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577
- 在线时间
- 小时
- 主题
- 好友
- 帖子
- 日志
- 精华
- 分享
- 威望
- 点
- 魅力
- 点
- 经验
- 点
|
本帖最后由 bigoiy 于 2011-10-27 15:57 编辑
一论坛发帖
“海恩法则查无出处?
由于近日的新闻热点,我搜索了下”海恩法则“这个词,但至今没有找到它准确的英文名。
1)在维基中文没有关于”海恩法则“条目的解释。
2)百度百科上的条目是基于MBA智库百科上的”海恩法则“条目。
3)MBA智库百科上该条目的简介是:
”海恩法则是德国飞机涡轮机的发明者德国人帕布斯·海恩提出一个在航空界关于飞行安全的法则,海恩法则指出: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法则强调两点:一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二是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
但是,该条目没有提到”海恩法则“的英文名。
4)”德国飞机涡轮机的发明者德国人帕布斯·海恩“应该是指 Hans Joachim Pabst von Ohain
http://en.wikipedia.org/wiki/Hans_von_Ohain
搜索 ”Ohain+rules“或”Ohain+laws”,得出的结果看起来都不太像。
5)有一篇英文文章似乎提到了”海恩法则“这个概念,用的是”Hain rules“。但是那篇文章(如下)看着像是从中文翻译过去的,而在英文维基也没有”Hain rules“这个条目。
May wish to learn about coal production and civil aviation, "sustainable security" concept
attention to detail. "A thousand dikes, destroyed the colony." Hain rules tell us that 29 minor incidents, 300 incidents since attempted, 1000 incident, if not eliminating it will lead to a major security incidents. Details determine success or failure, "least bit of difference, hack away," negligence of any details of all safety work will fall short. Attention to all details, exhausted all the problems by all means, to ensure foolproof security.
http://www.auairs.com/html/27787_May-wish-to-learn-about-coal-production-and-civil-aviation,-%22sustainable-security%22-concept.html
6)在Google学术搜索 搜索”海恩法则“,发现有结果是自2001年开始的,当时用的词是"Haien rule" 。
首页>> 教科文艺>> 科研管理>> 发明与革新>> 2001 年12 期>> 运用磁力场减少交通事故 池海标
http://scholar.google.com.hk/sch ... s_yhi=2001&as_vis=0
7)Google学术搜索显示,在2001年后,”海恩法则“在2002年有1个结果,在2003年有4个结果,然后逐年增多。但它们似乎都没有讲清楚”海恩法则“的准确英文名字,而且越到后来越当成是不言自明的”常识“来讲,不需要解释的了。而我却认为此中有疑问。
如果有坛友知道出处的,请来报一下。望赐教。”
楼下回复
" 看来楼主的确是找了很多资料啊,楼上的资料我也大概看了一下,不过英文不好,有的就是看看而已,也没看出什么,不过可以告诉你百度百科有关海因里希(W.H.Heinrich)法则的,也是1:29:300这个比例,跟海恩法则相似。W.H.Heinrich是位美国的安全工程师,在安全领域是被大部分人所知,因为其著作《Industrial accident prevention:a scientific approach 》(《工业事故预防》)一书被认为是现代安全工程理论开端,书中阐述所谓的十条安全公理,有一条为就是用1:29:300这个数据来验证其公理的正确性,不过后来被人称为法则而已(此处为大学老师所教,楼主可以自己去验证);
《Industrial accident prevention:a scientific approach 》本书与1931年出版,而楼主所说的海恩法则的工程师Hans von Ohain,1935年获得学位,并成为初级助理(After receiving his degree in 1935, Ohain became the junior assistant of Robert Wichard Pohl),所以就个人认为,海恩法则其实就是海因里希法则,不过是翻译不同(错误),并被错误的引用,如果楼主想要彻底验证下,可以查看英文原本《Industrial accident prevention:a scientific approach 》一书,也感谢楼主参考下,告诉最终答案,本人英语不好的。。。。"
各位论坛的大神门看看,是不是海恩法则就是海因里希法则?
资料参考出处:http://songshuhui.net/forum/viewthread.php?tid=534560&extra=page%3D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