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在各种机床、机器旁,为减少危险和保证工人安全操作而设置的附属起重设备,以及用机械化操纵代替危险的手动操作等。 12.原有设备简陋,全部操作过程不能机械化的情况下,对个别繁重费力或危险的起重、搬运工作所采取的辅助机械化设施。 13.为搬运工作的安全或保证液体的排除,而重铺修理的地面。 14.在生产区域内危险处所设置的标志,信号或防护措施。 15.在工人可能到达的洞、坑、沟、升降口漏斗等处设置的防护装置。 16.在生产区域内,工人经常过往的地点为安全,而设置的通道及便桥。 17.在高空作业时,为避免铆钉、铁片、工具等坠落伤人而设置的工具箱及防护网。 (二)、工业卫生 18.为保持空气清洁或使温、湿度合乎劳动保护要求而安设的通风换气装置。 19、为采用合理的自然通风和改善自然采光而开设的窗和侧窗:增设窗子的启闭和清洁擦拭装置。 20.增强或合理安装车间、通道及厂院的人工照明。 21.产生有害气体、粉尘或烟雾等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密闭化、或空气净化设施。 22.为消除粉尘及各种有害物质而设置的吸尘设备及防尘设施。 23.防止辐射热危害的装置及隔热防备设施。 24.对有害健康工作的厂房或地点实行隔离的设施。 25.为改善劳动条件而铺设各种垫板(如防潮的站足板等),在工作地点为孕妇所设的座位。 26.工作或辅助房屋内增设或改善防寒的取暖设施。 27.为劳动保护而设置的对原料或加工材料的消毒设备。 28.为改善和保证供应职工在工作中的饮料而采取的设施(如配制清凉饮料或解毒饮料的设备,饮水清洁、消毒、保温的装置等)。 29.为减轻或消除工作中的噪音及震动的设施。 (三)、辅助房屋及设施 30.在有高温粉尘、易脏以及有化学物品或毒物的岗位,为工人设施的沐浴设置和盥洗设备。 31.增设或改善车间或车间附近的厕所。 32.更衣室或存衣箱,工作服的洗涤、干燥或消毒设备。 33.车间或工作场所的休息室、用膳室食物加热设备。 34.寒冷季节露天作业的取暖室。 35.女工卫生室及其设备。 (四)、宣传教育 36.购置或编印安全技术劳动保护的参考书、刊物、宣传图、标语、幻灯及电影片等。 37.举行安全技术劳动保护展览会,设立陈列室、教育室等。 38.安全操作方法的教育训练及座谈会、报告会等。 39.建立或贯彻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措施。 40.安全技术劳动保护的研究与试验工作,及其所需的工具、仪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