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14|回复: 6

看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28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想给家里老人买套房子,因为自己已经有了2套房子,都由自己和另一家老人住着。所以现在开始看看市场。
据中介说,从11月起有一波15%-20%的涨价,我就从她那里验证了一下我自己的看法。

现在买房子的人,北京市场上基本上已经没有投资资金了。买房子的或者是中产阶级如我这样,有闲钱,怕通胀,恐慌出手,或者是纯粹的刚需,同样觉得恐慌,觉得要赶紧买,不买就永远买不上了。
房价这个东西,根本上是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而我觉得有趣的现象是:
  
  1.刚需和小小的中产阶级能否撑得起现在的房价?
  2.既然媒体上都说要涨,怎么不见炒家来了?
  3.媒体,是否和股市一样,需要忽悠最终的散户站岗?刚需和中产阶级的影响力对于管理层来讲,等于空气。
  4.房地产贷款和个人房贷,在明年继续受限的情况下,买房的钱从哪里来?我真的很怀疑。
  5.不排除房价再次大幅上涨炒作的可能,但是概率很小,因为那个时候,这个政权是否还存在确实是个问题。
  
  倾向于再等等,即使不能够下降,似乎也不可能大涨。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8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因为楼市火热,而是因为房地产中介开了一家又一家,而现在只有看楼的没有买楼的,他们只能来这里制造紧张气氛来吓唬你去买房。
    
    我是不喜欢中介的,完全没必要存在的一个东西。
    而且我绝不买二手房,要买就买新的,
    
    我怎么知道这个房子是不是凶宅,是不是发生过死人的事情。
    老宅子的自来水太不干净了。设施又老又旧,说不定水里还有红虫。
    
    二手房陷井太多,说不定就买到问题房子,痛苦一辈子。
    而且不少中介从中作梗,和房主一起黑买房子的人。要房主涨价,然后分成。
    
    这个版上房地产中介应该不少。楼下的档口,现在有24家,有10家是房地产中介。
    
    我算了一下,等到有16家房地产中介的时候,这楼市就开始崩了。
    
    软着陆不不是着陆不了么,那么就只能崩了。
    经济规律必定发挥作用,没什么是只涨不跌的。
    日本和美国的房地产都崩过,中国还没有过,所以这么疯狂。
    
    和我们相比,美国和日本的经济学家难道少了?获经济学诺贝尔奖的难道少了,ZF里的能人难道少了?有钱的人难道少了?ZF比我们的ZF难道穷了?为什么他们都救不了市?
    因为这是经济规律。
    
    这世上绝对没有只涨不跌的东西。 房地产现在已经成为ZF盘剥老百姓辛苦积蓄的重要手段,你不是不愿意消费么?房子总的住吧,那就把房价抬高,土地卖的贵贵的(地方ZF背了那么多债,这个是他们所乐见的)。这不就把储蓄给弄出来。
    
    房地产已经失去了住房的意义,成为炒做工具,成为富人剥削穷人的工具,成为社会贫富不断拉大的工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8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起来俺一同事,刚毕业的博士,34岁高校青教,基本收入部分大概6万多吧,再加上超课时费加上他搞到的项目(三流学校很难搞到,他算不错的了),估计总共10万一年吧,前几天买了套85平米总价约一百七十万的房子,不吃不喝十六七年,算上还银行的利息,不知道要还多久,一个劲儿的劝我也买房,说肯定还会再涨,现在不买一辈子没房住,我说买不起,他说买不起也得买啊,我说我买不起你让我怎么买呀?
  真不知道是买房的人疯了,还是卖房的人疯了,还是大家都疯了,反正周围所有已经有房的同事都说房价一定会再涨,都是劝我买的,但是房价显然已经超过我的承受能力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8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一种现象,现在农村的村庄基本上没有了,因为小县城要有置换土地指标,以新农村建设为借口,不准农村建房,农民、城镇居民都要买商品楼住,在我们这小县城房价每平方都到4500元。已没有自建房了,农村人都到县市买房,县市有条件的居民为了子女都想在省会以上大城市买房,最后都集中到上海、北京这类大城市买房,想想刚性需求有多大。
发表于 2010-12-28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楼市悲哀
发表于 2010-12-28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来说去,归根到底,房价是地方政府炒起来的
发表于 2010-12-28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政府拿大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业务合作!

QQ|安全论坛 ( 晋ICP备2023016270号-1 )

GMT+8, 2025-5-17 19:01

Powered by anquan.com.cn X3.9 Licensed

© 2003-2023 Azh Lt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