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65|回复: 3

注册安全工程师2011年案例经典答题答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13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案例经典答题答案

1.事故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物的不安全状态: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缺陷;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人的不安全行为: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造成安全装置失效;使用不安全设备;手代替工具操作;物体存放不当;冒险进入危险场所;攀、坐不安全位置;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未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不安全装束;对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处理错误。2.间接原因:

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教育培训不够;劳动组织不合理;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和指导错误;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其它

2.事故责任1.主管生产负责人、违章指挥;2.操作人员无证上岗(或未经专业培训或违章作业);3.安全负责人未制止违章行为(发现违章行为者未制止违章行为);4.法定代表人没有认真履行职责,对事故隐患没有认真整改。

3. 事故教训:1、贯彻法律2、制定制度3、制定防范措施4、制度和措施执行情况5、培训教育6、执法力度7、负责人重视8、腐败9、“三同时”要求10、预案制定

4.整改防范措施;针对事故发生原因,采取不同对策:1技术整改措施分别有:防火防爆;电气安全;
机械伤害;
起重作业;厂内运输;
其他
2安全管理整改措施:管理体系建设
;安全管理机构的配置;
安全投入保障机制
3培训教育措施: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一般从业人员;
特种作业人员

5为杜绝或减少事故的发生,应该采取哪些有效的安全对策措施1.应选用本质安全性能好的相关装备;2.在设备上安装安全防护装置;3.工人应严格执行XX操作规程;4.配备防止XX事故伤害的必要的防护用品;5.加强对设备的检查、维护、保养工作,发现设备有问题及时进行维修;6.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7.制定针对XX事故的应急预案。

6.应配备的救援设备1、通讯设备;2、报警设备;3、个体防护设备;4、相关数据及所需技术资料; 5、各种急救和救援设备

7.应急程序应用包括哪些内容1.可能出现的灾害各类;2.明确可能发生灾害的装置;、设备或场所及灾害的后果;3.重点预防部位的防灾器材配备相关数据及所需技术资料;4.灾害应急机构及有关人员的职责;5..灾害初起时立即采取的措施;6.对内警报、对外通报和联络;7.疏散组织不同风向时的疏散路线;8.重要记录和设备的保护及危险物品的处理;9.救灾过程中应急人员应佩戴的防护用品;10.应急期间的必要信息、装置布置图、危险物质数据、作业指导书、联络电话号码等。

8.应急准备的不足1.员工应急教育不够或培训不足;2.预案应急演练不足;3.应急救援器材不足或防毒面具不够或防护面具不足;4.未确保应急救援器材有效或应急救援器材不好使、陈旧不好用;5.应急组织权限不明确或没有统一指挥或部门职责分工不明确。

 

 楼主| 发表于 2011-9-13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9.事故中人员紧急疏散、撤离应包括的内容:1.撤离的方式、方法;2.抢救人员在撤离前、撤离后的报告;3.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人员疏散的方式、方法或事故现场人员清点或非事故现场人员紧急疏散的方式、方法;
10.事故调查取证中主要资料和证据:1.发生事故单位名称和发生时间;2.肇事者和受伤害者的自然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健康状态、身份证),技术背景资料、安全教育及考核记录;3.事故发生当天肇事者和受伤害者工作情况;4.事故发生地点内设备、物料位置图;5.设备损坏情况,现场残留物,破损部件描述;6.肇事者和受伤害者受伤情况描述,现场采取的救护(或应急)措施;7.肇事者和受伤害者所在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或作业规程、操作规程),相关安全管理制度。
11.事故报告内容: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2)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3)事故的简要经过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人数和初步估算的直接经济损失5)已经采取的措施6)事故的补报: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伤亡人数发生变化及时补报,道路交通、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及时补报。
12.该厂应针对哪些重大事故风险编制应急救援预案:物体打击  车辆伤害 机械伤害 触电 火灾 其它伤害 起重伤害 高处坠落 灼烫 坍塌 容器爆炸 锅炉爆炸 其它爆炸 中毒和窒息 淹溺
13.事故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1.应急救援的方针与原则;2.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及其可能导致的事故; 3.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及职责;4. 事故报告的程序、方式和内容;5.事故发生后应当采取的行动和措施;6.事故应急资源信息;7.有关事故报告及应急救援的具体通讯联络方式; 8.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计划;9.应急预案管理的措施和要求;10.相关附件
14.事故应急预案的建立程序:1.成立预案编制小组;2.危险分析与能力评估;3.编制应急预案;4.
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发布;5.应急预案的实施
15.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按国家标准《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1992)的规定,分为6大类:
1)、物理性---(机械设备自身)---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电危害;噪声;振动;电磁辐射;运动物伤害;(高低温)-----明火、高温灼伤、低温冻伤;(环境)-------粉尘与气溶胶;作业环境不良(如混乱,场地不洁,噪声等);信号缺陷;标志缺陷;
2)、化学性-----易燃易爆物质;自燃物质;腐蚀;有毒。简称燃爆、腐蚀和有毒。
3)、生物性-----致害动物;植物;微生物;媒介物。
4)、生理、心理---超负荷;健康异常;禁忌;心理异常;辨识缺陷(色盲、耳背等);
5)、行为性-------指挥错、操作错、监护错、其他错;如:三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6)其他
2、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标准》(GB6441-1986),从导致事故发生的角度分为20类:
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  (3)机械伤害
(4)火灾         (5)触电         (6)淹溺
(7)起重伤害  (8)坍塌         (9)高处坠落
(10)透水     (11)冒顶片帮 (12)瓦斯爆炸
(13)爆破 指爆破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
(14)火药爆炸                (15)锅炉爆炸
(16)容器爆炸                (17)其他爆炸
(18)灼烫                       (19)中毒和窒息
(20)其他伤害
可简记为: 一个打击 (物体打击) 三个伤害 (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 四个煤矿 (坍塌
冒顶片帮、透水、放炮) 五个爆炸 (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 五个常见
(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 一个中毒和窒息 一个其他伤害
3、从安全系统工程的观点从以下8个方面分析:(1)厂址(2)总平面布置(3)道路及运输(4)建
筑物(5)生产设备、设施和装置(6)生产工艺及其过程中的原材料和产品(7)作业环境(8)安全管
理措施


1、记住 GB6441-86 的20类:                                                                                                                                                                        一个打击(物体打击)
三个伤害
   (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
四个煤矿
    (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
五个爆炸
    (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
五个常见
    ( 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
一个中毒和窒息
一个其他伤害                                                                                                                         2、事故性质分析
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故
3、事故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
   (人、物、环)
    2)间接原因
   (技术、教育、管理、人的身体、精神)
    3)主要原因
   (对事故发生起主要作用的原因,可能是直接原因,也可能是间接原因)
4、事故责任分析
    1)直接责任者(一般来讲“三违”者,都属于直接责任者)
    2)领导责任者(一般来讲违反《安全生产法》第17条的内容者属于领导责任者)
    3)主要责任者(一般来讲,谁离事故越近,谁就是主要责任者)
    在实际案例分析中,往往还会用到以下描述责任者的词语(因为以上分类并不能概括所有责任者):
重要责任者、次要责任者、一般责任者,可将这几个词语用在以上三类责任者的前面,例如:重要领导责任。
5、事故教训分析
   从3E的角度分析。即:
     1)安全工程技术

2)安全教育

3)安全法治(或安全管理)

 

 
 楼主| 发表于 2011-9-13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呵呵呵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1-9-13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人看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业务合作!

QQ|安全论坛 ( 晋ICP备2023016270号-1 )

GMT+8, 2025-7-16 01:22

Powered by anquan.com.cn X3.9 Licensed

© 2003-2023 Azh Lt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