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农村火灾一直居高,农村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为此,在邯郸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河北消防总队邯郸支队采取了一系列对策和措施,加大了同农村火灾做斗争的力度,总结了许多同农村火灾做斗争的做法和经验,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其中,“八有”经验做法至关重要。 一、何谓“八有” 即有消防组织、有规章制度、有消防规划、有消防队伍、有消防设施、有水源、有宣传氛围和有考评奖惩。 (一)消防组织 一是农村乡镇要成立包括乡长、镇长、武装部长、综合办主任,派出所长、妇联主任和团委书记组成的防火安全领导小组,各村也相应成立防火安全小组。二是建立群众义务消防队。三是农村派出所要认真履行职能,组织督促村民认真搞好防火安全工作。 (二)规章制度 农村防火安全制度纳入“乡规民约”,并根据需要制定《义务消防队队长职责》、《消防器材维护保养制度》、《义务消防队训练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 (三)消防规划 农村乡镇村要结合实际做好消防规划工作,逐步完成50户以上的村开辟防火线、修建消防水池或安装村寨消火栓等消防基础设施、房屋和电线改造等针对性的消防规划。 (四)消防队伍 除义务消防队外,建立多种形式或切实能够发挥作用的消防队或宣传队伍。如妇女义务消防队、农村消防文艺宣传队、乡镇企业专职消防队等。 (五)消防设施 农村必须具备一定消防设施,保证最起码的防火安全要求,其中,消防水池最为重要。有条件的村寨可通过人畜饮水等配套工程安设消防管道和消防栓,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 (六)水源 消防水源包括专用的消防水池的水源,符合消防用水条件的水塘、鱼塘、河流小溪、进寨水渠等。任何一种水源必须达到扑救初期火灾的灭火最低用水量。专用消防水池等专用水源不能挪作他用,并保持达到消防用水要求的刻度。农村必须具备上述要求的消防水源之一。 (七)消防宣传 消防宣传的主要方法有:一是有效通过农村远程教育网络经常性开展消防宣传工作。二是加强消防工作“四进”消防宣传的力度。三是利用广播电视开设消防宣传报道专栏。四是结合各项法制宣传以送戏下乡等形式宣传消防。宣传方式逐渐多样化,宣传影响氛围逐步形成扩大,宣传效果日趋明显。 (八)考评奖惩 落实《农村消防工作达标考核验收标准》,适当根据每年考核验收工作情况对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和处罚。 二、农村消防“八有”工作的意义和作用 “八有”消防工作是近几年来基层防火工作者在调查和实践中的积累成果,直接地反映出农村防火工作任务艰巨的实际,充分地体现基层防火工作者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八有”涉及农村消防安全工作的方方面面,最具针对性和实践性。“八有”消防工作能够为农村消防工作的实际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和对策。随着“八有”消防工作经验的不断实践操作,农村重特大火灾突出的情况得到逐步缓解。 三、农村“八有”消防工作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基层消防组织工作责任心不强,对消防知识缺少了解,对农村消防工作有关数据掌握不够,应付性工作方法居多。主要表现在:一是各乡镇村每年(或人员变动时)均成立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但对消防工作未能按照有关文件要求进行落实,每年仅限于开展几次消防安全检查,建立消防安全检查档案应付考核检查敷衍了事,甚至在领导小组成员中,人员名单在列,但由于工作繁杂,事务多,真正关心参与消防工作的在少数,甚至只是一个人,“领导小组”不能真正体现出“领导”的作用。二是“领导小组”对消防知识缺乏学习,对村庄情况不了解,不能掌握有关的消防工作数据,因而不能很好地开展工作。如有些乡镇领导和工作人员甚至是“领导小组”成员对本乡(镇)消防器材的数量和完好情况不了解,不能做到心中有数,导致在工作中不能针对有效的进行。三是少数乡镇村消防工作不能脚踏实地,只满足于检查考核不出大问题。 二)部分农村消防规章制度表面好,外面光,制度落实难,发挥作用差。建立各种消防安全制度和措施,是为了更好地落实责任,实现良好的制度作用,真正使消防安全工作更好地开展。然而,部分乡镇村的消防制度往往是不能发挥其作用。如某些村委会建立了《农村义务消防队训练制度》和《义务消防队队长职责》等制度,实际上义务消防队没有进行过任何训练、义务消防队队长也未履行过任何职责,其建立起来的制度只能挂在墙上、存入档案、让上级部门检查过几次,而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这主要也是应付检查的工作态度造成的。 (三)纠缠不休的经费问题,使农村消防设施改变不大,农村消防规划没有如期修订或完成。经济困难,财政吃紧,历来是部分县乡一个现实问题。几年来,虽然为各乡镇备发消防机动泵等一些消防器材,但要使每村都能按要求配备基本的消防设施器材,任务仍很艰巨。各县市经济条件好的少,差的多,有的县的财政只是“工资财政”,每年能按照《社会消防目标责任书》拨付消防业务经费的不在多数,乡镇政府和派出所消防经费能够纳入财政预算少之又少,消防工作“穷当家”、“无米下锅”和“历史欠账”现象长期不能解决。因此,乡镇对消防规划的修订积极性高,但期待多,实现少,长此以往,最后变成对消防规划工作没有热情,失去信心,漠视消防规划。 (四)农村义务消防队伍名存实亡现象日趋突出,村庄自防自救能力逐步减弱。究其原因: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贫困地区农民外出务工实现比务农更可观的经济效益,不断促长了外出务工的热潮,在这样的历史潮流下,能够“安分守己”的农村青壮年自然不多。 (五)农村消防宣传还远不到边,农村边远村庄的消防意识还未能得到根本提高,落后愚昧相信鬼神的陈旧观念仍然得不到更新。究其原因:少数农村青壮年文盲人员多,长期的酗酒吸烟等生活恶习仍无法改变,自我控制能力差,无法克服各种麻痹大意思想。 四、对策的探讨 消防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组成部分,农村消防工作的发展不能严重滞后于经济建设。“八有”消防工作方法的实践存在客观困难及诸多问题,不能说“八有”消防工作经验推广不下去,实践不下去。既是同农村火灾做斗争的方法和创举,势必对遏制农村火灾的发生起到力挽狂澜的作用。该如何应对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针对“八有”做法,本人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组织要健全,责任要明确,工作要经常,较果要明显,考评要严厉。健全的组织应当从乡镇到村庄的各个防火安全领导小组及义务消防队,要成文明确或立册登记,并要明确其责任和工作任务,强调工作经验和效果,实行强有力的考评奖惩措施。乡镇村庄消防组织的作用应当就是当地真正的消防职能工作队伍。要改变其工作松散、责任推托等问题,要依照严厉的考评和奖惩措施加以评价监督,对照相关责任和制度,查看相关人员是否履行职责。如一年的消防工作量,效果情况的考评等。防止面对每年的考核检查,防火安全领导小组人员对辖区情况不了解,义务消防队员不会使用消防器材、义务消防队人员不在位等现象的发生。 (二)加强教育宣传培训,不断提高群众防火意识 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培训,是提高全民消防意识的重要途径。一是要求各级政府和消防部门要针对元旦、春节、五一、国庆以及119宣传周、6月安全月等不同季节节日、不同宣传对象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要使消防宣传工作进入校门、进入家门、进入田间地头,切实提高村民群众的防火意识,做到警钟长鸣。同时各级政府还应把农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宣传、教育、文化、旅游等有关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承担宣传教育任务,形成强大的农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合力,把农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落到实处。二是努力拓宽宣传渠道,组织巡回宣传教育展板、播放火灾案例录像资料、发放消防安全知识宣传单。三是以消防法规知识进课堂,消防宣传进学校的方式,抓好中小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的消防安全教育工作,形成一校带一乡(镇),一班带一村,一人带一户的消防宣传网络格局。四是着重加强乡镇干部、村干及民兵的消防教育培训,使他们熟悉掌握一定的消防安全知识和消防宣传工作方法,活跃在消防宣传乡镇村寨消防安全宣传阵地上,以形成良好的宣传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