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998|回复: 15

海因里希法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11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海因里希法则”是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提出的300∶29∶1法则。通过分析工伤事故的发生概率,为保险公司的经营提出的法则。这个法则意思是说,当一个企业有300个隐患或违章,必然要发生29起轻伤或故障,在这29起轻伤事故或故障当中,必然包含有一起重伤、死亡或重大事故。"海因里希法则”是美国人海因里希通过分析工伤事故的发生概率,为保险公司的经营提出的法则。这一法则完全可以用于企业的安全管理上,即在一件重大的事故背后必有29件“轻度”的事故,还有300件潜在的隐患。可怕的是对潜在性事故毫无觉察,或是麻木不仁,结果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了解“海因里希法则”的目的,是通过对事故成因的分析,让人们少走弯路,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这一法则完全可以用于企业的安全管理上,即在一件重大的事故背后必有29件“轻度”的事故,还有300件潜在的隐患。
    了解“海因里希法则”的目的,是通过对事故成因的分析,让人们少走弯路,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例如,东日本铁道公司为使员工认识事故的严重性,建立起“失败博览馆”,丰田公司专门建立了一处模拟汽车事故的场所,让人们体验汽车失控时的危险。
    海恩法则”多被用于企业的生产管理,特别是安全管理中。“海恩法则”对企业来说是一种警示,它说明任何一起事故都是有原因的,并且是有征兆的;它同时说明安全生产是可以控制的,安全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它也给了企业管理者生产安全管理的一种方法,即发现并控制征兆。具体来说,利用“海恩法则”进行生产的安全管理主要步骤如下:
    1.首先任何生产过程都要进行程序化,这样使整个生产过程都可以进行考量,这是发现事故征兆的前提。
    2.对每一个程序都要划分相应的责任,可以找到相应的负责人,要让他们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以及安全事故带来的巨大危害性。
    3.根据生产程序的可能性,列出每一个程序可能发生的事故,以及发生事故的先兆,培养员工对事故先兆的敏感性。
    4.在每一个程序上都要制定定期的检查制度,及早发现事故的征兆。
    5.在任何程序上一旦发现生产安全事故的隐患,要及时的报告,要及时的排除。
    6.在生产过程中,即使有一些小事故发生,可能是避免不了或者经常发生,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及时排除。当事人即使不能排除,也应该向安全负责人报告,以便找出这些小事故的隐患,及时排除,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许多企业在对安全事故的认识和态度上普遍存在一个“误区”:只重视对事故本身进行总结,甚至会按照总结得出的结论“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大检查,却往往忽视了对事故征兆和事故苗头进行排查;而那些未被发现的征兆与苗头,就成为下一次事故的隐患,长此以往,安全事故的发生就呈现出“连锁反应”。
    连锁过程
    海因里希首先提出了事故因果连锁论,用以阐明导致伤亡事故的各种原因及与事故间的关系。该理论认为,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尽管伤害可能在某瞬间突然发生,却是一系列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
    海因里希把工业伤害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描述为具有一定因果关系的事件的连锁发生过程,即:
    (1)人员伤亡的发生是事故的结果。
    (2)事故的发生是由于:①人的不安全行为;②物的不安全状态。
    (3)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由于人的缺点造成的。
    (4)人的缺点是由于不良环境诱发的,或者是由先天的遗传因素造成的。
    一些企业发生安全事故,甚至重特大安全事故接连发生,问题就出在对事故征兆和事故苗头的忽视上。
      
    海恩法则的启示
    假如人们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前,预先防范事故征兆、事故苗头,预先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那么,事故苗头、事故征兆、事故本身就会被减少到最低限度,安全工作水平也就提高了。由此推断,要制服事故,重在防范,要保证安全,必须以预防为主。
    那么,怎样在安全工作中做到以预防为主呢?必须坚持“六要六不要”:
    一要充分准备,不要仓促上阵。充分准备就是不仅熟知工作内容,而且熟悉工作过程的每一细节,特别是对工作中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所有这些都必须在事前搞得清清楚楚;
    二要有应变措施,不要进退失据。应变措施就是针对事故苗头、事故征兆甚至安全事故可能发生所预定的对策与办法;
    三要见微知著,不要掉以轻心。有些微小异常现象是事故苗头、事故征兆的反映,必须及时抓住它,正确加以判断和处理,千万不能视若无睹,置之不理,遗下隐患;
    四要鉴以前车,不要孤行己见。要吸取别人、别单位安全问题上的经验教训,作为本单位本人安全工作的借鉴。传达安全事故通报,进行安全整顿时,要把重点放在查找事故苗头、事故征兆及其原因上,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五要举一反三,不要固步自封。对于本人、本单位安全生产上的事例,不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事例,只要具有典型性,就可以举一反三,推此及彼,进行深刻分析和生动教育,以求安全工作的提高和进步。绝不可以安于现状,不求上进;
    六要亡羊补牢,不要一错再错。发生了安全事故,正确的态度和做法就是要吸取教训,以免重蹈覆辙。绝不能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听之任之,以免错上加错。
    海因斯法则的精髓强调两点:一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二是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
发表于 2011-12-12 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任何事故都是有预兆的,任何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
发表于 2011-12-12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些企业发生安全事故,甚至重特大安全事故接连发生,问题就出在对事故征兆和事故苗头的忽视上。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1-12-12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1-12-14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做培训的好例子,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11-12-27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基本重点检查可见隐患,忽视潜在危险源。
发表于 2011-12-28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wxsunhao
这句话为大马路上10个人有9个半应该回回答是错误的吧。呵呵。唯一一个回答模棱两可的人是个考过的注安!哈哈!自我嘲讽下!
发表于 2011-12-29 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wxsunhao
这句话为大马路上10个人有9个半应该回回答是错误的吧。呵呵。唯一一个回答模棱两可的人是 ...
箭虎 发表于 2011-12-28 14:49


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发表于 2011-12-29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发表于 2011-12-30 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weishanren


    是海恩里希 还是海因里希啊?  楼主请解答!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1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cdf198861


    海因里希
发表于 2012-1-8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公司的新人训里面我就会给员工讲这个啊~~
发表于 2012-1-30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做培训的好例子
发表于 2012-1-31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说,不好做啊,没事谁信你啊
发表于 2012-2-4 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12-2-5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业务合作!

QQ|安全论坛 ( 晋ICP备2023016270号-1 )

GMT+8, 2025-7-16 13:15

Powered by anquan.com.cn X3.9 Licensed

© 2003-2023 Azh Lt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