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怨太深:多派力量对卡扎菲政权不满老百姓对经济和政治不满 1969年,以卡扎菲为首的一批年轻军官推翻亲西方的伊德里斯王朝。那时,卡扎菲内造共和、外抗强权,被称为阿拉伯世界的英雄。反观今天,民众揭竿,外强空袭,犹做困兽之斗的卡扎菲几无挽回败局的可能。无论是外界猜测的远走他乡,还是他所声言的那样“像烈士一样”死在利比亚,卡扎菲的政治生命其实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时刻。
卡扎菲的失败并非个人能力的不足,而是他过于迷信自己的威权。他为利比亚国民许诺的理想迟迟得不到兑现,最终成了大而不当的谎言。这个国家的现实与所谓的“民众国”有着很远的距离。卡扎菲的家国理想在最初应该也是美好的,但是因为没能通过行之有效的制度去呼应民众的愿望,而是以强人的姿态独断专行,他的政权事实上丧失了应有的纠错机制,向着深渊一路滑行。【详细】 国内多股势力反对卡扎菲 综合外国媒体的报道和参考书籍,维基百科上列出了8大组织,4股势力,分别为民主化支持者、利比亚的王室后人、部落领袖和宗教极端主义者。
首当其冲的是利比亚前司法部长贾利勒。今年2月27日这位声张民主的卡扎菲旧部宣布,他已带头组织成立“全国委员会”,领导革命,在利比亚东部班加西组建临时政府。
利比亚王室后代也加入到倒卡扎菲政权的运动中,其代表组织是利比亚反对派全国议会。2
除此之外,一些部族势力也与卡扎菲反目成仇。动乱至今,也只有卡萨斯发和麦格拉这两个关键部族仍旧效忠卡扎菲,而包括瓦法拉、图阿里等四个主要部落已经投入或可能投入反对派阵营。
除了以上提到的势力,卡扎菲在电视讲话中声称,利比亚危机幕后策划者是伊斯兰北非基地组织。 国际社会介入打击卡扎菲 卡扎菲将枪口对准抗议的市民,违背人权,无疑触动了国际社会主流价值观,这也是联合国授权干预的最直接原因。尽管各个国家的民主和人权保障情况千差万别,各个国家也有自己特有的文化认同,但是,不能将枪口对准自己的人民,要允许人民上街表达意愿,要保障人民的自由和权利,无疑是国际社会的共识。卡扎菲触犯了这个底线,引来国际社会一片反对。
再加上卡扎菲在历史上与西方社会积怨太深,无疑是其遭受打击的重要根源之一。卡扎菲早期曾简单地使用暴力手段反击西方,结果四面树敌。尽管卡扎菲行动上并不明显针对西方,但其使用的政治话语体系,比如反对“新的十字军东侵”等,令西方很不顺耳。对西方来说,维持阿拉伯世界的现状或“民主”改造出一个新的阿拉伯世界,最符合其战略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