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84|回复: 3

关于书本案例72分析的问题请教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1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静电引起甲苯装卸槽车爆炸起火事故
    某年7月22日9时50分左右,某化工厂租用某运输公司一辆汽车槽车,到铁路专线上装卸外购的46.5t甲苯,并指派仓库副主任、厂安全员及2名装卸工执行卸车任务。约7时20分,开始装卸第一车。由于火车与汽车槽车约有4m高的位差,装卸直接采用自流方式,即用4条塑料管(两头橡胶管)分别插入火车和汽车槽车,依靠高度差,使甲苯从火车罐车经塑料管流入汽车罐车。约8时30分,第一车甲苯约13.5t被拉回仓库。约9时50分,汽车开始装卸第二车。汽车司机将车停放在预定位置后与安全员到离装卸点20m的站台上休息,1名装卸工爬上汽车槽车,接过地上装卸工递上来的装卸管,打开汽车槽车前后2个装卸孔盖,在每个装卸孔内放入2根自流式装卸管。4根自流式装卸管全部放进汽车槽罐后,槽车顶上的装卸工因天气太热,便爬下汽车去喝水。人刚走离汽车约2m远,汽车槽车靠近尾部的装卸孔突然发生爆炸起火。爆炸冲击波将2根塑料管抛出车外,喷洒出来的甲苯致使汽车槽车周边一片大火,2名装卸工当场被炸死。约10min后,消防车赶到。经10多分钟的扑救,大火全部扑灭,阻止了事故进一步的扩大,火车槽基本没有受损害,但汽车已全部烧毁。
二、背景材料
据调查,事发时气温超过35℃。当汽车完成第一车装卸任务并返回火车装卸站时,汽车槽罐内残留的甲苯经途中30多分钟的太阳暴晒,已挥发到相当高的浓度,但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直接灌装甲苯。
没有严格执行易燃、易爆气体灌装操作规程,灌装前槽车通地导线没有接地,也没有检测罐内温度。
三、事故原因分析
1) 直接原因是装卸作业没有按规定装设静电接地装置,使装卸产生的静电火花无法及时导出,造成静电积聚过高产生静电火花,引发事故。
(2) 间接原因高温作业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因而引发爆炸事故。
事发时气温超过35℃。当汽车完成第一车装卸任务并返回火车装卸站时,汽车槽罐内残留的甲苯经途中30多分钟的太阳暴晒,已挥发到相当高的浓度,但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直接灌装甲苯。


问下,事发时气温超过35℃。当汽车完成第一车装卸任务并返回火车装卸站时,汽车槽罐内残留的甲苯经途中30多分钟的太阳暴晒,已挥发到相当高的浓度,但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直接灌装甲苯  这个为什么不是直接原因呢。
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应该都是直接原因啦
发表于 2011-9-1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感觉这个案例给的内容不够详细
1.如果灌装甲苯有严格的操作规程,而人没有去执行,那么应该属于直接原因
2.如果灌装甲苯没有此类情况的安全操作规定或不健全,或是操作人员不熟悉操作规程,那么都可以算间接原因
发表于 2011-9-1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认定为间接原因的:
①技术和设计上存在缺陷(设计、施工和材料使用存在问题)
②教育培训不够、未经培训、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知识
③劳动组织不合理
④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
⑤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
⑥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
发表于 2011-9-1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的这个问题应该属于直接原因。
爆炸的点火源和爆炸性气体达到爆炸极限,这两者均属于直接原因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业务合作!

QQ|安全论坛 ( 晋ICP备2023016270号-1 )

GMT+8, 2025-5-18 08:03

Powered by anquan.com.cn X3.9 Licensed

© 2003-2023 Azh Lt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