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44
- 在线时间
- 小时
- 主题
- 好友
- 帖子
- 日志
- 精华
- 分享
- 威望
- 点
- 魅力
- 点
- 经验
- 点
|
五、怎样才能推动企业和政府两个责任主体落实到位
首先是企业,企业是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当前,大多数企业安全生产自觉性是不断增强的,也不乏先进的典型。比如在兖州会议上,煤炭行业有那么多先进的典型经验。但是也有一些企业不能履行安全责任主体,违规违章,事故多发。怎么样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到位,这是大家感到困惑的问题,我觉得现在应该澄清了。政企分开不是政府对企业撒手不管,放任自流。政府不要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但是要通过法律的手段、通过行业指导对企业进行监管。特别是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锦涛总书记的讲话再一次澄清了这个问题,锦涛同志在总结落实科学发展观经验的体会时讲了六个必须,其中第五个必须就是“必须进一步强化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锦涛同志说,企业追求经济效益这是应该的,但是现在有一些企业忽视节约资源能源,忽视生态环境保护,忽视安全生产和社会保障。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就是法律法规不健全,诚信体制不完善,政府引导不到位,外部监督不落实。总书记讲得太深刻了。
怎么样推动企业主体责任到位?针对上述问题有四条基本途径:首先,企业要建立诚信体系。企业要履行《安全生产法》,向全社会承诺安全生产,内部职工作出安全生产的承诺,这就是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而对企业要进行安全诚信的评价。二是政府要依法监管。违背了《安全生产法》哪一条都不行,要依照一整套相应的法律法规、规章去规范约束企业的安全生产行为。三是行业的有效指导。我们发布了国有重点煤矿安全生产基础管理指导意见,正在研究起草小煤矿的安全生产基础管理指导意见,其他行业主管部门也要结合实际指导企业加强管理。四是社会的广泛监督。媒体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让企业的违法违纪行为没有藏身之地。企业还要接受资本市场的监督,上市公司出了事故,出现了违法违纪行为,股价下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到位,要靠企业家的自觉,还要靠外力的推动。
政府是生产监管的主体。现在在一些地方确实存在层层衰减的问题。一些基层人员思想认识不到位,他不理解为什么要整顿关闭小煤矿,不理解为什么要调整结构、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需要做深入耐心的宣传教育。一些地方有经济利益牵扯的压力,特别是在一些产煤大县,把小煤矿关了以后确实有暂时的影响,有些具体问题。但是想办法是能够克服的。更严重的是小煤矿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制造事故,口头上讲安全第一,实际上又忘掉了,甚至个别人员充当违法违纪行为的保护伞,甚至是官商勾结、权钱交易。另外还有体制机制不完善的问题,比较突出的就是乡镇没有执法权。全国的企业一千万个,99%是小企业,大量是乡镇企业,全国的事故四分之三发生在小企业、乡镇企业,为什么落实不下去,严格不起来,原因之一是体制上有缺陷。小企业大都在乡镇,谁监管他们,还得靠乡镇政府。规定一个乡出现了非法煤矿,乡长撤职,乡长也不服气呀,他说没有机构,没有人,也没有执法权,出了问题找我,确实也有他的难处,这就是体制机制不完善。现在很多省都在探索,或者是县里面派出,乡镇设一个监察站,或者给煤矿派驻矿监察员、信息员,地方有很多新的创举。
要采用措施推动政府安全监管主体责任到位。一是要坚持完善安全生产的指标体系。这是中国特色的,是行之有效的,一直落实到基层,不这样就抓不住。要加强对重点地区的督查,对查出的问题实行问责。举个例子,2月2日,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兴安煤矿发生瞒报事故,当时报来是发生火灾,7人遇难。两天以后我们就接到举报,建敏同志也有批示。我们马上派人到三门峡市渑池县和省煤监局、地方一起查,镇党委书记、镇长还说是7个人,后来经详细调查死亡24个人,查证矿主与镇长、书记串通“私了”瞒报,性质恶劣,现在镇负责人和主管副县长已撤职。还要加强培训,提高基层干部思想认识。据了解,这次换届以后,有不少原来主管安全的负责同志工作岗位调整了,这也是正常现象。市长培训班要长期办下去。希望各地也要办乡长、镇长学习班。
二是调动和依靠地方政府抓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性。我们要鼓励地方创新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机制,乡镇没有执法权怎么办,地方有很多创举,这次我到陕西,了解到他们用他们自己的事业编制建立执法大队。目前全国共组建了1362个执法队伍,有11300人执法队员。我们把这些好的做法和中编办汇报了,中编办也很支持,允许地方进行探索,到一定程度以后加以规范,总结推广。
三是要鼓励各地加快安全立法。现在有21个省出台了安全生产条例,比如四川省刚刚出台的安全生产条例第52条就明文规定,对乡镇赋予了执法权。还要鼓励各地在国家已经明确政策的取向和前提之下,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出台一些经济政策。比如现在有的地方提出来关闭合法小煤矿,能不能给经济政策。因为小煤矿都是地方的,财政税收都在地方,地方可以制定政策。比如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筹集10亿元解决煤矿双回路供电;北京市政府对产煤区县从关闭费用、产业转移、人员培训上予以支持;四川省成都市对关井压产工作给予经费补贴;山西太原万柏林区对关闭证照齐全的煤矿给一定的经济补偿;河北邯郸按照关闭的进度给以适当奖励等。这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我们要发现、总结、推荐地方的有效做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