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69|回复: 18

春天的故事又来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9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迎接水利改革发展的春天——学习贯彻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之一  
    新华网北京2月8日电(新华社特约评论员)春节前夕,中央出台了进入新世纪以来第八个一号文件,作出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充分彰显水利在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充分表明中央对水利工作的高度重视,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大兴水利的明确信号,预示我国水利改革发展必将迎来新的春天。  
    进入新世纪后,中央连续发出7个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高的强农惠农政策举措,作出了一系列里程碑式的统筹城乡发展制度安排,极大地激发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为取得粮食生产“七连增”、农民增收“七连快”的非凡成就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撑。  
    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动员亿万人民大规模兴修水利,集中力量系统整治大江大河,突出重点优先解决民生水利问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主要江河防洪能力显著提升,城乡供水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农田水利设施不断完善,水资源节约和保护逐步加强,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修复稳步推进,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效益显著,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必须看到,我国地理气候条件复杂,水旱灾害频繁,是世界上治水任务最艰巨的国家之一。水利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投入强度明显不够,建设进度明显滞后,保障水平明显偏低。总体上看,洪涝灾害频繁仍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干旱灾害仍然是影响城乡人民生产生活的重大隐忧,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仍然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用水方式粗放仍然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出软肋,水利设施薄弱仍然是国家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水利体制机制改革滞后仍然是推动水利又好又快发展的深层制约。


还要看到,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大,我国水利面临的形势更趋严峻,增强防灾减灾能力要求越来越迫切,强化水资源节约保护工作越来越繁重,加快扭转农业主要“靠天吃饭”局面任务越来越艰巨。近年来,我国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增多,自然灾害呈现多发频发重发趋势,2006年重庆、四川东部地区的特大干旱,2007年淮河流域性的大洪水,2008年南方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2009年大范围的特大春旱,2010年西南地区的特大干旱、多数省区市遭受的洪涝灾害、部分地方突发的严重山洪泥石流,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给人民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暴露出我国水利基础脆弱、欠账较多的严峻局面,再次警示我们加快水利建设刻不容缓,深化水利改革时不我待,强化水利管理势在必行。  
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鲜明指出,要下决心加快推进水利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以水利为重点。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强调,必须把水利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增加水利投入,进一步夯实水利基础,从根本上提高防御洪涝干旱灾害能力和水利基础保障水平。为切实夯实农业稳定发展的农田水利基础,抓紧突破影响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水利薄弱环节,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认真分析形势,广泛听取意见,经过慎重考虑,决定以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方式,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符合国情水情,遵循发展规律,顺应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热切期盼。  
《决定》深刻揭示新形势下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强调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必须下决心加快水利发展,切实增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决定》科学界定了新形势下水资源的重要作用和水利的战略地位,首次提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


    《决定》系统阐述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全面部署水利建设的重点任务,明确提出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强调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制定出台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强调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  
    《决定》还就不断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和切实加强对水利工作的领导等方面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立足水利、着眼全局,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求真务实、锐意创新,理论性、实践性很强,操作性、含金量很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发出的第一个关于水利改革发展的综合性文件,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我国水利改革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学习贯彻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我国水情和水利战略定位的科学判断上来,把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具体部署上来,形成全党重视水利的共识,营造全社会关注水利的氛围。凝聚各行各业支持水利建设、社会各界参与水利事业的力量,共同推动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楼主| 发表于 2011-2-9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又是哪些人的春天
发表于 2011-2-9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没有我们的春天啊!
发表于 2011-2-9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搞吧,多对农民做点事,应该的
发表于 2011-2-9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那么多钱应该把农民的基础设施搞好呀,宁可不要高速铁路。
发表于 2011-2-9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做点有用的实事……
发表于 2011-2-9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又是哪些人的春天
发表于 2011-2-9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哪些人的春天
发表于 2011-2-9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倒像是“我的秋天”
发表于 2011-2-9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不是农民的春天呢??
发表于 2011-2-9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起旭日阳刚的春天里了。最后一句话是请把我埋在春天里。看来大家对春天是多么的向往啊
发表于 2011-2-10 07:11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时候是注安的春天啊
发表于 2011-2-10 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说这话还太早了
发表于 2011-2-10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春天就有收获的秋天,关注之中。
发表于 2011-2-10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给我们没有太大关系。
发表于 2011-2-10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利国利民的好事
发表于 2011-2-10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利国利民的好事
发表于 2011-2-10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忽悠百姓30年了,物价改革,医疗改革,住房改革,教育改革,工资改革......每次改革都像被抢劫一样浑身上下一无所有。现在不谈改革,改谈“春天”继续忽悠。卖拐、卖车、卖担架....哈哈哈
发表于 2011-2-10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当年毛主席他老人家号召全国人民兴修的水利多好,可现在好多都看不到影子了,现全国大部分地区干旱了,才想起兴修水利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业务合作!

QQ|安全论坛 ( 晋ICP备2023016270号-1 )

GMT+8, 2025-7-13 09:38

Powered by anquan.com.cn X3.9 Licensed

© 2003-2023 Azh Lt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