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72|回复: 10

2011年全国居民存款缩水6600余亿 人均财富“蒸发”500余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0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去年全国居民存款缩水6600余亿 人均财富“蒸发”500余元

2012年03月10日09:40    来源:《长江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去年全国居民存款缩水6600余亿 人均财富“蒸发”500余元

  据国家统计局报告,2011年全年,我国CPI比上年上涨5.4%;而最新调整的银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为3.5%,百姓实际存款利息收益为-1.9%。也就是说,把钱存一年定期,一万元会“缩水”190元。(记者程思思)

  根据央行数据,截止到2011年底,金融机构居民存款余额达到35.2万亿元,如果按照这个规模计算,全国居民一年存款财富缩水达6600多亿元,相当于全国居民人均财富缩水了500余元。

  通胀预期减弱利好A股

  受2月份全国CPI降至3.2%刺激,周五沪深A股大盘双双收阳,特别是深市大幅走高,深成指甚至创出收盘新高。业内人士认为,在通胀下行趋势确立情况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放松力度或超出预期,这将给市场带来进一步反弹动力,这对股市总体来说偏利好。

  南方基金杨德龙认为,2月份CPI回落幅度超预期,显示了经济增速回落导致实际需求的下降,预计未来几个月价格指标将继续回落。在持续一年宏观调控和经济增速下滑的双重作用下,我国经济的通胀压力明显减弱。整体来看,通胀回落已经是大势所趋,控通胀成效进一步显现,政策已没有进一步紧缩必要。目前,货币政策面临着从偏紧到适度放松的转向,预调微调成为主基调。

  “虽然负利率结束,但央行降息可能性不大,主要原因是物价走势还存在不确定性。”长城证券研究所所长向威达认为,央行有可能再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他表示,继续看好地产股。从房地产龙头企业经营状况看,包括货币政策上来看,都有利于地产板块有好的表现;但银行板块仍存在不确定性,主要是因为中国经济减速,经济对货币内生性的需求在减弱,银行股面临利差缩小和贷款需求减弱的双重利空压制。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认为,通胀的回落,宏观上为政策宽松提供了空间。实际利率的增加,有助于提升A股市场估值。(记者肖年红)
 楼主| 发表于 2012-3-10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2月份我国物价涨幅为3.2%  扭转24个月负利率状态

2012年03月09日09:53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手机看新闻

打印 网摘 纠错 商城 分享 推荐 字号  分享到...分享到人人 分享到QQ空间   人民网北京3月9日电 (记者 李彤 许博) 国家统计局今日公布2月份主要宏观经济数据显示,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3.2%。其中,食品价格上涨6.2%,非食品价格上涨1.7%;消费品价格上涨3.9%,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5%。

  据了解,2011年下半年以来,CPI同比涨幅从7月份6.5%高点逐月回落至12月的4.1%。2012年1月,受春节因素影响再度回升至4.5%。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我国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3.5%,CPI 数据降到3.2%意味着时隔两年后,实际利率由负转正。2010年2月,CPI上涨2.7%,超过当时2.25%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中国由此进入负利率时代。

  专家认为, CPI降到3.5%左右,这意味着央行货币政策有非常大的空间,将主要体现在存款准备金率方面,可进一步释放更多流动性,缓解银行的资金压力。

  物价问题一直受百姓高度关注,曾有声音认为自身感受与相关部门公布数据有出入。对此,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对人民网记者表示,CPI是个综合指数,消费者不要简单参考综合指数谈感受,应考虑分类数据。

  马建堂坦言,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包括8大类262个基本分类。食品仅是八大类中的一项,食品又涵盖粮食、禽蛋制品、蛋等具体分类。公众如果谈感受的话,应用分类数据去感受。例如,到菜市场买菜应参考价格涨跌与CPI数据中食品大类里蔬菜的涨跌幅是否一致。

  针对2011年全年物价涨幅5.4%,未达到4%的调控目标,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称,作为价格主管部门负责人,要做自我批评。

  针对2012年物价调控,张平坦言,目前农业连续八年丰收,生猪、蔬菜生产稳定,食油、食糖库存充足,工业消费品处供大于求状况等因素为年内稳定物价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也要指出,物价仍面临上涨挑战,例如输入性通胀因素,石油、铁矿石、食用油等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国内部分农产品供求处紧平衡状态以及年内天气条件等。

  2012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中,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提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综合考虑了输入性通胀因素、要素成本上升影响以及居民承受能力,也为价格改革预留一定空间。
(责任编辑:许博)
 楼主| 发表于 2012-3-10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2月CPI同比涨3.2% 创20个月来新低(图表)

2012年03月09日09:56         手机看新闻

打印 网摘 纠错 商城  分享 推荐 字号  


中新网3月9日电 国家统计局今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2%,创20个月新低。

数据显示,2012年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2%。其中,城市上涨3.2%,农村上涨3.2%;食品价格上涨6.2%,非食品价格上涨1.7%;消费品价格上涨3.9%,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5%。1-2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3.9%。

数据显示,2月CPI同比上涨3.2%,这是自2010年7月以来的新低。(中新网财经频道)

(来源:中国新闻网)
 楼主| 发表于 2012-3-10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2月CPI同比涨3.2% 创20个月来新低(图表)

2012年03月09日09:56   
     手机看新闻



中新网3月9日电 国家统计局今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2%,创20个月新低

数据显示,2012年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2%。其中,城市上涨3.2%,农村上涨3.2%;食品价格上涨6.2%,非食品价格上涨1.7%;消费品价格上涨3.9%,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5%。1-2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3.9%。

数据显示,2月CPI同比上涨3.2%,这是自2010年7月以来的新低。(中新网财经频道)

(来源:中国新闻网)

 楼主| 发表于 2012-3-10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2月份制造业PMI回升至51%

2012年03月02日08:41  薛志伟  
     手机看新闻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今天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0%,比上月小幅提升0.5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位于50%这个扩张与收缩的临界点以上。去年12月至今年2月,制造业PMI已经连续3个月回升。2月份,新订单指数、采购量指数等主要先导性指数回升更加明显,反映出当前市场需求有所扩张,生产经营活动趋于活跃,制造业经济整体表现稳中趋升。

稳中趋升首先表现在工业生产增速回升。今年以来,生产指数保持稳定上升势头,2月达到53.8%,为去年6月份以来的最高值。与此同时,原材料库存指数明显下降,较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回落到48.8%。两个指数走势变化,反映出当前工业生产增速回升。

其次表现在新出口订单指数回升明显。2月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1.1%,比上月回升4.2个百分点,自去年8月份以来首次回升到50%以上。从当前的外部环境来看,有关数据显示,美国经济趋于好转,美国制造业PMI指数连续3个月明显回升;欧元区经济虽未改变整体低迷态势,但也出现了某种程度的改善迹象。结合这些情况来看,2月新出口订单指数回升,应该是出口形势趋于好转的一个积极信号。

稳中趋升还表现在小企业发展势头趋于好转。今年以来,小企业PMI指数回升明显,结束了长达8个月50%以下低位运行局面,上月为52.0%,本月进一步上升至55.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2个百分点。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小企业发展受到国家高度关注。目前,政策利好作用正在显现,小企业发展势头好转。

特约分析师张立群认为,“2月份PMI继续回升,进一步明确了经济回调趋稳的态势。从行业指标来看,同上月回升的主要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有所不同,本月对工业增长有主导作用的重工业相关指标明显回升。但从出口、投资等需求增长情况看,预计未来经济增长仍将有所回调,但幅度趋于缩小。”

不过,当前的PMI也透露出两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一是相对于生产提速,需求回升仍显缓慢。2月生产指数为53.8%,接近去年同期水平,而新订单指数仅为51.0%,低于去年同期3.9个百分点。如果需求回升不能同步跟进,市场供需矛盾可能加剧,不利于市场形势稳定。二是购进价格指数快速回升,警惕通胀压力反弹。进入今年以来,购进价格指数回升势头明显,1月回升2.9个百分点,达到50%;2月又回升4个百分点,达到54%,回升到去年10月份以来的最高值,反映出输入性通胀压力仍不容忽视。


(来源:中国经济网)

 楼主| 发表于 2012-3-10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CPI控制在4%左右难在哪

2012年03月06日14:39    来源:《经济日报》     手机看新闻

打印 网摘 纠错 商城 分享 推荐 字号  分享到...分享到人人 分享到QQ空间   2011年,我国CPI涨幅为5.4%,虽然没有实现4%的预定目标,但这是在经济保持9.2%高增长的同时完成的,实属不易。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把CPI涨幅控制在4%左右——

  □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程路:2011年CPI涨幅5.4%,是在保持了9.2%的高增长的同时完成的,实属不易

  □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李若谷:美国和欧洲一再实行量化的宽松货币政策,输入性通胀将成为今年控制CPI涨幅的难点

  □ 全国政协委员、原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期目标调整为7.5%,这为今年控物价奠定了基础,留出了空间

  □ 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通货膨胀往往有多种原因,有成本推动、供应推动,也有管理推动,应该根据不同源头进行控制

  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时提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能否实现这一目标?难度有多大?应该如何去努力?围绕这些话题,全国政协经济界小组的委员们展开了热烈讨论。

  形势复杂,谨防输入性通胀

  “物价总水平是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我国对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从经济规律来说,CPI应该是缓慢波浪式上升的趋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总裁梅兴保说。他认为,今年4%左右的目标,是基于今年需求拉动和价格翘尾因素对物价的影响会有所减弱等因素考虑的,是比较科学合理的,“但综合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要完成目标,任务仍然艰巨。”

  全国政协委员、商务部原副部长张志刚表达了同样观点,“综合考虑,当前物价上涨的压力仍然较大,全年控物价的压力还是不小。”

  回顾去年物价走势,CPI一度“节节升高”,让人印象深刻。去年上半年,我国CPI陆续突破4%、5%、6%,7月份达到6.5%。稳定物价成为宏观调控首要任务,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随着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CPI涨幅从8月份开始逐步回落,全年CPI涨幅控制在5.4%,没有完成年初制定的4%的目标。

  委员们从内外两个方面分析了去年CPI上涨的主要原因。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李若谷说,“一方面是我们的流通领域,尤其是粮食、蔬菜供应不足的问题让价格浮动走高;另一方面是输入性通胀过于厉害。”

  “这两个原因,特别是后者,将是今年实现4%的难点。”李若谷委员说,“美国和欧洲一再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欧洲的所谓主权债,其实也是在增发货币。国际上的通货膨胀很难控制。从这一点来看,未来一段时期,大宗商品和石油的价格都不会在低位运行。”

  委员们认为,我国经济与世界联系日益密切,价格形势变化与全球价格变化密切相关。当前全球流动性仍比较充裕,经济复苏缓慢导致欧美可能长期维持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震荡走高,这些都会对我国造成较大的输入性通胀压力。

  多管齐下,力保物价稳定

  “去年我国全年CPI涨幅5.4%,虽然没有实现年初制定的4%的目标,但这5.4%是在经济保持9.2%的高增长的同时完成的,实属不易,仍是世界范围内少有的成绩。”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程路认为,不能孤立看待CPI、简单看待物价走势和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速度和通货膨胀关系密不可分。高增长往往会伴随着高通胀;高增长低通胀,则是追求的最理想状态,是经济的“黄金增长期”,也是世界经济难题。

  2011年控制物价摆在宏观调控首要位置,随着稳物价措施奏效,经济增速逐步回落,但仍然实现了9.2%的高增长。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期目标调整为7.5%,稳中求进是工作总基调,这为今年控物价奠定了基础,留出了空间。全国政协委员、原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说,“尽管任务艰巨,但今年CPI控制在4%的目标可以实现。”

  李德水委员的信心来自于对我国经济形势基本面的判断:第一,通胀通常是在经济过热时候发生的,我国经济并不过热;第二,我国粮食实现8年连续增长,农业的总体情况比较稳定;第三,工业品供应充足。

  “今年形势将好于去年,4%的目标能够实现。”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也作出了相同的判断。

  如何实现?刘明康委员认为,首先要谨防输入性通胀。“物价上涨往往有多种原因,有成本推动、供应推动,也有管理推动,应该根据不同源头进行控制。比如,在国际资本流入过多之时,我们就应该在财税政策上有所行动,比如收取外汇交易税。”

  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继续采取综合措施,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防止价格走势反弹,更是今年的重任。“必须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刘明康委员认为,必须多管齐下切实把流通效率提上去、中间成本降下来。进一步打破行政壁垒,使物流和流通保持自由和高效率。

  “农业发展是稳物价的保障。”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中央常委周健民说,“粮食肉类价格上涨会直接影响CPI。农业生产要进一步实现生产规模化、现代化,保障农产品供给、保障粮食安全。(记者 许红洲 齐 慧 陈 静)
(责任编辑:聂
发表于 2012-3-11 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财富是不会蒸发的,都是从一个口袋到另一个口袋里的
发表于 2012-3-11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百姓永远不懂这些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2-3-16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2-3-17 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社会问题层出不穷,贫富差距加大,社会不公加剧,官商结合垄断市场情况日益普遍,物价调控未见成效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2-3-17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业务合作!

QQ|安全论坛 ( 晋ICP备2023016270号-1 )

GMT+8, 2024-6-28 08:44

Powered by anquan.com.cn X3.9 Licensed

© 2003-2023 Azh Lt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