案   D. 故障——正常方案<p></p></P><P> (16)视觉警告包括(   AC   )。<p></p></P><P>  A. 亮度  B. 电铃    C. 信号灯   D. 振动<p></p></P><P>(17)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危险控制技术有(    ABD   )。<p></p></P><P>  A. 隔离  B. 缓冲    C. 熔断器   D. 个体防护<p></p></P><P> (18)(    AC     )是处理紧急事故和灾害的关键。<p></p></P><P>  A. 正确的措施   B. 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C. 迅速的反应   D. 个体防护<p></p></P><P> (19)属于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根据行业特点制定的事故类别有(        )。<p></p></P><P>  A. 爆炸事故  B. 设备事故    C. 交通事故   D. 中毒事故<p></p></P><P> (20)(    ABD    )反映了事故发生频率与事故后果严重率之间的一般规律。<p></p></P><P>  A. 事故后无伤害的情况是大量的   B. 造成轻微伤害的情况稍多    C. 有伤害和无伤害的事故是等比例的   D. 事故发生后带来严重伤害的情况是很少的<p></p></P><P> (21)(     BCD   )是第一类危险源。<p></p></P><P>  A. 环境  B. 能量    C. 火灾   D. 干扰人体与外界能量交换的危险物质<p></p></P><P> (22)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包括(    ACD  )。<p></p></P><P>  A. 人身伤亡后支出的费用  B. 工作损失价值    C. 善后处理费用   D. 财产损失价值<p></p></P><P> (23)事故间接经济损失包括(   ABC   )。<p></p></P><P>  A. 停产、减产损失价值  B. 工作损失价值    C. 资源损失价值   D. 财产损失价值<p></p></P><P> (24)我国执行的安全体制是( ABC D       )。<p></p></P><P>  A. 国家监察,行业管理   B. 群众监督    C. 企业负责  D. 劳动者遵章守纪<p></p></P><P> (25)安全管理五同时原则中包括(  ABCD     )的同时安排安全工作。<p></p></P><P>  A. 计划   B. 总结    C. 检查  D. 评比<p></p></P><P>(26)现代安全管理要实现的目标是(         )。<p></p></P><P>  A.变传统的纵向单因素安全管理为现代的横向综合安全管理,变事故管理为现代的事件分析与隐患管理   B.变被动的安全管理对象为现代的安全管理动力;变静态安全管理为现代的安全动态管理    C.变被动、辅助、滞后的安全管理程式为现代的主动、本质、超前的安全管理模式     D.变外迫型安全指标管理为内激型的安全目标管理<p></p></P><P> (27)推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试行标准》的目的是(    ABCD     )。<p></p></P><P>   A.满足国际竞争的需要、国家政策的要求以及企业员工和社会公众的期望   B.提高安全卫生管理水平   C.改善企业形象   D.达到国际公认的安全卫生管理标准<p></p></P><P> (28)事故管理三不放过原则是(    ABD   )。<p></p></P><P>   A. 当事人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B. 整改措施未落实三不放过   C. 当事人未撤换不放过   D.事故原因没查清不放过<p></p></P><P> (29)安全生产工作体制中“企业负责”的含义是(      )。<p></p></P><P>   A. 负法律责任  B. 负技术责任   C. 负管理责任   D. 负行政责任<p></p></P><P> (30)《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对(     AC      )的作业,有权拒绝执行。<p></p></P><P>   A. 管理人员违章指挥   B. 管理人员的违法指令   C. 管理人员违章强令冒险作业   D. 任何危险<p></p></P><P>1.ACD<p></p></P><P>9.ACD<p></p></P><P>14.ABC<p></p></P><P>19.AD<p></p></P><P>20.ABC<p></p></P><P>26.ABCD<p></p></P><P>28.题目难道没有考虑“四不放过”吗?<p></p></P><P>29.BCD<p></p></P><P 12pt; WORD-BREAK: break-all">三、简答题<p></p></P><P 12pt; WORD-BREAK: break-all">(1) 安全的概念<p></p></P><P 12pt; WORD-BREAK: break-all">安全是指不会引起死亡、职业病、设备财产损失以及环境污染的一种状态。<p></p></P><P 12pt; WORD-BREAK: break-all">(2) 系统安全的概念<p></p></P><P 12pt; WORD-BREAK: break-all">在系统寿命周期内,应用系统安全工程的管理方法,辨识系统中的危险源并采取控制措施,使其危险性最小,从而使系统在规定时间、性能、成本范围内达到最佳的安全程度<p></p></P><P 12pt; WORD-BREAK: break-all">(3) 事故树分析的概念<p></p></P><P 12pt; WORD-BREAK: break-all">FTA是系统安全工程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是以系统所不希望发生的一个事件(顶事件)作为分析目标,通过逐层向下推溯所有可能的原因,每层推溯其直接原因,从而找出系统内可能存在的元件失效、环境影响、人为失误以及程序处理等硬件和软件因素(各种底事件)与系统失效(顶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并用倒立树状图形表示出来。<p></p></P><P 12pt; WORD-BREAK: break-all">(4) 系统安全工程的基本内容<p></p></P><P 12pt; WORD-BREAK: break-all">危险源的辨识:发现、识别系统中危险源的工作<p></p></P><P 12pt; WORD-BREAK: break-all">危险源的控制:利用工程技术和管理手段消除、控制危险源,防止危险源导致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p></p></P><P 12pt; WORD-BREAK: break-all">危险源的评价:对系统中危险源和危险性的综合评价<p></p></P><P 12pt; WORD-BREAK: break-all">(5) 确定一般工艺危险系数要考虑的内容<p></p></P><P 12pt; WORD-BREAK: break-all">放热化学反应;吸热反应;物料处理与输送;封闭单元或室内单元;通道;排放和泄漏控制<p></p></P><P 12pt; WORD-BREAK: break-all">(6) 安全连锁(联锁)的主要用途<p></p></P><P 12pt; WORD-BREAK: break-all">使一些元件相互制约以保证机器在违章操作时不能启动或处在危险状态时自动停止<p></p></P>
发表于 2005-3-16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全评价的范围很宽,请大家研究、研究。无法律依据是不行的,现在各行各业均在政府的要求下,准备着呢。
发表于 2005-3-16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企业搞安全评价的,基本上都是需要办经营许可证,迫不得已。这种状态和安全评价的初衷是不符合的,什么时候企业自主要求请相关单位进行安全评价,才是真正的走上正轨,路途遥遥啊。</P>
发表于 2007-3-10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7-11-24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thank you
发表于 2010-12-2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正好不知道怎么入手呢,谢谢啦!
发表于 2010-12-5 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多大的价值
发表于 2010-12-7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
我曾经学过
发表于 2010-12-18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系统的介绍的吗?
发表于 2011-9-17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很全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业务合作!

QQ|安全论坛 ( 晋ICP备2023016270号-1 )

GMT+8, 2025-5-18 04:26

Powered by anquan.com.cn X3.9 Licensed

© 2003-2023 Azh Lt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