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7
- 在线时间
- 小时
- 主题
- 好友
- 帖子
- 日志
- 精华
- 分享
- 威望
- 点
- 魅力
- 点
- 经验
- 点
|
• 1、下列危险评价方法中能提供事故后果的是( BCD )
• A. 安全检查表法;B. 预先危险分析方法;C. FTA;D. ETA
• 2、安全评价是一个行为过程,该过程包括:( BC )
• A. 项目工程的可行性研究;B. 评价危险程度;C. 确定危险是否在可承受的范围;D. 项目的施工图设计
• 3、预先危险分析要达到的基本目标是( ABCD )
• A. 识别与系统有关的主要危险危害;B. 鉴别产生危害的原因;C. 估计和鉴别危害对系统的影响;D. 将危险、危害分级
• 4、事故树分析方法能实现下列那几项功能(ACD )
• A. 识别导致事故的设备故障;B. 评估事故的后果严重程度;C. 识别导致事故的人失误;D. 为管理措施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 5、在装置安全评价中可以是使用以下那几种评价方法 ( ABCD )
• A. 安全检查表;B. 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C. 事故树;D. 危险指数法;
• 6、下列风险评价方法中能提供事故频率的是( CD )
• A、安全检查表法;B、预先危险分析方法PHA;C、事故树分析方法FTA;D、事件树分析方法ETA
• 7、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与重大危险源有关的物质种类包括以下那些。(ACD )
• A、爆炸性物质 B、易燃物质 C、腐蚀性物质 D、有毒物质
• 8、不属于安全评价的基本程序的是( A )
• A.督促整改措施的实施; B.危险识别与分析;C.编制评价报告; D.定性、定量评价
• 9、从事故发生的中间过程出发,以关键词为引导,找出生产过程中工艺状态的偏差,然后分析找出偏差的原因、后果及应对措施的评价方法是( A )
• A.危险和可操作分析(HAZOP); B.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C.离差分析法; D.事故引发和发展分析
• 10、在事故树分析方法中,某些基本事件共同发生可导致顶上事件的发生,这些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事故树的( A )
• A.割集; B. 径集 C.最小割集 D.最小径集
• 11、安全预评价是指在项目( D )应用安全评价的原理和方法对系统的危险性、危害性进行预测性评价。
• A.可行性报告前; B.建设中;C.竣工验收时; D.建设前
• 12、( B )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方法。
• A.事故树方法 B.LEC法 C.因果关系分析法 D.危险指数方法
• 13、在绘制事故树时,下层事件R1和R2同时发生才会引起上层事件A的发生;反之,下层事件有一个不发生,A也不发生,则应使用( B )表示三者的逻辑关系。
A.或门 B.与门 C.与或门 D.非门
• 14、 FTA故障树分析方法中,哪些问题属于定量分析?(CD )
• A.最小割集分析;B.最小径集分析;C.计算基本事件概率重要度;D.通过概率函数求系统概率; E.分析结构重要度
• 15、安全验收评价程序一般包括( ACDE )。
• A.前期准备,资料收集;B.申请安全监督部门批准
;C.编制验收评价计划和现场检查;D.危险源辨识定性和定量分析;E.编制评价报告和评审
• 16、安全评价目的是查找、分析和预测工程、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危险、危害程度( BCE )
• A.调查事故产生原因;B.给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C.指导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预防;D.提出对当事人的处罚意见;E.达到最低事故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
• 1.按照安全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划分,安全评价方法可分为 定性安全评价 和 定量安全评价 。
• 2.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为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 。
• 3.安全评价工作中必须自始至终遵循 科学性 、 公正性 、 合法性 和 针对性 的原则。
• 4.安全评价是一个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识别和评价系统工程中存在的风险、有害因素的过程,包括两部分: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和 危险和危害程度评价 。
• 5.常见的锅炉压力容器失效有 泄露 、 破裂 和 爆炸 。
• 6.重大危险源分为 生产场所 和 贮存区 两种。
• 7.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 危险性 及其 数量 。
• 8. 安全评价表 是安全评价最基础、最初步的一种方法。
• 9.火灾爆炸危险指数= 单元危险系数 × 物质系数 。
• 10.在建设项目当中,要求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 同时设计 , 同时施工 , 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
• 11.危险、有害因素失控体现为 设备故障 、 人员失误 、 管理缺陷 。
• 12.根据安全对策措施的制定原则,评价报告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应具有 具体性 ,可操作性和 合理性 。
• 13.重大危险源是指 长时或临时 生产、加工、 搬运 、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 临界量 的单元。
• 14.狭义的危险是指系统中特定的危险事件发生 可能性 和 后果 的结合。
• 15凡是不能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最低限度的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 最小径集 。它的数目越多,越 安全 。
• 16.评价目的包含着评价责任的信息,又在性质上决定了 评价范围 。
• 17.事故严重度用事故后果的 经济损失 来表示。
• 某水泥厂拟新建一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及其配套设施。生产设施主要包括:厂房建筑、压缩空气站、物料储运系统、供配电系统、新建道路、一座12 000kW余热发电机组等。水泥生产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生料制备、熟料煅烧和水泥粉磨。生料制备是将生产水泥的各种原料按一定的比例配合,经粉磨制成料粉(干法)的过程;熟料煅烧是将生料粉在水泥窑内熔融得到以硅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硅酸盐水泥熟料的过程;水泥粉磨是将熟料深加工适量混合材料(矿渣),共同磨细得到最终产品——水泥的过程。
• 其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 (1)石灰石储存、输送及预均化:卸车后的石灰石由胶带输送机送到碎石库储存,按一定比例出库送至预均化堆场的输送设备上。预均化堆场采用悬臂式胶带堆料机堆料,采用桥式刮板取料机取料。
• (2)原料调配站及原料粉磨:原料调配站将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和后由胶带传送机送入原料磨。原料粉磨采用辊式磨,利用窑尾预热器排出的废气作为烘干热源。
• (3)生料均化,储存与人窑。
• (4)原料输送与煤粉制配。
• (5)熟料烧成与冷却:熟料烧成采用回转窑,窑尾带五级旋风预热器和分解炉,熟料冷却采用篦式冷却机,熟料出冷却机的温度为环境温度的+65%。为破碎大块熟料,冷却机出口处设有一台锤破碎机。
• (6)废气处理:从窑尾预热排出的废气,经高温风机一部分送至原料磨作为烘干热源,另一部分送入增湿塔增湿降温后,直接进入电收尘器净化后排人大气。
• (7)熟料储存及运输。
• (8)水泥调配:熟料、石膏、矿渣按比例配合经胶带输送机送至水泥磨。
• (9)水泥粉磨:采用球磨机,磨好的水泥料送入高效洗粉机,送出的成品随气流进入布袋收尘器,收不来的成品送人水泥库。
• (10)水泥储存及散装。
• (11)辅助工程:余热发电系统和压缩空气站
• 本项目所涉及的主要设备包括:原料立磨、胶带输送机、斗式提升机、螺旋输送机、刮板取料机、堆料机、烘干兼粉碎煤磨、五级旋风预热器、窑外分解回转窑、分解炉、冷却机、燃煤锅炉、余热发电机组、压缩空气罐(压缩空气站)、袋式收尘器、电除尘器等。请根据给定的条件,解答以下问题:
• (1)对该建设项目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并分析其产生原因。
• (2)试针对该建设项目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提出安全对策措施。
• (3)试分析安全检查表法、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和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中不适用于该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的方法,并说明理由;指出适用于该项目安全验收评价的方法说明理由。
• 答题要点:
(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①火灾、爆炸;
②机械伤害; ③起重伤害; ④车辆伤害; ⑤触电;
⑥高空坠落; ⑦粉尘;
⑧噪声; ⑨高温; ⑩震动。 (2)安全对策措施从下列方面考虑
①总平面布置; ②机械设备; ③电气设备; ④压力容器; ⑤交通运输; ⑥?肖防;
⑦防尘; ⑧防噪声; ⑨防高温; ⑩防震动。 (3)不适用于该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的方法
①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
理由: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它以物质系数为基础,再考虑工艺过程中其他因素如操作方式、工艺条件、设计状况、物料处理、安全装置情况等的影响,来计算每个单元的危险度数值,然后按数值大小划分危险度级别,对化工生产过程中固有危险的度量。
②危险指数评价方法
a.客观地量化潜在火灾、爆炸和反应性事故的预期损失; b.找出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或使事故扩大的设备;
c.向管理部门通报潜在火灾、爆炸危险性;http://www.Examw.com
d.使工程技术人员了解各部分可能的损失及减少损失的途径。
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适用于评价项目存在有易燃、易爆或化学活性物质,并要求物质的量不少于454k9或0.454m3。主要适用于化工生产装置及生产过程。而该建设项目不存在有易燃、易爆或活性化学物质,故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不适用于该建设项目的安全验收评价。
(4)适用于该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的方法有: ①安全检查表法
理由:安全检查表法利用检查条款按照相关的标准、规范等对已知的危险类别、设计缺陷以及与一般工艺设备、操作、管理有关的潜在危险性和有害性进行判别检查。可适用于于工程、系统的各个阶段。常用于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专项安全评价。
事先编制,有充分的时间组织有经验的人员来编写,做到系统化、完整化、不至于漏掉能导致危险的关键因素。可以根据规定的标准、规范和法规,检查遵守的情况,提出准确的评价。
检查表的应用方式是有问有答,给人的印象深刻,能起到安全教育的作用,表内还可注明改进措施的要求,隔一段时间后重新检查改进情况。简明易懂,容易掌握。
②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理由: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适用于评价人们在某种具有潜在危险的作业环境中进行作业的危险程度。
原理:影响危险性的因素有3个: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L;暴露于这种危险环境的情况E;事故一旦发生可能产生的后果C。
作业条件的危险性D=hF.C。
该建设项目在进行安全验收评价时,其主要设备设施及配套设施应已建成,生产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危险作业场所,如生料制备、熟料煅烧及水泥粉磨等,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可评价这些危险作业场所的危险性大小,为项目安全生产提供科学的依据。
•
简要说明DOW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的评价程序。 |
|