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电焊安全操作规程
一、焊、割前准备: 1、检查橡胶软管接头、氧气表、减压阀等应紧固牢靠,无泄漏。严禁油脂、泥垢沾染气焊工具、氧气瓶。 2、严禁将氧气瓶、乙炔发生器靠近热源和电闸箱;不得放在高压线及一切电线的下面;切勿在强阳光下爆晒;应放在操作点的上风处,以免引起爆炸。四周应设围栏,悬挂“严禁烟火”标志,氧气瓶、乙炔气瓶与焊、割炬(也称焊、割枪)的间距应在10m以上,特殊情况也应采取隔离防护措施,其间距也不准少于5m,同一地点有两个以上乙炔发生器,其间距不得小于10m。 3、氧气瓶应集中存放,不准吸烟和明火作业,禁止使用无减压阀的氧气瓶。 4、氧气瓶应配瓶嘴安全帽和两个防震胶圈。移动时,应旋上安全帽,禁止拖拉、滚动或吊运氧气瓶;禁止带油脂的手套搬运氧气瓶;转运时应用专用小车,固定牢靠,避免碰撞。 5、氧气瓶应直立放置,设支架稳固,防止倾倒;横放时,瓶嘴应垫高。
6、乙炔气瓶使用前,应检查防爆和防回火安全装置。 7、按工件厚度选择适当的焊炬和焊嘴,并拧紧焊嘴应无漏气。 8、焊、割炬装接胶管应有区别,不准互换使用,氧气管用红色软管,乙炔管用绿或黑色软管。使用新软管时,应先排除管内杂质、灰尘,使管内畅通。 9、不得将橡胶软管放在高温管道和电线上,或将重物或热的物件压在软管上,更不得将软管与电焊用的导线敷设在一起。 二、汽焊 (1)工作前必须把乙炔瓶,氧气瓶分开,存放在无人的安全处,不可放在通行道和接近人员的地方。 (2)工作前必须对所有的工具如:乙炔瓶、氧气瓶(表)及胶管、把子、咀子等,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否则不可盲目使用。 (3)乙炔瓶、氧气瓶的存放地点必须距明火8-10米以外,乙炔瓶与氧气瓶的间距不应小于7米,不得放置在架空线路及吊车的垂直下方。 (4)氧气瓶不准和乙炔瓶、油脂及易燃物品同放一处。 (5)氧气瓶不得存放 在暴烈的日光下和寒冷的地方,氧气瓶和乙炔瓶咀冻结时,要用不含油脂的热水暖热,严禁用火烤。 (6)在开放氧气瓶及按装压力表时,应轻拿轻放,并且严禁瓶口直冲人体,以免伤人。在水泥地面切割时,必须在割口下方垫铁板,防止水泥爆起伤人。 (7)工作时,不宜过早地打开乙炔开关,防止由于大面积的乙炔气体散出而引起点火爆炸。 (8)严禁焊割带有压力及盛过易燃气体、液体的工作物。 (9)在易燃物品附近(特别高空)进行工作时,必须有专人看管火,并且备用良好的防火工具。 (10)工作完工时,应将割具关闭,卸下冷却后放入工具箱内保存。 三、电焊
(1)工作前,先检查电焊机,电缆线是否正常良好,破损漏电处必须包好,方可使用。电焊机周围不得有金属障碍物,并注意接好地线,再进行工作。接地线要牢靠安全,不准用脚手架,钢丝缆绳、机床等作接地线。
(2)停送电时要戴好手套,不准面对开关,保险丝不得随意更换 。
(3)工作中要经常检查电焊机温度,不得超过60-70℃,刨药皮时,脸不得直冲工作物,以免药皮崩入眼内。
(4)严禁焊接带有压力及盛过易爆气体和液体的工作物。
(5)工作地点潮湿和雨天作业 ,必须铺设干燥的木板或穿绝缘胶鞋,大雨天必须停止电焊。
(6)电焊机一次线不得超过两米,如因工作需要加长必须采用电缆。在露天存放的电焊机,必须合乎防雨的要求。
(7)高处作业二米以上,必须扎安全带,递送电焊把子需用手装好传递。
(8)在易燃物品附近焊接(特别是高处作业 )时,必须 有专人看火,并须准备适当的防火工具。
(9)焊接的工作,如需立起焊接时,必须支撑牢固,切勿马虎从事,防止 歪倒伤人。
(10)工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注意焊接质量,防止工件按装投产后,由于焊接质量不合格而造成事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