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838
- 在线时间
- 小时
- 主题
- 好友
- 帖子
- 日志
- 精华
- 分享
- 威望
- 点
- 魅力
- 点
- 经验
- 点
|
职业健康管理工作,在大部分工艺较为简单的企业中,这部分工作也较为简单,而且大多数的企业存在的一些职业危害因素潜伏期较长,或者对员工身体造成的伤害并不能明显的显现,并为人们识别和认同,因此,这些企业对内部职业健康管理工作也通常是一笔带过。
说到这里,也许你认为我没有写下去的必要。但其实不然,我们从事EHS工作的人,一定要隐患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其他人可以不重视,但我们一定要自我认同,并努力使他人认同,因此,我从法律和管理角度总结了一下企业职业健康管理过程中必要的要点内容。
1.申报工作。所有企业的职业危害因素(按照国家《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识别)应通过网上向安监部门申报,经审批通过后,打印出来到当地安监部门备案。这里的危害因素是否上报要根据实际严重程度和接触时间等决定,但最好要求有资质的专业检测机构或咨询机构来识别,并出具有法律效力的报告,这样就规避了管理人员自身由于主观判别失误的风险。
2.日常检测工作。每年我们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企业都应定期做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该项工作应找到有资质专业检测机构来做,并出具检测报告。
3.员工职业危害体检。对在职业危害岗位工作的员工要进行上岗前、离岗后以及每年定期的职业健康体检(该项体检与企业入职体检不同)必须根据卫生部门的规定,到有资质的医院进行,并对每个员工体检情况出具体检报告。
4.职业危害因素告知。对所有从事有职业危害因素岗位工作的员工,必须清楚的告知其所从事的岗位的职业危害因素的情况(职业危害特点、程度、接触时间、限制、措施等等),这些内容要求出现在劳动合同内、员工培训材料中、岗位操作规程中。
5.设置职业危害警示标识。生产现场,特别是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岗位现场必须根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的要求设置职业危害警示标识。
6.职业健康培训。职业健康培训同安全生产培训有些类似,但主要是针对三类人员(企业主要负责人、职业健康管理人员、职业危害从业人员)。前两类为取证培训,后一类为企业自行进行入职培训和日常培训。具体要求现尚在协调中。
以上是在工作中总结的部分关于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工作的基本要点。现由于《职业病防治法》正在修订中,因此可能会有调整,我会及时更新相关内容,一些具体要求,也会在后面的文章中继续列出。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