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scc_safety

河南登封市郑煤集团大平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0-26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所说的不是要两套“系统”</P><>一套系统,两套风机总可以吧?</P>
发表于 2004-10-25 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说是“瓦斯突出”,</P><>还听说“瓦斯突出”是一种地质灾害,</P><>还听说对于“瓦斯突出”目前还没有成熟的技术来进行防范。</P><>看来,安全技术工作作为安全工作基础工作的重要性了。</P>
发表于 2004-10-26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平矿难估计要去了一百四五十条人命,事故原因分析:具体结果抢险行动还没有结束,只能是估计了现在。直接原因:煤矿在开采时遇到了地质构造带,在这里工作时,没有严格按照瓦斯突出矿井要求去进行管理,未严格贯彻执行“四位一体”综合防治突出措施,造成大量瓦斯突出,引起矿井瓦斯超限,达到爆炸极限,后又遇到明火(煤矿井下严禁明火,电气火花存在),引起瓦斯爆炸,造成通风系统被摧毁,巷道大量坍塌冒顶堵塞。间接原因:煤矿安全管理混乱,虽然制定有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可是只停留在文件上,口头上,没有认真具体的贯彻执行“四位一体”综合防治突出措施,没有严格执行煤矿井下严禁明火的规定,没有严格执行劳动纪律(有些工人早早的升井,虽然这次他们逃脱了死神的缠绕,可实际上这次事故的发生肯定也与他们的脱岗,缺岗,空岗等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这些都与那些领导平时的疏虞管理脱不了干系。事故性质:这是一起严重的特大责任安全伤亡事故。事故责任划分:直接责任人。。。。。领导责任者:。。。。事故教训:见《事故案例分析》P100页的事故预防措施与对策。
发表于 2004-10-26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煤矿井下通风系统是有大量的巷道,石门,硐室,风门和采区,工作面,风井等组成的通风网络,通风动力和通风控制设施(通风构筑物)组成的总称,需要有完善的管理系统。不仅要担负起向煤矿各作业地点,工作面等提供新鲜空气,稀释排除污浊空气的职责,而且还要担负起在发生火灾等事故时矿井反风的重任。因此,矿井通风系统在煤矿的安全生产中是致观重要的。由于,煤矿井下的通风系统有大量的巷道,石门,硐室,风门,风井等组成,而这些建构筑物的建设极其复杂,并且这些建构筑物还要占有大量的煤岩等支柱来作支撑,不能被开采,而且,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工作面的拓展与废弃,建立两套通风系统是不现实的。所以《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煤矿必须有完善的矿井通风系统,主井与副井,要单独设置风井,风井一般还用做逃生用。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7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消息:河南大平煤矿"10.20"瓦斯爆炸事故截止25日20:30已找到122名遇难者, 仍有26人被困于井下。</P><>我本人比较赞同yjiw2002对事故直接原因是“由于在开采时突遇地质构造带,造成瓦斯大量突出,无法及时被置换”的分析。有两个数据可以证明。其一,自22:09:53开始,在2分27秒时间内瓦斯浓度极度增加;其二,瓦斯浓度从1.5%上升到40%以上。变化所需时间之短,浓度变化之大。在这种情况下,通风系统根本不可能有效置换。</P><>但我认为:在瓦斯大量突出的情况下,是考验煤矿基础管理的重要时刻。如果管理不严,或带入明火,或有电气火花。由瓦斯突出引发爆炸就再所难免。</P><> [em01][em01][em01]</P>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7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安全生产报〉中一篇“焦虑中的大平”文章中叙述:</P><>在距离副井口几百米的采煤二队矿工宿舍楼的门口,挂着一副白色的写字板,上面写的此时看上去让人心情交织着万般的悲伤、痛心和悔恨:“13121”工作面重大危险源辨识:1.瓦斯超限。2.扒通场。3.不执行“一炮三检”、三人连锁制……”</P><>而事故恰恰就发生再13121工作面!有重大危险源辨识,无后续完善、整改。辨识=“0”</P>[em06][em06][em06]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7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再补充一点:在遭遇地质构造带前,应该能在一些表现出来的一些指标或现象上得到反映。</P>
<>这就是过程控制的问题。</P>[em01][em01][em0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1-10 0:19:30编辑过]

发表于 2004-10-27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阿文老兄:据现有的我国煤矿矿井通风系统,按照通风方式分为压入式,抽出式和压入抽出混合式三种。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矿井主通风机均应该设有备用的。矿井主通风机在正常工况下应能满足(1)矿井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乘以单位时间内每人所需风量;(2)井下采煤,掘进,硐室和其他地点需风量的总和。两者取最大值。
发表于 2004-10-27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认为,在这次大平矿难中,由于瓦斯突出,造成瓦斯超限,与明火引起瓦斯爆炸,根据逃生矿工口述可知,这次爆炸很可能存在过连续性爆炸,瓦斯爆炸威力十分巨大,第一次爆炸时就已经摧毁了矿井井下通风设施,并摧毁了供电,报警等系统,致使大范围的巷道垮塌被堵,造成了抢险营救工作困难。
发表于 2004-10-28 06: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阿文,你没有见过煤矿,可能你是外行。</P><>煤矿按我所知的,太平矿应是比较好的矿,现在全国真正上了监测系统的矿,能真正运行的矿,少之又少。</P><>如果监测系统数据真实,应多为技术尚未掌握原因,为什么煤成本哪么低,要是煤成本能达到你哪文说的,你想像的哪样,可能煤价每吨要超过1000元人民币。</P><>哪时全国最危险,最累的工种就不会是煤矿了。</P><>是全国煤矿系统的人们为国家的能源作出了太多的贡献了!</P>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根据逃生矿工口述可知,这次爆炸很可能存在过连续性爆炸,瓦斯爆炸威力十分巨大,第一次爆炸时就已经摧毁了矿井井下通风设施,并摧毁了供电,报警等系统,致使大范围的巷道垮塌被堵,造成了抢险营救工作困难。</DIV>
<>可以判定是连续爆炸</P>[em01][em01][em01]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郑州10月29日电 (记者梁鹏、岳月伟)29日14时30分,国务院大平煤矿“10·20”事故调查组专家第一次下井,进行事故原因调查。17时50分,调查组成员升井,并宣布大平矿难抢险救援工作基本结束。

    14时30分,国务院事故调查组成员24人分三组下井展开调查,这也是事故调查组专家第一次下井调查,他们检查了井下21轨道下山、炸药库、西大巷等地。
[em01][em01][em01]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升井的河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河南煤炭安全监察局局长李九成宣布,矿难抢险救援工作已经基本结束。他说,抢险救援工作基本结束有三个标志:一是遇险的141名遇难矿工遗体已全部升井;二是井下除13121工作面外,已经全部实现了负压通风;三是井下重要的安全隐患都已得到了治理和控制。但是抢险救援工作仍然没有完全结束,主要是13121工作面下付巷的冒顶还没有处理完毕,仍然有7名矿工没有抢救出来。下一步仍然要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尽快清理井下情况,完成抢险工作。

    另据抢险指挥部介绍,截至29日17时,141名遇难矿工遗体已全部升井,其中,家属已确认108人。另外,101户遇难矿工家属已经离开矿区返乡。
[em01][em01][em01]
发表于 2004-11-4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全好不好,一领导要重视,但最主要的还是安全投入,舍不得或没钱投入的话,安全施工只是一句空话!</P>
发表于 2004-11-4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谈事故分析。

<>看了各位专家对事故的原因分析,甚为伤感,竟然没有一个真正懂煤矿或者说懂煤矿瓦斯防治的专家来说话,弄得大家空争论。我谈谈一些概念:</P>
<>该事故应该是揭煤(巷道从岩层进入煤层)时发生煤与瓦斯突出后引起瓦斯爆炸(可能还有煤尘爆炸,要视该矿的煤尘爆炸指数而定)事故。</P>
<>煤与瓦斯突出是:在地应力和瓦斯共同作用下,瞬间内大量煤(岩)和瓦斯由煤(岩)体内突然向采掘空间(即井下巷道内)抛出的异常的动力现象。通俗一点就是,突然拔掉煤气瓶的阀门,将拔掉阀门的煤气瓶(假设瓶内还有煤粉)口对着一根管道内冲一样,结果会怎么样?因为煤矿井下巷道实际上就是一条条大管道。</P>
<>此时通风系统是否健全已经失去意义。</P>
<>煤与瓦斯突出一般发生在石门揭煤,即巷道从岩层进入煤层时,可以预测预防,但相当影响生产进度。通过测定煤层瓦斯的有关参数(瓦斯压力、煤的物理性质等)就可以预测是否具备突出的危险性,若具备就应该采取措施抽排放瓦斯后再揭煤,就算是无危险性,按《煤矿安全规程》揭煤放炮时,应该全井撤人,即井下无人作业(就算发生事故也不会死人)地面电控放炮,但这肯定影响生产。</P>
<>煤与瓦斯突出发生后,瓦斯在巷道内达到爆炸浓度,遇到火源(如砸烂的电缆短路等)就会引起瓦斯爆炸。</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1-4 9:27:31编辑过]

发表于 2004-11-24 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煤矿行业该下很手整顿了
发表于 2004-11-6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事故看是偶然的,其实是必然的,只重生产,忽视安全、只讲效益、不要安全。只要钱,不要命。是目前安全生产中最突出的问题,能不出事吗,挣钱了大家都好,一出事谁都不想担责任。</P>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0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granite</I>在2004-11-4 9:11:59的发言:</B>

<>看了各位专家对事故的原因分析,甚为伤感,竟然没有一个真正懂煤矿或者说懂煤矿瓦斯防治的专家来说话,弄得大家空争论。我谈谈一些概念:</P></DIV>
<>GRANITE,
<>您好!感谢您对本拦目的支持,也感谢您的批评。隔行如隔山,这是不争的事实。
<>您在帖子中提到的一些术语,对您可能是基础知识,对我们也许就已经很专业了。
[em01]
发表于 2004-11-11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b><FONT color=#0000ff>granite的文章,明白了!</FONT></b></P><><b><FONT color=#0000ff>以后干工作的时候,应严格按照安全工作规程作。</FONT></b></P>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6 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赵铁锤今天上午宣布,河南省郑煤 ( 集团)公司大平煤矿“10.20”事故原因初步确定。</P><>经过初步的调查分析,这是一起特大型煤与瓦斯突出而引发的瓦斯爆炸。该矿局部通风设施管理混乱、应急处置不力、安全管理存在漏洞,是导致事故灾害扩大的重要原因。

  现场勘察情况显示,煤与瓦斯突出的地点在 21 岩石下山掘进工作面 (距地表垂深 612 米) 。

  煤与瓦斯突出的时间为 2004年10月20日22时9分,属特大型煤与瓦斯突出。

  煤与瓦斯突出之后,引发瓦斯爆炸。据矿井安全监测系统运行记录,确定引发瓦斯爆炸时间为 2004年10月20日22时40分。

  瓦斯爆 (火) 源点,在西大巷与 11 轨道石门交汇点附近的西大巷内。瓦斯爆炸波及矿井西翼11、13、15采区和井下爆破材料库。</P><>  据调查,煤与瓦斯突出的原因:</P><>一是21岩石下山工作面进入矿井深部,处于地质构造复杂的地带;</P><>二是该矿为高瓦斯矿井,对矿井开采深度增加可能带来的瓦斯等级升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P><>三是煤与瓦斯突出是一种复杂的矿井瓦斯动力现象,到目前为止,各种地质、开采条件下煤与瓦斯突出发生的规律还没有完全掌握。

  瓦斯爆炸的原因:</P><>一是局部通风设施管理混乱,加大了煤与瓦斯突出后的瓦斯逆流,高浓度瓦斯进入西大巷新鲜风流,达到爆炸界限,遇到架线式电机车产生的火花,发生瓦斯爆炸。</P><>二是据瓦斯监控系统测定的数据,煤与瓦斯突出距瓦斯爆炸有30分钟的问隔,这个期间的应急处置措施不力。</P><>三是该矿在安全管理上存在漏洞。
</P>[em06][em0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业务合作!

QQ|安全论坛 ( 晋ICP备2023016270号-1 )

GMT+8, 2025-7-17 01:39

Powered by anquan.com.cn X3.9 Licensed

© 2003-2023 Azh Lt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